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只是感动自己,因为我们也有孩子
看过很多人写父母的文章,经常读着读着就会感动自己。
自己也写过一些,往往写着写着,也能把自己感动。

但时间长了,能退后一步去想,才明白,作为父母,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去感动孩子什么,也从来都没说过什么感人肺腑的话语,有什么感人肺腑的表达,他们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的尽自己的责任。一切感动,都是我们自己
在足够成人后,从记忆中提炼出来,在平凡中加了份量,自己感动了自己。
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个经典而又木讷的父亲,全篇中也只讲了五句话,如果不是在这篇文章中,如果不是处在那个场景,如果不是父子分别,这五句话寡淡无趣的没人想读。
可是,就是这样,这个父亲成了高峰,成了朱自清先生和无数读者心里最酸楚和震撼的感动。
朱自清只有一个,但父母却有无数。这无数父母中,注定绝大多数都是和这个父亲一样的人,放在生活中平淡无奇,可在我们到了一定年岁后,抽丝剥茧的去想他们的话,去想他们的行为,才突然发现,他们如此重要,如此深情,他们在我们情感上留下的烙印,他们对我们一生的影响,超越了所有的教科书,所有的阅历和所有人间的道理。
哪怕我们学富五车,而他们目不识丁。
还是回到朱自清。也是从《背影》看到我们和他的不同。
二十七岁,朱自清写下这篇文章,记录的是他十九岁时父亲送别他的往事。我一直记得有这么一句后续,当时他的父亲戴着花镜一句一句诵读这篇文章时,眼里闪烁出明亮的光。
我知道这是一个父亲最大的欣慰和骄傲,哪怕隔着万水千山,世道艰难,两父子也完成了这世上最美好的认同和拥抱。

深深的叹息。我们呢?
我们往往在中年以后,才知道感动自己,可这种感动,有几人,能被父母知晓?最残酷的是,这种感动,最多的,是发生在和父母天人两隔之后。
朱自清一篇文章,足进了儿女心意。而他的父亲,也因为这一篇文章,足以了慰平生。这才是最好的亲情,最好的安慰,最好的报答和收获。
我们的感动给谁呢?
被父母感动的时候,我们也都为人父母,我们本身也并没有想如何在生活中去感动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心里没有隐隐的期待吗?就像父母感动我们一样。
这才是最应该的传承。
哪里需要一次次说什么爱啊,如果来得及,就在父母尚在时,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哪怕一个拥抱也可以。
父母会懂。父母会需要。
别只是感动自己,因为我们还有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温朱自清《背影》,当年只会背书,如今看懂,不自觉泪眼模糊
【教师文学-专栏】 读《一位教师父亲的检讨书》有感 文:孙晓蕊
民国最大骗局:朱自清的《背影》竟是假的?父子失和差点断绝关系
老舍:小孩是活神仙!
甘霖抛洒后的沙漠
不说三种话,享尽一生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