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宽容有度:以直报怨

宽容有度:以直报怨

佛山日报
2015-08-24 10:09

尽管把宽容视为“使人类得以幸存的奇迹”,但在房龙眼里,宽容并不意味着得过且过的漠然、懦弱。什么可以宽容,什么不宜宽容?宽容也是有原则的。这一点上,孔子也曾思考过到底是要“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

《论语·宪问》有如下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关于如何报怨,有三种选择:以怨报怨;以德报怨;以直报怨。对“以德报怨”,孔子明确表示反对。理由是:“如果以德报怨,那拿什么来报德呢?正确的做法是:用公正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首先,孔子没有说“以怨报怨”。这是必须摒除的选项。理由很简单:以怨报怨时,你将堕落到与你要报复的人同一境界,反而是对道德的再一次破坏。其次,孔子不是说“以德报怨”不可以,他只是认为不该提倡。具体到具体人具体事,如果他愿意,是可以“以德报怨”的,并且还可能是很可贵的。

但孔子作为一个伦理学家,他要考虑的是伦理学的秩序与平衡:假如一个人做了坏事,我们提倡以恩惠来报答他,那么,另外一个人做了好事,我们应该怎样报答他?一个人无论他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他得到的社会或他人的报答是一样的:德。这实际上就是打击好人,怂恿坏人。一个人做坏事理当受惩罚,付出代价,这样才能让人不敢做坏事; 一个人做了好事理当有好报,这才会鼓励人们做好事。

所以,孔子提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即使是坏人,他也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既不特别宽恕他,更不过分报复他,让他得到他该得到的。(作者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大学教授)

中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是一种构造简单的直杆——它立在地面,要求垂直中正。因此“直”与“正”结合而成为一种品性,谓之“正直”。近代学者对殷代甲骨文以及西周初期金文的分析发现,“德”字是由“直”与“行”构成。到了西周时期,“德”再添加了“心”符,更倾向于感情博爱。李泽厚认为:“以直报怨是重要的孔门思想,是儒学不同于那种‘报怨以德’(老子),‘舍身饲虎’(佛经),‘爱敌如友’(《圣经》)等教义所在,也正是实用理性的充分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直报怨
做一个善良之人,何必去在乎结果
善良的人,心好的人,不做坏事的人,能有好报吗?
《论语》闲读:仁者无恶
明心宝鉴启示录001:是谁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面对抱怨,以何报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