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人郭之奇

郭之奇休假居家修编县志

郭之奇崇祯元年(1628)登进士,选翰林庶吉士。第二年,朝廷批准他请假回乡探亲。他盛夏从北京出发,经南京、浙江、福建,回到揭阳已经是深秋了。

郭之奇学习与创作都非常勤奋。他在翰林院读书时,与曹允大、方肃之、刘胤平、徐九一、金正希等同学,孜孜不倦地思索切磋、刻苦钻研。回家乡休假,八千里路云和月,唱吟山水。他一边赶路一边不停写诗,写有《纪行诗四十韵》、《百山行五十韵》等等诗歌。到揭阳后,又与时任揭阳县令冯元飚一起对诗联句。这段时间所写的诗,他编成诗集《马上集》。

冯元飚是浙江慈溪人,天启元年(1621)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天启六年(1626)至崇祯三年(1630)任揭阳县令。冯元飚任揭阳县令时,修城池,建涵元塔、五贤祠等。因政绩突出,冯元飚离任后,揭阳人在韩祠建“冯侯祠”祭祀他。黄锦写了《冯公祠记》,后来收在《揭阳县志》里。冯元飚的小妾黄月容聪慧贤淑,常帮助丈夫破案,受冯元飚宠爱,引来冯夫人苏氏嫉妒,崇祯二年(1629)被苏氏毒死,年仅18岁。冯元飚将她葬在黄岐山南麓,并为她建了侣云寺里有诗云:“生死南北,呜呼已矣。情与铁坚,缘从响断。千秋万祀。观是钟者,知有冯生,尚其勿毁!”
冯元飚与黄月容的爱情绝唱,感动了郭之奇,他特地为冯元飚写了《侣云庵记》、《月容传》。他为作诗云:“岭南滨海,绝少情事。独是鹤峰芳冢,无论识与不识,咸皆咨嗟吊慕,凄婉僭伤。此可不谓千载一大情谱乎?”郭之奇还写了《冯元飚传》,收集在他所编的《揭阳县志》里。


在这段时间里,揭阳县令冯元飚又聘请郭之奇编修《揭阳县志》。原来的县志是嘉靖年间编修的,知县王凤创稿,编修县志第一人举人郑大仑编校增删,距当时已差不多90年了。冯元飙于是决定修刻,并请郭之奇总纂。郭之奇推辞不掉,便先让多位县学学生分头搜集事迹资料。崇祯三年(1630)年底冯元飙离任后,海阳县令江愈敏兼任揭阳县令,继续请郭之奇总纂县志。崇祯五年(1632)春陈鼎新任揭阳县令,也继续县志的编修工作。县学学生王阳春、谢焘、袁年、陈仕清、黄梦选先将资料按纲目分类编辑后,把稿子送呈当时的县令陈鼎新。陈县令又请郭之奇改正增辑,郭之奇从崇祯五年(1632)秋天起稿,到十一月底便完稿。

郭之奇所编的《县志》,比以前各《县志》更趋完善。他强调《县志》应该重视教化,要通达天下世情,淳化民风,教益民众。要把是非治乱的原因,予以剖析,给人们以启示。于是他不因循守旧,对古代史事、当今时政认真研究,秉笔直书、他甚至说“不敢因徇别人的说法,也不敢欺骗自己,我所编的《县志》,就是我的罪过”。

郭之奇还写了《乡约考》附在《疆域》后面,并写了汪起凤、曾应瑞、冯元飙等揭阳县令的传记,载在《政纪》的《官师》里;写了郑一统、林熙春、孙森等人的传记,录在《献纪》里;还写了《广文先生赞》、《林熙春赞》、《宋汝翼墓铭》,也收集在他所编的《揭阳县志》里。

郭之奇(1607-1662),明末抗清官员,潮州七贤之一。字仲常,一字菽子,号正夫,别号若菽、玉溪子,自号三士道人,广东揭阳东门人。崇祯元年进士,历任福建提学参议,詹事府詹事。南明时追随桂王及永历跋涉于粤桂南交一带,抵抗清廷,累官至礼、兵二部尚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康熙元年殉难,清乾隆时赐谥忠节。著有《宛在堂诗文集》、《稽古篇》,文录入《耆旧集》。其诗共分十八集,为潮汕历代存世诗作最多的诗人。

太史第(郭之奇府)

郭之奇考中进士后,崇祯帝赐建太史第(明清因修史之事归于翰林院,故翰林也有“太史“之称)。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东门居委莲花心,因地形东西南三面环水,状如莲花,太史第坐落在莲花中间,故名莲花心。太史第整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四周小溪环绕,东连东内城河,西连双峰寺前河通马山滘,西北接陈泰兴河。河道水墙为明代所建,至今仍十分坚固。有堪舆家称,榕城为“水上莲花”,东门莲花芯应被视为榕城风水地理的关键所在。

  太史第(郭之奇府)始建于明末,主体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平面为三进院落式布局,俗称“四马拖车”,整座面阔39米、进深34.8米,建筑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太史第坐北朝南,西有吹藜轩书斋,后有宛在堂居室,堂前是梅影池。吹藜轩坐西朝东,由长天井和一厅两房组成。郭之奇在这里勤学不辍。从吹藜轩朝北走就是梅影池,东西两侧各一长廊,还有假山、凉亭。梅影池一侧,就是宛在堂,也是郭之奇读书的场所。

来源:文旅榕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妙艳文谭 | 东门街的穿越
【来稿选粹】蔡汉顺| 中山路的过去
潮州后七贤,礼、兵部尚书郭之奇故居
罗万杰
渔湖京冈
中山路昔日有23座牌坊,堪称“全国之最,中华一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