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着》:春日迟迟,当生命被围困时

本期图源:Pexels

首发播放平台:网易云音乐

 聊赠一枝春

江南无所有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在中国文坛,有一本书被认为是比鲁迅先生的《药》更具有代表性的中国20世纪现当代文学的总标题,有一位主人公从病入膏肓的旧中国到起死回生后的新中国,他是中国过去六十年平庸与辉煌、苦难与幸福的亲历者。

他的遭遇就像是四月里的冬天,寒冷漫长却又充满生机。

以生死为邻,以苦难为友

一起走进这本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中国作品——余华先生的长篇小说《活着》

“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一位老者正牵着一头老牛,在哼唱中向天地的深处、夕阳的中心走去。

他脸上的沟壑与指甲缝里的泥垢,使人很难相信数十年前他曾是这里最出名的土豪劣绅

那时的他,与教书先生对着干,把佣人当马骑。欢场寄托了他的爱欲,赌场承载了他的理想。

他本该死于无度的挥霍,但命运却将他推入了时间的洪流

他叫徐福贵,人如其名,曾是一个被幸运眷顾的人。

作为家田百亩的徐家唯一的继承人,徐福贵的前半生放浪形骸到了极点。

人生转折到来的那天,徐少爷曾不顾身怀六甲的妻子阻拦,又一次将人生理想与家庭未来投掷于赌场之上。

从当晚黄昏到第二日黎明,“赢的是小钱,输的是大钱。”

狂飙的肾上腺素见证了幻想的升腾与赌徒的归宿。

徐福贵输了,输的一干二净体无完肤。

几天后家仆尽散,人财两失。

徐福贵的父亲死在了世代居住的大宅外,徐福贵临盆在即的妻子则被娘家人强行带走。

该怎么活呢?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母亲怕徐福贵想不开便天天守着他。

书中写,家里已经没有可以卖的东西了,裹着小脚的母亲便牵着福贵年幼的女儿一瘸一拐的去地里捡野菜。

她们曾是无忧无虑受人侍奉的老夫人和大小姐,但此刻呢,但往后余生呢?

望着她们的背影,福贵哭了。

他来到庄稼地,开始不舍昼夜的耕种,

他急切的想要摆脱贫穷对他的围堵,似乎重返富裕便可使一切回到最初。

当半年后,庄稼又翻新绿,当妻子带着嗷嗷待哺的幼儿重返这个不像家却必须学会遮风挡雨的地方时,内战爆发,福贵还来不及安顿一切便被强行征兵带走。

此后两年,跟随那支不停向北的军队,从那些趋于本能而被打死的逃兵的尸体上跨过,扒下那些饿死的人的军大衣,咽下那些冻死的人怀中的救济粮,伴着旷野上的风声,伴着那些伤兵尚存一息却无人救治的绝望哀嚎,福贵,活了下来。

只是九死一生终于返家时,母亲已经病死,女儿因高烧聋哑,儿子不再认识他。

于福贵而言,此后没有硝烟的数十年,却又是另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死神不怀好意的留下了他,却剥夺了和他有关联的所有人的生命

作为我国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之一的作品,《活着》曾因小说主人公所遭遇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被一些人解读为是对悲剧无休止的堆砌。

显然,他们并没有理清“活着”二字背后自我秩序与现实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

主人公福贵之所以最开始时能随心所欲的生活,表面上是对阶级文化的继承,深层则反映出他是一个活在自我秩序之下的人物

而摧毁他的自我秩序,书中只用了两步:

一,将他衣食无忧的生活夺走;

二,令他一次次直面死亡,直面这一人类无法逃避不可跨越的永恒主题。

但“活着”,福贵却也以这看似轻飘飘的两个字完成了废墟上的重建

倾家荡产时,他想到了重头来过,想到了祖先们的发家史是小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又生羊,羊又生牛,是日积月累而非一蹴而就。

被现实折磨的头破血流时,他想到了母亲曾用田地里的泥巴为他止血。

同样直行站立,同样需要水和阳光,面朝黄土背朝天,人不正和地里的庄稼一样吗,要挨过漫长的四季才可结出硕果金黄。

从国共内战到土地改革,从大跃进与三年自然灾害到文化大革命,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从前的旧中国故事充满批判性,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里一整个见死不救的腐朽阶级,是鲁迅笔下愚昧无知狂妄自大的民众,是延安作家口中十恶不赦的反动派,是八十年代作家心里使肉体和精神遭遇双重重创的文革

但阅尽千帆后出版于1993年的《活着》却也还原了一个普通中国人从时代与社会的围剿中独自走出的经历。

他不是英雄主义,也不是乐观主义,是每个人摊开掌心就可以看到的深如沟壑的纹理,是在古希腊开始吟唱人类永远无法摆脱宿命时,我们面朝黄土的祖先就以无数次以卵击石换取的一次“后羿射日”,换取的一次“愚公移山”,换取的一次笨拙而生生不息,坚韧而代代相传的文化根源

作家余华曾在这本书远销海外时这样说: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因为活着,便是最好的抗争,便可以在漫长的时间里凝结成一个能与现实抗衡的自我宇宙,便可以目睹贫瘠的土地生根发芽,直到我们长出金黄的麦田

2022年,在远方的硝烟中开始。

2022年,春日迟迟,是我们携带已知的悲怆各自前行的又一年。

也许,福贵所承受的无穷无尽的苦难能引发我们对生存进行新的考量、对生命进行发自内心的追问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人正在夕阳中等待下一次天亮。

《活着》,等你去读。

沧海遗珠      一期一会

1.金培达 - News

2.金培达 - Echoes

3.金培达 - Goodbye

4.金培达 - New Beginnings

5.金培达 - To The Heavens

6.金培达 - Road to Freedom

7.金培达 - Voice of the Past

8.胡德夫 - 匆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华《活着》:看徐福贵的一生,明白为何方向正确才能感受生命的震撼
读余华《活着》
余华《活着》:心理韧性,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
余华《活着》:亲手埋葬所有亲人,福贵平凡的一生读来令人动容
余华《活着》:人生虽苦,但人间值得,这3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活着》:生命的意义是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