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 Anki 践行 Mastery Learning 理念(掌握学习/精熟学习),让学习更容易、更快乐 | 学习骇客

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2015~2023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第240篇


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

通过这篇文章,我想与大家分享通过 Anki 践行 Mastery Learning 理念的具体方法,减少学习中的困难,甚至是体会学习的快乐。

很多年间我都在践行这个理念(例如上篇 原则清单 就是践行这个理念的一种表现),只是近期在阅读新书时体会尤其深刻,想来还没有在这里与同学们分享过,于是专门写了这篇。

理念介绍

很多年以前,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了解到它的 Mastery Learning 理念,中文有译作“掌握学习”或“精熟学习”。下图便是多年前可汗学习的个人学习中心的界面,色块表示学习进度,色块的颜色深浅表示掌握程度(不同于 Anki 统计窗口表示学习数量的色块)。

按照可汗学院的要求(以下讨论也都是基于多年前的资料),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章节前,必须要连续做对 10道测验题。

这个要求其实不等于让学生 100% 掌握,因为这 10 道题只是从所有题库中抽取的一部分,可能换 10 道题后就不一定能全对了。也有的评估是用更多的题目进行测验,正确率能达到 80% 以上就算通过,就可以进行下一章的学习。

为什么不是 100% 呢?这里要考虑到“边际收益”,当你投入 100 个小时能得到 80 分以后,要再提升到 90 分可能就需要 200 个小时,再提升到 100 分可能需要 400 个小时。你是否需要、是否愿意用 200% 的投入提高 11% 的成绩,用 400% 的投入提高 25% 的成绩呢?如果学校把 100% 作为目标,可能就永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了。对于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是过关性质的考试,那么60分万岁就是对的;如果是选拔性质的考试,那么就只能选择不计投入地“内卷”了。

另一款复习软件 SuperMemo 也有类似的设定,默认的掌握率是 95%(https://supermemopedia.com/wiki/Retention),如果你把掌握标准提高到 99%,那么投入的时间成本就会翻几倍、几十倍。前面和大家介绍过的集阅读、记录和复习于一体的 Readwise ⇱ 干脆把问答卡片/填空卡片都叫做 Mastery 了(https://readwise.io/mastery),以区别于直接浏览那种没有评估和反馈的学习方式。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总结道“理论性的原则会归纳出出色的行事规则”。因此只有了解了 Mastery 理念后,Anki 用户才能运用得更出色。

应用介绍

我们在使用 Anki 复习时,复习界面下方的重来/困难/良好/简单按钮也是一种评估,小于一天的间隔对应没掌握,大于等于一天的间隔表示你今天已经掌握了。用好这种评估方式就是在进行掌握学习,就能减少复杂、困难学科的学习困难。

以往我们使用传统方式学习时,缺少对前置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估,即使当时是知道的,到了学习后面章节时也很容易忘记。于是出现的结果就是,学习前面内容时,大家都差不多,但越往后掉队的同学就越多遇到的理解困难就越多

并不是聪明的学生就不会,在已经再版31版的《学习这回事》一书里,有这样一段分析:但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自己的“领悟力”和“智力”特别自负的学生,往往无法成功解答作业上的问题。基本上,这应归罪于这些学生轻浮的自负。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快理解第一个解答范例,还有解答本身,所以再次要求他们谨记这些解决方式时,有损他们的尊严。也因为他们轻视复习,所以忘得也快,以至于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学过的这些东西应用并“改写”在其他作业上。即使知识学得很熟练的学生,也应该尽可能将许多解答方式写入他的学习卡中。

当你在学习一门新课程,或者阅读一本新书 ⇱时,建议你用 Anki 记笔记并复习。当你打算继续下一章,而下一章又需要前面章节作为基础时,先通过筛选学习 ⇱再强化一遍,确保所有知识点都能准确、流畅地提取。或者至少你应该把前面章节掌握不好的笔记专门筛出来强化学习。如果坚持这样学习,即使是复杂困难的学科,也很少会有困难了。

使用前面介绍的微信读书笔记转Anki ⇱,或者前两年介绍的其他笔记工具转Anki ⇱,或者直接用方案中提供的带有《》字段(填入“书名-章名-节名”)的模板,都能非常容易地按章节管理笔记,并进行查漏补缺式的强化学习。

由于间隔复习的作用需要时间才能显现,即复习一周比复习一天后的效果更好,复习一个月比复习一周的效果要好。如果你发现连续学习几章内容后,前面复习的知识点还没到熟悉的程度,可以选择交叉学习或提前预习。

交叉学习指的是原来你打算一个月时间学完统计学(难),然后再花一个月时间学习社会心理学(易),这样的安排给你的统计学这门课只有一个月,意味着最大间隔也只有一个月,甚至大部分笔记在最初都只有一两天的间隔。但是换一种安排 ⇱就不一样了,你可以上午学统计、下午学社会心理学,这样(单科的日学习时间减半但持续的周期翻倍)你的统计学最长就有两个月的间隔了,每天的新笔记的初次间隔也至少增加了一倍。这样你在学下一章之前,间隔效应更大,上一章的内容就经过了更加充分的学习。

预习指的是在你打算学习困难内容前,先通过预习的方式,把那些后面章节里的不依赖上下文,或者自己能比较容易地看懂的关键知识拎出来先复习。等过了几天或几周,这些关键知识点经过复习已经烂熟于胸了。等到了学习后面章节的时候,这些预习过的关键知识、前置知识都已经能从记忆中随意提取了,自然也就减少了学习的漏洞、降低了学习的困难。

在我考研的时候,我担心自己搞不定统计学,于是就每周六学一章,然后带着复习这一章的事实性知识和二阶知识(思考心得)。等到下周我再学习新的一章时,根本就不会觉得进行不下去,因为所有需要用到的前置知识我都能信手拈来。这与威林厄姆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的观点一致,即仅依靠当时的理解和思考时“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使思考变得异常困难”,而经过间隔复习把工作记忆里的内容转入长时记忆以便随时能调用到工作记忆中以后“长时记忆中的数量和质量是成功进行思考的关键”。

读完这篇后,不妨先想一想你将如何运用 Mastery 理念,这样更有利于学以致用。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的边界:如何找到复习的重点,让努力事半功倍 | 学习骇客
1套科学的学习策略,和1个实现工具Anki |《认知天性》
梁宝川:如何下载,删除自己的Anki插件?
好记性不是天生的,掌握记忆法,快速提升记忆力
好记性不是天生的,记忆也是有技术的,赶紧给自己和孩子训练起来
记性训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