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也足道】孔子对“以德报怨”怎么看?

【微也足道】孔子对"以德报怨"怎么看?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5-05-15 08:48
分享

  《论语·宪问》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有人向孔子请教,以恩德去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反问如果报答仇怨要用恩德,那么,受人恩惠之德又将何以报之?可见,孔子不主张“以德报怨”,而是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核心价值是讲“仁爱”。他说:“仁者,爱人。”以此出发,似乎理所当然会认为孔子赞同以仁爱的宽容精神对待结怨者。但是,孔子所说的“仁爱”并非无原则的爱,而是有着鲜明的原则性。孔子的“仁爱”落脚于“道义”,“义者,宜也”,即“应该如此”。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即是指爱那些讲道义的君子和仁者,远离那些背信弃义、巧言令色的“小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些言论,都体现了孔子仁爱的价值观,即真正的仁者是有是非观念的人,懂得好者当好之,恶者当恶之。孔子十分讨厌、贬斥“乡愿”,明确指出“乡愿,德之贼也”。可见,那种无原则的糊里糊涂的爱,那种无区别地滥施感情,孔子是不赞许的。因此,孔子对“以德报怨”并不认同。

  

 

  【微也足道】谁最早说了提出了“浮云”一说?
  【微也足道】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
  【微也足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怎么来的?
  【微也足道】孔子说“逝者如斯夫”是面对哪条河?
  【微也足道】怎样理解“述而不作”?
  【微也足道】孔子为什么叫孔夫子? 
  【微也足道】向孔子求学需要交学费吗?
  【微也足道】孔子赞同“三思而后行”吗?
  【微也足道】孔子并不赞同"言必信,行必果"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42】——孔子“仁爱”之细心周到的实例
10、如今仁爱的人要怎么做呢?
《论语》浅悟(2)
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九种资本》您有吗?
孔子的“仁爱”能实现吗?
孔子论君子之道——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