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娲:今古人心,莫忘姓氏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你好,中文系

文 | 及耳   音 | 及耳

音频独家签约平台:网易云音乐

图源:网络

↓下方原文阅读即可收听正版

李凭箜篌引 (节选)

李贺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提到女娲,你脑海中第一想到的是什么?

是“抟土造人”的人类起源神话,还是共工触山女娲补天的人类灾后重建神话。

其实无论哪个故事,

提到女娲,

中国人脑海中潜意识印证的便一定是其作为大地之母的身份。

然而昔日楚大夫屈原在《天问》中的疑惑却至今仍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他曾问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女娲娘娘创造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民,

那么又是谁创造了女娲呢?

宋代《太平御览》援引汉代《风俗通》曾言: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

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传说天地初开之时,人类尚未出现。

寂寞的女神女娲便将松散的黄土捏成泥人,

这些泥人一落地却成了活人。

天地开阔,

女娲娘娘要捏的人越来越多,

力不从心的她便索性将绳子伸进泥中,

再随之一甩,

泥点子们落地纷纷成了活人。

在接受了这荒谬却又不无从反驳的神话注解之后,人们转而好奇起了女娲的样子。

从现存的文物与史籍资料中,

我们看到了女娲“人首蛇身”或“半人半蛙”两种形象。

先说,受众更普及的第一种。

后世学者们研究表明,

蛇曾被长江流域原始人类赋予图腾崇拜。

在温和潮湿的南方,一年四季中那时人们最常接触的物种之一便是蛇。

这种神秘生物,

伸缩自如似乎没有固定形态,

来去无影可水可陆又攻击性极强,

拥有比当时人类更强大的生存能力。

而第二种中的青蛙,

则同样因其水陆两栖动物的身份为当时沿水而居的原始先民所崇拜。

女娲的“娲”同音青蛙的“蛙”,

人与蛙因四肢而具有某种体态上的相似性,

这也被看做是女娲原型为雌性青蛙的又一佑证。

无论是蛇还是蛙,

抛却其动物部分所暗藏的生殖内涵,

如果将女娲半人半兽形象中的人形部分看成是先民们对自我精神力量的肯定,

那么兽形则充分反映出人类对当时动物、当时自然、当时外在物质力量的敬畏。

传说,

女娲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

初三造猪,初四造羊,

初五造牛,初六造马,

初七造人。

故而,初七也称“人日”。

其实作为万物的创造者与人类的始祖神,

女娲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远不止是这半人半兽的图腾信仰,

还有那个如今很少被提及却又永远无法被炎黄子孙真正忘记的——母系社会。

当今天的你,

在一份文书的开头或结尾按要求写下自己的姓名时,

你是否注意到那个微不足道却又暗藏深意的字,

“姓名”的“姓”字。

从“女”从“生”,由“女”而“生”。

《说文解字》曾注:

“姓,人之所生也。

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

在由男性与女性构成的人类社会中,

女性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尤其在人类生产水平低下的社会发展初期。

那时人类的主要任务围绕于生存,

因此拥有繁衍能力、并可以从事采集与原始农业的女性拥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及社会地位。

通过现存文化遗址中随葬品的数量及其种类,

我们不难肯定重女轻男母系社会的存在。

比如我国陕西华县元君庙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墓地中,

女性墓的随葬品数量总成倍高于男性墓;

又比如,在无数关于伟人的起源神话中,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一直有着的“圣人无父”这一雷同的桥段,

生父的失踪与生母的伟大,

这无疑是原始人类对女性崇拜的最佳表达方式。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

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

《庄子·盗跖》篇曾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还原出了母系社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以天为幕,以地为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盖最简单的遮羞布,吃最方便的食物。

那时的人类保持着对自然的纯粹依赖感,

天真无害的与大自然共处。

直到人口几何倍数的增长,

直到这种相安无事的原始状态再也负担不起庞大的人口压力。

于是,

掠夺,向大自然掠夺。

战斗,向自己的同胞发起战争。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

淫水涸,冀州平,

狡虫死,颛民生。

西汉《淮南子·览冥训》曾载,

在比现在更遥远的古时候,

人们曾以为天由四根柱子顶立,但某一刻天崩地裂:

烈火熊熊洪水滔天,人间化为炼狱,

饿虎饥鹰猛兽开闸,民间一片凄惨。

沉重的人口负担吞噬了昔日那种与世无争的状态,

从前的生态规律也随之完全被破坏。

但如同当初给大地带来生命与希望一样,

女娲又一次以其温柔而坚韧的女性力量守护住了她的子民。

补青天斩凶兽,平四海振天下。

这个世界上,

真的有神吗?

当我们将女娲完美无缺的神性从年代久远的传说中剥离,

也许你会发现:

女娲很可能是早期社会一位名叫“女娲”的氏族女首领,

更可能是一个庞大的叫做“女娲”的女性部落。

她们以生育为天职,九死一生,

她们以守护子民为重任,在原始丛林披荆斩棘。

最早的乐器由她们之手,

最早的婚姻体系由她们所建立……

女娲,

护送人类从幼儿到成年,

目送人类走向真正的文明。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八

王冕

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沧海遗珠            一期一会

  1. 吉田潔 - 生

  2. 吉田潔 - 逍遥游

  3. 吉田潔 - 去往如升楼

  4. 吉田潔 - 最后的离别

  5. 吉田潔 - 生长的海棠树

  6. 吉田潔 - 湫之重生

  7. 周深 - 大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娲到底是蛇还是蛙?
关于《祖先》
[转载]女娲神话
女娲造人,那么谁造出了女娲?
女娲的原型是什么,为什么会是人首蛇身?“女娲造人”原来是这样
女娲补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