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落洲,黄梅戏发源地

 汇口镇三兴村杨林古戏台,黄梅戏发源地。

今天立冬。根据宿松县志记载,这天会组织人员挑坝,唱黄梅戏。

八十年代,在汇口镇杨林古戏台的基础上,建成了汇口镇第一所私立中学。这座古戏台历史悠久,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之一。

《申报》1872年记载,桑落段窑等地发大水,棉花减产。居民流离失所,沿江乞讨用黄梅调卖唱。

1879年上海《申报》报道的“黄梅戏”内容为:“黄梅淫戏: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个班有二十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惟正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花旦、小丑演出百般丑态,与江省之花鼓戏无甚差别。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伤风败俗莫此为甚。而游浪之徒每至兴高采烈时,群掷青蚨,名曰'打采’。又有以糖饼等食物抛上旦脚头面者,旦脚更得意扬扬,更显种种淫态,而愈出愈奇。又有将有人小帽、巾扇夺取以丢上台端,俟戏毕以钱往赎,以为笑乐。屡经地方官示禁,终不能绝。刻下已届秋成,又将复炽,有地方之责者宜禁之于早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我们可以从民国地图上看到,当年洲区人民深受洪水洗礼,每年立冬要挑坝筑堤,在挑坝间隙,他们用黄梅调唱着官员们写的诗歌,家长里短。洪水一来,携家带口,沿江乞讨,他们用黄梅调来诉说苦难家史,渐渐形成后来的黄梅戏。《带印奇冤郭公传》里面有一首诗,有口皆碑王少尉,同仁堤上树奇功。这是清代官员修同马大堤时写的。黄梅调在劳动人民之间开始传唱,这为后来的黄梅戏提供了很多素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梅戏发源地终于确定了,就是湖北黄梅,有考证
寻访文南词的故乡
黄梅||走过孔垄街头
【湖北黄梅】在黄梅戏的发源地沉浸式观赏
她唱一曲黄梅戏歌《黄梅悠悠》怎么都听不够
黄梅戏《黄梅飘香》真是美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