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5岁老翁被捕,康熙:“你不是5岁就死了吗?还活着,那就再死一次吧!”

1708年,75岁满头白发的老翁被审讯时,康熙冷笑道:“朱三太子,你不是5岁就死了吗?既然这样,那就再死一次吧!”

朱慈焕是明思宗朱由检的第五子,《明史》记载,“悼灵王朱慈焕五岁而病,帝视之,忽云:'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然而,本应该在5岁就去世的人,却在1708年又活着出现了。但当他的身份被曝光时,便是他的死期。

此前,朱慈焕听说浙江有位叫做念一的和尚,打着自己的名头招摇撞骗时,他顿时觉得情况不妙,当即便带着一个儿子从浙江逃去了山东。而朱慈焕的预感没有错,在他离开后,他的家中便是冲进了一队官兵,彼时家中还有妻小,这7口人,除了一个儿子侥幸活着外,其余6口皆是命丧黄泉(“皆投缳,六命俱尽”)。

然而,朱慈焕最终也没能逃过命运的漩涡,于两年后被逮捕,此时的他,已经75岁了。面对官兵的人气势汹汹,他悲怆地说道:“吾血气已衰,须发皆白,乃不反于三晋变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军买马,打造盔甲,吾曾有一于此乎?”

意思是,我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年不反,而现在反吗?这些年隐姓埋名,四处躲藏,没有过一天安生日子,谋反者皆是要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你若是以此来定我的嘴,那么请问证据在哪里呢?


可官兵们不管他的辩解,只是将其关押起来,等候皇帝发落。

朱慈焕之所以会在晚年时节遭此祸事,其原因是因为他的“祸从口出”,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的身份。

明朝灭亡时,崇祯帝自缢身亡,朱慈焕便是随同两位哥哥开始了逃命生涯,路上遇到了李自成的队伍,两位哥哥不幸丧命,只有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彼时李自成已经落败,而朱慈焕作为前朝余孽,开始在江湖上四处漂泊。

起初,他遇到过一位好心人,一位姓王的乡绅收留了他,并且给他取名叫做王士元,让他随同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学习,这般安静祥和的日子持续了5年,最终在王乡绅离世之后结束了。王乡绅的家人早就看不惯朱慈焕这个外姓人,如今已经无人护他,直接赶走了他。

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做过和尚,也做过教书先生,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一直忍气吞声。夜深人静之时,再想想曾经那引以为傲的皇室身份,最终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飘散于静谧的夜空之中。幸运的是,老天总算是待他不薄,这些年中他做了上门女婿,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也算是享受了儿孙满堂的福气。

就在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会这般平淡安稳的结束时,命运的齿轮则是再次拉响了警鸣。有位多年的老友前来探望他,多喝了点酒的朱慈焕,便对其透露了自己的身份,诉说了这些年经历的苦难,也正是这一次的无心之言,引发了之后的祸事。

按说朱慈焕本不该如此大意,毕竟这个秘密关乎生死,他也为之隐藏流转了许多年,应该更加懂得守口如瓶的重要性才对,可错就错在他忘记了皇室的险恶。彼时已处于康熙盛世,康熙为了标榜其和善亲民的态度,特意用三跪九叩的礼仪拜访了明皇陵,事后还下令要找到明皇后人,让其来管理明皇陵。

朱慈焕感动于康熙帝的亲和,虽然没有特意上前告知身份,可也就此放松了警惕。这些年来,朱慈焕始终绷得紧紧的,如今一放松下来便有了倾诉的欲望。殊不知,他借着酒劲吐露的心声,却是害死了家人,也害死了自己。

“寻找明皇后裔”的命令本就是康熙做给天下人看的,如今竟然真的冒出了明皇后人,这位早就该去世的“朱三太子”的出现,便让康熙不知如此是好了。(朱三太子,一说为皇三子朱慈炯,一说为皇五子朱慈焕,因序齿方法不同导致差异)

大臣张延玉知晓皇帝的心思,便说道:“王士元自认崇祯第五子,查崇祯第四子已于崇祯十四年身故,又遵旨传唤明代老太监,俱不能识……明系假冒,其父子俱应凌迟处死。”意思是,这崇祯帝的第五子已于五岁夭折了,为了证明其身份,臣还特意唤了明朝老太监前来辨认,也是认不出其身份,如此可见,此人必是假冒之人,应当凌迟处死!

康熙听后,心里暗想:“这主意甚好,除掉了麻烦,也并不违背了当初下达的旨意。”于是,他便就坡下驴,传下令去,将冒充朱慈焕之人凌迟处死,其子斩立决。

可惜这个75岁的老人,已经是路都走不利索的年纪,却是落得了如此惨烈的结局。不知道朱慈焕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酒后倾诉,但不论后悔与否,他终将化为一片虚无,与家人们团聚在人世以外。

只想道一句,“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下一赦令,一老头听后大喜,士兵抓到老头,康熙说:立即凌迟
明朝最后的太子,一生隐姓埋名过普通人生活,活到75岁因一句话被康熙凌迟
朱三太子晚年受审,康熙:你不是五岁就死了吗?那就再凌迟一次
可怜的大明朱三太子,75岁时被凌迟处死
崇祯的儿子流落民间后,被康熙帝的一句话欺骗,76岁时被凌迟处死
他年过70手无缚鸡之力,皇帝得知真相依旧不放过他,连夜下旨凌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