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7张图在线观赏:湖南省博物馆陶瓷专题展(二)

经常看到一些游客专程去博物馆,用很专业的照相机拍照展品,然后匆匆离去……。作为古陶瓷爱好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还是建议您留出充足的时间,用眼睛和心去观看展览的文字展板和展品。展板内容使您了解展览的章节逻辑;用眼和心去仔细品赏展品,是您与展品和古人的交流。拍照是最最其次的。如果拍照就走,回去下载到文件夹里,就很难体现出展览现场的逻辑关系;照片也没有了实物的质感和气息;离开了展厅的环境坐在电脑桌前,那种沉浸在中国文化精髓中的享受也就荡然无存了。

怎样有效高质量地观赏陶瓷展,归纳了一个观展窍门,供您参考:

继续分享湖南省博物馆 “瓷之画 从长沙窑到醴陵窑”陶瓷专题展7个单元中的第5-7单元的瓷器藏品。

第五单元“浓妆淡抹总相宜”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湖南省博物馆没有太多宫廷御窑那些工艺繁缛华丽的珐琅彩、转心瓶、像生瓷等瓷器的收藏,但处于清代整体时期里,御窑瓷器的工艺和风格依旧引导着瓷器发展的主流,这个单元的瓷器藏品让我们依旧完整地看到了瓷器艺术在这个时代所处的高水平,康雍乾时代的品质及特征非常鲜明。

第六单元“瓷与画的真正融合”

清晚期至民国时期,朝政动荡,民族多难,景德镇御窑厂基本停止烧造,匠人们凭借自己高超的技艺,开启了私人作坊烧瓷的创业阶段,所以出现了“珠山八友”等个人署名的陶瓷艺术品,工艺上没有了御窑时期苛刻的质量把控和森严的规制要求,但多了艺术创作的自由发挥,文人书画的风格得以更多地被借鉴和融入到瓷器中,器型上也去繁从简,出现了很多筒瓶、笔筒、瓷板画等造型简单、功能实用的器型,构成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独有的风格。珠山八友等大师的作品依旧承袭了御窑最擅长的粉彩、墨彩、青花等彩绘工艺。

第七单元“釉下五彩新风尚”

釉下五彩工艺是醴陵窑在第六单元所提到的晚清至民国这个时代背景下创烧的。

这个时期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千年历程中属于几近停滞的艰难阶段,而醴陵釉下五彩工艺的创烧,让人们看到了虚弱年代中还有一丝强劲的脉搏在暗涌。

从器型的曲线审美和釉下五彩色泽的成熟程度看,釉下五彩当时都还不能算是精湛和完美,但作为“划时代的突破创新”,醴陵釉下五彩的出现在那个时期的出现,是何等的难能珍贵。时至今日,醴陵的釉下五彩依旧是独树一帜、不可取代的工艺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贴:失落的文明---醴陵釉下五彩陶瓷
看完了,终于把陶瓷品种分清了。(十五)
陶瓷文化(489):丁海波
127张图在线观赏:湖南省博物馆陶瓷专题展(一)
釉下五彩——醴陵瓷的前世今生
“567瓷”价值不可小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