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温,唐朝的终结者,最后为何惨死于后人之手?

《三国演义》曾言,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界没有不散的筵席,在历史长河的推动之下,再伟大的王朝,也终有一天走向崩坏,大唐王朝,也丝毫没有例外。

随着唐末政权的腐朽,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逐渐地降低,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农民起义频发,这一切都意味着此时的大唐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场在历史舞台上演绎了百年的大戏,也将要落幕。

而这一切都随着一个的人的出现迎来终结,这个人就是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其结束了大唐的“苟延残喘”,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五代十国”。

出身贫寒,投身军伍

朱温出生于贫寒,祖上既没有什么达官显贵,也没有富甲一方的乡绅地主,不过有意思的事,朱温祖辈虽然未有人踏上仕途,但父亲与祖上却是乡间不多的读书人,因此,朱温一家在当地也是颇有名望。

不过说也奇怪,按说朱温一家也算是书香门第,朱温在这种环境之下,理应饱读诗书,踏上仕途为国家效力,但是朱温从小却没有读书的志向,反而热衷于游侠以豪雄英勇标榜自己,所以,在乡间不少人都非常反感朱温,认为朱温能够带来祸事。

公元874年开始,山东迎来了数年的饥荒,一时间盗匪四起,民不聊生,一些人纷纷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行当,而这个时候一位叫做黄巢的读书人振臂高挥,带着一干盗匪扛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

朱温眼看天下大乱,原本就向往游侠生活的他,毅然地加入黄巢的起义军,并且在接下来几次战役之中,朱温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在起义军中越做越大。

为了目的,归顺大唐

虽然说起义军在起初的时候,接连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曾经一度达到封建王朝顶峰的大唐呢?

所以在大唐王朝反应过来之后,黄巢起义军便陷入两难之地,一时间起义军内部关系矛盾重重,军心涣散。

因此,朱温身边的心腹便劝诫朱温归顺大唐,朱温思索一阵之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斩杀黄巢监军严实,归降王重荣。

对于朱温的反叛,起初有人认为干脆直接斩杀,毕竟朱温此行是不忠的表现,留在身边始终是一个祸害,随时有可能“背后捅刀子”。

不过当时的唐僖宗却认为,朱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悍将,可以稍加利用,所以唐僖宗下诏赐名“全忠”又封其为金吾卫大将军,但正是这个想法,却为唐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取得唐军信任后,朱温越做越大,通过多年战争吞并与谋划,成了当时唐朝势力最大的节度使,在公元903年的时候,他更是玩了一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挟持了昭宗。

此外,他为了永绝后患,更是以入宫奏事为借口弑君,杀死了昭宗,下诏立年仅十三岁的李柷为帝。但朱温的野心不仅仅止步于此,没几年,他又一次故伎重施谋害了新帝李柷,并在开封称帝国号大梁。

大意失荆州,颓势渐出

在朱温称帝之后,其的势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在外界许多人看来,此时的朱温完全有着问鼎天下的可能,而且更让朱温欣喜的是自己的老对手,也就是晋王李克用,在这关键时期却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此时天下,除了少数沿用唐昭宗年号的地方势力外,基本全部落入朱温之手。

眼看统一在即的朱温,趁着晋王李克用离世之时机,发动了著名的“潞州之战”,而朱温头脑时刻紧绷的那根弦,也出现了松动,毕竟自己曾经那些个对手,不是去世的去世,就是缩在一角之地,苟延残喘,对于自己完全不构成威胁。

对于晋王李克用的接班人李存勖,朱温更是丝毫没有放在眼中,认为其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有什么军事才能,但就是这一次轻敌,却让原本朱温陷入了泥潭之中。

作为晋王李克用的接班人,自幼受晋王李克用的熏陶,对于兵法军事早已熟记于心,所以年少的李存勖绝非“软柿子”,反而是个硬茬。

在面对朱温的大军时,李存勖深知潞州的重要性,关乎着天下此战必须要胜利,倘若潞州失守的话,那么朱温统一天下将唾手可得,但是由于其势力不足与朱温硬碰硬,所以李存勖选择了智取。

其先是利用环境,在即将黎明之时,利用大雾天气发动奇袭,直接切断朱温大军的补给路线,之后更是兵分三路包围朱温在潞州的大军,并且肆意传播战败的负面消息。

一时间,被切断补给的朱温大军人心惶惶,最终大败而归平白损失上万兵力,大将符道昭也不幸战死,经过此战之后的朱温,可以说是元气大伤,统一天下的势头也由此受挫,持续了数年之久的梁晋争霸,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相持阶段。

兵败魏州,日落西山

此战之后,朱温对于李存勖再也没有了小看之心,一直将其视为心头大患,在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后,在公元912年,朱温再一次卷土重来,并且本次更是御驾亲征,对外号称五十多万的兵力,意图与李存勖决一死战。

但此时的朱温,即使是万般小心防止李存勖的奇袭,可李存勖还是找准机会发动了奇袭。直接率领百余骑,杀入朱温大军的军营,并且一把火点燃了行军的帐篷以及粮草。

朱温在得知此消息后,直接怒火攻心引发旧疾,毕竟此时的朱温已然不再年轻,再加上此次御驾亲征一路颠簸,身体难免会吃不消。

待到朱温兵败返回洛阳之时,其伤病也是愈发严重,同时内心更是悲痛欲绝。

一是悲伤自己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努力,先是卖主叛逃,后篡唐弑帝,此间种种皆是不忠不义之行,千年骂名已然背负,却落得个白费力气无力回天。

二是悲伤自己后继无人,自己的儿子们显然不是李存勖的对手,待百年归去之后偌大的家业将落入他人之手,此时的朱温是越想越悲,最后近乎昏死,幸亏宫中御医及时救治,才稳住病情,保住一命。

