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数学知识点解读与学习策略20——减法

是基本运算之一。同样,加法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法的意义。

如:桌子上原来有3本书,又拿来了几本后,现在桌子上有5书,问拿来了几本书?帮助学生理解法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借助实际问题情境构建减法模型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然数的加法,桌子上原来有3本书,又拿来了2本,现在桌子上有多少本书?”我们是把一部分数量3本,与另一部分数量2本进行合并,得到总数量5本,可以用分成图来表示:

于是得到算式3+2=5(本)。

如果把题目改为桌子上原来有3本书,又拿来了几本后,现在桌子上有5书,问拿来了几本书?”已经知道了合并后的总数量5本及一部分数量3本,求的是另一部分的数量。也就是要从总数量里面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数量,得到另一部分的数量,可以用减法来表示,用减号-”来表示这种运算。

于是得到,从总数量“5”里面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数量“3”,得另一部分的数量是“2”,即5-3=2

二是借助实际问题情境理解加法与减法的逆运算关系

如:小红买了一些巧克力糖,已经吃了3块,还剩下6块。问小红原来买了多少块巧克力糖?

吃掉的3块和剩下的6块都是部分数量,要求的是原来糖的总数量。可得分成图:

 

列算式为3+6=(  )或(  )=3+6。

为什么有的孩子列算式9-3=6呢?

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其实减法可以看成是加法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即(  -3=6,只不过孩子把总数量“9”算了出来,得到了那样的算式。

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放在减法中就变成了问题和已知条件;加法是已知部分量求总数量,而减法是已知总数量与一个部分量去求另一个部分量。也就自然地体会到加法和减法是一种相反的运算,于是称它们为互为逆运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一年级】人教版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步测试
一课研究之《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思考(2012版)
一上数学教材数与运算一致性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