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HX-12/13/14管板、膨胀节的设计及PV的运用

      最近一些朋友问我一些关于PV Elite软件计算换热器中勾选的问题,见下图。为此我整理了膨胀节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及UHX-12/13/14 管板的设计规则,方便大家对PV软件的运用的同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针对上面PV Elite关于膨胀节的选择见下文

  波纹管:UHX-16(强制性附录26);厚壁膨胀节:UHX-17(强制性附录5)

设计方法:

 ①Analyze:有限元分析

 ②Existing:输入膨胀节刚度特性,不分析膨胀节,波纹厂提供刚度值

计算方法:

 ①TEMA:Flexible Shell Elements(RCB-8)

 ②Kopp&Sayer板壳理论:筒体与环板之间的直角连接,并计入组件间的转角影响,在计算中加入修正值。

③FEA(RCB-12 Finite Elment Analysis Guildelines)

在运行PV Elite 之前,必须安装NOZZLE PRO软件,膨胀节计算方法就会有FEA选项。

UHX-12 U形管换热器

压差法设计(设计工况3):

管程侧是较高压力侧,Pt=管程,Ps=Pt-设计压差

壳程侧是较高压力侧,Ps=壳程,Pt=Ps-设计压差

管板壳体连接处的应力:

①管板周边处以及中心处的弯曲应力  σ≤2S

②布管区域周边剪切应力            τ≤2S

③管板整体连接的壳体、管板与壳体、管箱焊缝总轴向应力    σs≤1.5Ss,σc≤1.5Sc

 最小长度要求L≥1.8 Dsts开根号

 应力超标解决方案:

⑴增加管板厚度

⑵增加整体连接的壳体和或管箱厚度  σs≤1.5Ss,σc≤1.5Sc

⑶简化的弹塑性分析                σs≤Sps

⑷简支管板分析   不需要满足最小长度要求    

  σs≤Sps,s且σc≤Sps,c

 应用范围:不适用于夹持式管板两侧垫片连接的结构

UHX-13 固定管板换热器压差法设计

压差法设计(设计工况3,操作工况3、4):

管程侧是较高压力侧,Pt=管程,Ps=Pt-设计压差

壳程侧是较高压力侧,Ps=壳程,Pt=Ps-设计压差

对于操作工况,压力差和单个操作压力差应不超过设计工况使用的值

计算工况:腐蚀前、腐蚀后

管板壳体连接处的应力:

①管板周边处以及中心处的弯曲应力   

 设计工况σ≤1.5S;操作工况σ≤Sps

②布管区域周边剪切应力 τ≤0.8S

③换热管轴向应力   设计工况σt≤St;操作工况σ≤2St

④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设计        最大许用载荷按UW-20或附录A

⑤换热管的稳定性                最大无支撑跨距

⑥壳体轴向薄膜应力     

设计工况σs,m≤SsEs,w;操作工况σs,m≤Sps,s          

⑦壳体轴向压缩应力  (壳体轴向薄膜应力为负值,需要校核稳定性)     σs,m≤Ss,b

⑧管板整体连接的壳体、管板与壳体、管箱焊缝总轴向应力     

设计工况σs≤1.5Ss,σc≤1.5Sc ;操作工况σs≤Sps,s σc≤Sps,c

最小长度要求L≥1.8 Dsts开根号

应力超标解决方案:

⑴增加管板厚度

⑵增加整体连接的壳体和或管箱厚度   σs≤1.5Ss , σc≤1.5Sc

⑶邻近管板处筒体不同材料和厚度影响的计算程序                  

⑸邻近管板处径向热膨胀差影响的规则

应用范围:不适用于夹持式管板两侧垫片连接的结构

⑷管板与管箱或壳体连接处塑性影响的计算程序 

σs≤Sps,s;σc≤Sps,c

应用范围:不适用材料发生高温蠕变 

⑹简支管板分析   不需要满足最小长度要求 

 σs≤Sps,s;σc≤Sps,c

应用范围:不适用于夹持式管板两侧垫片连接的结构

UHX-14 浮头式换热器

操作工况:当考虑径向热膨胀差影响是,才要考虑操作载荷工况,考虑管板为简直管板

压差法设计(设计工况3,操作工况3、4):

管程侧是较高压力侧,Pt=管程,Ps=Pt-设计压差

壳程侧是较高压力侧,Ps=壳程,Pt=Ps-设计压差

管板壳体连接处的应力:

①管板周边处以及中心处的弯曲应力    

设计工况σ≤1.5S;操作工况σ≤Sps

②布管区域周边剪切应力     τ≤0.8S

③换热管轴向应力           设计工况σt≤St;操作工况σ≤2St

④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设计    最大许用载荷按UW-20或附录A

⑤换热管的稳定性            最大无支撑跨距

⑥壳体轴向薄膜应力 

 设计工况σs,m≤SsEs,w;操作工况σs,m≤Sps,s          

⑦壳体轴向压缩应力  (壳体轴向薄膜应力为负值,需要校核稳定性)     σs,m≤Ss,b

⑧管板整体连接的壳体、管板与壳体、管箱焊缝总轴向应力     

设计工况σs≤1.5Ss,σc≤1.5Sc ;

操作工况σs≤Sps,s σc≤Sps,c

长度要求L≥1.8 Dsts开根号

应力超标解决方案:

⑴增加管板厚度

⑵增加整体连接的壳体和或管箱厚度         

设计工况σs≤1.5Ss , σc≤1.5Sc ;

操作工况σs≤Sps,c,s , σc≤Sps,c   

⑶邻近管板处径向热膨胀差影响的规则

应用范围:不适用于夹持式管板两侧垫片连接的结构、浮动端垫片连接或密封的结构

⑷管板与管箱或壳体连接处塑性影响的计算程序    

  σs≤Sps,s;σc≤Sps,c

应用范围:不适用材料发生高温蠕变    

⑸简支管板分析   不需要满足最小长度要求  

σs≤Sps,s;σc≤Sps,c

应用范围:不适用于夹持式管板两侧垫片连接的结构、浮动端垫片连接或密封的结构

下图是弹塑性分析和简支撑分析的简图:

  经过PV软件分别对4种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

管板与壳体连接处应力的分析方法的选择:

⒈增加管板厚度的方法不可用

⒉增加与相连的筒体的方法可用,并且有效

⒊同时增加管板和与相连的筒体的方法可用

⒋对焊接接头进行简化的弹塑性分析可用(不能过材料蠕变范围)

⒌管板当做简支的管板分析可用(不适用垫片连接的结构,计算偏厚)

PV Elite软件使用入门教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SME与GB150的对照(下)|充电桩
【分析设计】ASME分析设计的要求及步骤!
无油涡旋压缩机齿端面密封机构的设计
漫谈多级离心泵的平衡机构
板式换热器泄漏、腐蚀等常见故障全面解读
管道应力分析的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