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殷国安:“送礼式批评”有问政娱乐化的风险

  4月24日晚,南宁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今年第二期电视问政直播。由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结果变成了“低标准”,600多亩水田荒废一年多,河浪村村民给邕宁区区委书记邓娟娟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丛杂草,希望能尽快整治好,不再长杂草。(《南国早报》4月25日)

  南宁市的电视问政会已举办多年,受到群众的好评。过去也发生过问政会上群众给领导“送礼”的情况,例如,2014年3月20日的电视问政会上,一位市民代表将一瓶发黑的污水交到环保局局长李森手中,“这水既不能喝,也不能用,我们希望环保局能尽快制定整治措施,还市民一个健康优美的环境。”

  人民群众向政府官员提出批评意见,要采取“送礼”的形式,这是近几年发生的新现象。例如,温州电视问政市民来“送礼”:去年送蜗牛,今年是沙漏。送蜗牛的意思自明,希望官员提高办事效率,别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而送沙漏的意思就更简单:代表说,希望每个政府部门都能珍惜时间,让温州变得更美。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还借用网络语言的“鸭梨”来代替“压力”,很多地方都发生了通过送鸭梨向领导施加压力的新闻。

  采取“送礼”的办法提出意见、表达诉求,最初是想通过别出心裁的创意,引起社会和舆论关注,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这和农民工搞各种各样的“创意讨薪”的意思差不多。不错,老祖宗就讲究批评的艺术。人所共知的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讽喻式的批评不见得比直接批评更有效果。例如,你希望领导抓好机关作风,难道直接说了没用,反而是苍蝇拍可以启发官员重视机关作风吗?而且,领导收下苍蝇拍,还真的不好处理,难道需要摆在办公桌上,永远警示自己吗?正因如此,河南的学生向教育部送鸭梨,被教育部拒收。是的,收下鸭梨怎么处理,是放着还是吃掉?真的都不行。

  不乏内幕人士称,问政会上“送礼”都是事前策划的表演环节。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把问政会当戏演,岂不是成了问政娱乐化?当“送礼式批评”刚开始时,我们会觉得新奇有趣。当这种做法泛滥开来,我们就会感到无趣和厌烦了。人民对政府有什么意见,还是正面表达、直道其详,无需借礼品和道具暗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汉“电视问政”缘何受追捧
让干部“冒汗”的问政,好!
莫把“相关部门”当成“顺口溜”
来论 莫为缺陷披上合理外衣
《一说到底》第126期:电视问政为内衣湿透的官员鼓掌
电视问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