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看古钟——魏忠贤“歪”钟

中国古代铸钟技艺高超,这一点仅从永乐大钟就可以得到验证,不过也有意外,魏忠贤铜钟就是“意外”产出的“残次品”。

明朝宦官大多铸钟,略有权势的领头铸钟,比如张淮;无权少势的则尽可能捐资铸钟,以求能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钟上。

作为明朝“混得好”的宦官,魏忠贤不可能不加入到铸钟的行列中。

传说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到西山游玩时,看到嘉靖年间大太监赵政所建的摩诃庵中悬挂的一口大钟质地纯良,钟声悠远。羡慕之余,魏忠贤下令内织染局的掌印太监齐良为自己铸一口大铜钟。

钟铸成以后,魏忠贤命人将它挂在东华门外,每天在宫中侧耳听钟声,可惜这口大钟的声音怎么也无法与摩诃庵钟媲美。

魏忠贤铜钟

魏忠贤铜钟铸造于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通高170厘米,口径99.8厘米,重量为452kg。

钟纽为蒲牢纽,肩部铸有莲瓣纹一周,钟体成筒状,钟裙部外撇。区域之间铸有“大明天启丁卯年孟夏吉日造”、“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虔铸”、等铭文。

蒲牢钮,肩部铸有莲瓣纹一周,钟体呈桶状,钟裙部外撇。

“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虔铸”

“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虔铸”铭文。

仔细看看这铭文的书写字体,和小学生写得差不多,严重怀疑这就是魏忠贤自己写的。

魏忠贤不识字,不过因为明熹宗朱由校乳母客(qiě)氏的关系进了秉笔司。

司礼监秉笔太监是明代宦官制度中位尊权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一个职务。司礼监秉笔太监除了握有批红的权力外,司礼监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秉笔太监一般还兼任提督东厂,可谓位高权重。

所谓“批红”,即各部公文奏议交司礼监分类呈送给皇帝后,皇帝或亲批,或由秉笔口述大要而皇帝口决,秉笔代为“照阁票批红”,发还内阁与各部依据批红撰写正式诏书执行。

不过秉笔太监只是写上意见,最后由掌印太监审核,如果认为可以,就盖上印章。如果认为不行,有权打回去重批。

能够成为秉笔太监,首先得识字啊,魏忠贤不认字,靠了客氏的关系进了司礼监之后才开始识文写字。

后据研究人员检测发现,“明魏忠贤铜钟”之所以是歪的,是因为铸钟时内外范套合时发生偏移,导致钟壁一面薄,一面厚,而钟钮在铸接时又没能保持在钟体上方的正中位置,所以这口钟不仅形体“歪”,而且钟声也不如其他古钟优美动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觉生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下
罗飞:明末清初北京王氏铸钟工匠家族研究
明代最高宦官官职 - 司礼监掌印太监
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
西周时期最大铜钟:师丞钟
司礼监掌印太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