在经过两次接连的失败之后,朱温的势力也是由顶峰走向了衰败,就例如当年的大唐王朝在经历“安史之乱”一般,由极盛转向衰败。

早年雄图霸业,晚年沉迷美色

作为戎马一生的朱温而言,对其最好的死法莫过于马革裹尸,但晚年的他却被权利与酒色所侵蚀,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早些年的朱温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为了心中的宏图大业一直绷紧头脑那根弦,特别是篡唐称帝之后,更是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时的朱温意气风发,励精图治。

其吸取唐朝灭亡的经历广纳天下豪杰,只要有本事之人皆能进入朝廷为官,对于朝中大臣给予的建议,只要是对于国家有利,朱温皆亲自过目,一时间朝堂之上风气颇为的清明,并且对于那些有着功勋的将领,朱温更是严加管教。

例如朱温的爱将寇彦卿在一次上朝途中,有一百姓未能及时让道,竟被寇彦卿随从当街打死,朱温听闻后非常生气,直接下令对寇彦卿严惩不贷以儆效尤,随从更是直接处死,以还百姓一个公道。

在经济上,由于唐末数年的乱战,百姓为了躲避战乱以及徭役赋税,纷纷进入大山之中,许多良田长期的荒芜,人口锐减。

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朱温在建国之后,稳抓农业发展,然后下令赦免那些因战乱,落草为寇的盗匪,并且在国内大肆奖励农耕,减少赋税。以此举动吸引躲进大山之中的百姓,返回家园进行劳作。

所以,大梁初期的时候,国内一片欣欣向荣,这也是百姓追随朱温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随着政权的稳定,朱温逐渐地被权利与美色所诱惑,沉沦在美色之中,特别是在皇后张氏去世后,更是“愈发上头”。

根据记载,朱温身边有一个老臣叫做张全义,其在朱温麾下尽心尽责,但在公元912年兵败李存勖,返回洛阳养伤之时,路过张全义家中,他直接霸占了张全义的妻女,为此张全义的儿子愤怒至极,意图带人刺杀朱温,但由于实力悬殊被张全义苦苦拦下。

可这还不是最为离谱的。在晚年的时候朱温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可以说是彻底沉沦于美色之间,朱温的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得异常美丽,朱温一直窥视已久,但有碍于是自己的“儿媳妇”,所以一直未能得手,但朱友文为了博得朱温的青睐获得皇位,直接将其献上。

王氏把朱温迷得神魂颠倒,几乎不再过问朝中大事,全权交由朱友文处理,可见朱温对于养子朱友文,一时间信任无比。

看此情形的皇子们,一时间再也坐不住了,为了皇位,这些皇子们也效仿起来,纷纷为朱温献上自己的妻女,似乎体面与尊严来说,远比不上朱温给与的青睐。

父子相残,死于非命

后期大梁王朝皇室的接班人,基本上是为了皇位不择手段,道德、忠义、廉耻,已经全无。所以,对于年迈的朱温早已经心生不满,特别是庶子朱友珪,更是早知道自己与皇位无缘,如果自己不争取的话,那么下场想必也是死路一条。

而他送入朱温身边的妻子张氏,私下更是透露朱温意图将皇位传给朱友文,这让朱友珪彻底坐不住了。

于是,他连夜召集部下韩勍,意图通过武力篡夺皇位,韩勍本就一直就是朱友珪的部下,也怕其他皇子上位之后牵连自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韩勍便答应了朱友珪。

公元912年,皇子朱友珪率领部下韩勍带领二百多死士,乔装打扮穿着当值侍卫的衣服,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出击,直接挥刀杀死了还在睡梦之中的朱温,并连夜找人书写伪造赐死朱友文,在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朱友珪毫无顾忌地加冕登基。

朱友珪弑父篡位,朝中众人皆知。所以,大臣对于这位新帝,也并不待见,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一时间,朝中众臣与朱友珪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

再加上朱友珪始终是庶出,没有接受良好的皇家教育,没有什么远大格局目光,对于那些在外镇守的皇子,没有丝毫的戒备。

结果均王朱友贞,便趁此机会与朝中心有不满的大臣私下联系,特别是皇子朱友文的旧部。万事准备妥当后,朱友贞直接起兵讨伐,在朝堂之上早已离心离德的朱友珪,自然不是均王朱友贞的对手,于公元913年,死于战乱。

写在最后

在均王朱友贞上台之后,众人都认为会迎来圣明的君主,但朱友贞上台之后,也如同朱友珪一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残害宗室,任用亲信,滥杀忠良,梁国也因此国力大减,早些年的积累,也因内耗逐渐地消耗殆尽。

原本与李存勖相持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最终灭于李存勖之手。

总而言之,朱温原本是一代枭雄,是唐末最有机会统一天下创建伟业之人,但是在获取短暂的成功之后,却被美色所迷,日渐沉沦,特别是在晚年更是荒淫无度,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实在是让人难免惋惜。

不过,或许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每个人都有其复杂性,一切也充满变数与未知,不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明天究竟如何。

不得不说,“权”会让人迷上了心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拼命往上爬。

然而,“色”字头上却是一把刀,把曾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一切,都那么轻易地“砍断”了。

朱温便是一个例子。不克制的欲望,都会被反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代十国之荒唐话后梁,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皇帝喜欢耍流氓|朱温|李克用|唐王朝
他一生投机,先投黄巢,后附大唐,最后建立王朝,但结局凄惨
朱温:取代唐朝,建立后梁,开启五代十国
这个国家立国17年共有三位皇帝,国君都是靠谋权篡位登基
55岁当上皇帝,60岁被亲儿子杀掉,他值得可怜吗?|后梁
该如何梳理五代十国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