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术后影像学】肺癌放疗后的影像学评价
读书笔记

肺癌放疗后的影像学评价

【放疗方式】

①局部放射治疗;

②通过介入的方法,将放射性粒子置入肿瘤组织,影像上表现为高密度的放射性粒子。

【评估目的、内容】

放疗后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①有效;

③进展。

【评估手段】

主要依靠CT平扫、增强扫描;

【影像随访影像表现】

1、有效:

第一种情况:①肺部肿瘤体积缩小,密度减低;②肿块内出现液化、坏死;③纵隔、肺门淋巴结缩小或消失④狭窄的支气管变通畅,原有的阻塞性肺气肿、肺炎或者肺不张消失;⑤胸膜凹陷症或“兔耳征”消失。如下图所示:

第二种情况:肿块大小较前大致相仿,但其内液化、坏死范围增大;

以上两种情况可以视为放疗有效

2、进展:

①肿块增大;②淋巴结增多、增大;③其他部位出现新发病灶。如下图所示:

肺癌放疗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①放射性肺炎:早期、中期表现为淡薄、补丁状密度增高影或均匀实变(常可见空气支气管征)、不均匀散在实变、边缘模糊的结节,特点是不按肺段肺叶分布,发生范围与放疗的照射野有关。后期纤维化,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②放射性食管炎:CT主要是表现为食管壁增厚、水肿。

内容摘录自《心胸疾病治疗后影像学》 总主编 孟俊非 副主编 李向明 周旭辉  人民军医出版社 第1版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科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
中心型肺癌的CT表现
[深度学习]“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鉴别诊断要点(建议收藏)~~~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胸部征象] “空气支气管征” 的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
秒懂:经典影像征解析之呼吸篇(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