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鉴赏#苏轼的词是否比许嵩的词要好?

 作者:知乎 @陈可抒

肯定有人一看到这个题目就骂出声来。

然后开始批许嵩捧苏轼骂出题人,“相差十万八千里”“这tm的也能比”诸如此类。但我认为是有可比性的,就好比有一天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干嘛要去背古诗,这些古风歌词多棒”的时候,我的回答不应该是“古诗就是好”“差远了没得比”“你丫给我好好背”。我会一点一点的告诉他,他们的差距就在这些地方。

挺有代表性的问题,文字和文学的区别。

许嵩老师的歌词和东坡居士的诗词,能不能互相比较呢?我看能。虽然离得比较远,还是能比的,路线选对了就好。结尾有答案。

先谈所谓文学:且不说布局谋篇、气质神韵这些不大好闲言碎语就谈清楚的东西,光从词句上来说,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层:文字

普通人说秋天,人家说金风振翅、说秋高马肥,说秋水长天,说林寒涧素,甚至说素秋、说素商、说金天,等等。这些拽文都是会引起崇拜一片的。如果能够缀句成篇,那就更牛了。

但是很遗憾,这种水平还停留在文字上,为了好看,戴上各种大金链子,然并卵,扒掉了借来的外衣还是没什么东西。

许嵩老师基本上就在此处。

第二层:文趣

还是说秋天,有人不用那些熟词,他写道:“满头金发的秋天”,这就有点意思了,写得秋天像是一个朋友,而你还踩在他的头上。

虽然用语还很简单,但是不俗套,有趣味,不是词语拼盘,有自己的语言,这已经比前一种遥遥领先了,至少多出来六扔多远。

进至此处,也算是寻到门径了。这也应该是一个诗人的自我修养,的底线。

第三层:文学

光有趣味还不行,黛玉对香菱说,切莫要“见了这浅近的就爱”,只能看到表面,仍是“不知诗”也。所以,连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都被pass掉了——有趣而无情,仍然是不行。

仍然是说秋天,有人就写,“她秋天时飞去大洋彼岸/将会收获一头金发”。秋天的金发和米帝的金发混搭在一起,关系微妙,同样的秋天,此金发非彼金发,她的收获也反是他的两手空空,从情感中找到戏剧化的那个点,就是所谓文学了。

到这一层,以情驭字,而并非借字抒情,本就不易,能做得好的就不多了。

——东坡当然在此等高手一列,我们来具体看看许嵩老师为什么到不了这一层,随便找了一首许老师的《燕归巢》,夹批如下:

雨后江岸天破晓

老舟新客知多少

有字词没内容,只有“老舟新客”还有点意思,但又太泛泛,是写诗的初级笔法。

人家东坡居士写的是“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行人们又寒冷又渺小,“冻蚁”这比喻是东坡首创,旅途之难才引出思念之切。不是像许嵩老师那样,看见些个行人就思念家乡,每天不用干别的了。

东坡另有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写得精彩: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像那浩渺的夜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上面的一颗星星,但是一番艰难困苦以后,你却发现自己只是一颗星星草。

就连苏轼也是如此,朋友钱穆三年多踏尽红尘、辗转飘零,心思尚且平常无波,像一口古井,依然淡淡一笑便如春天般的温暖——甭管是不是苏轼碍于体面的夸张吧,重点是,聊到此处,一向行事潇洒的东坡居士却连翠眉粉黛都不要了,直戳戳地吐起了苦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远山见竹林芳草

晨风抚绿了芭蕉

蒋竹山“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自有时间的大感慨在其中;韩文公“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心足气满,写出悠闲之趣。再看看许老师,何异于霄壤之别?

寒梅落尽把冬了

衔春的燕想归巢

此前五句都是词语拼盘,第六句点到主旨,燕归巢当然值得一写,只是如此平平写来,实在毫无妙趣,俗不可耐。

袁枚先生的女弟子袁棠写道:“燕啄新泥觅旧家”,生活一点一点都是新的,精神家园却不会变,永远在那里,敝帚自珍,润物无声,这样细微的感受,更比前面的“老舟新客”如何?

沿途的景

牵挂的人

两情迢迢

柳叶桨溅桃花浪

汀州里鹤眺远方

词语的修饰再繁复,也不见得能写出格调,从工资卡上支钱再多,也难以扮出富贵。

李白写“岸夹桃花锦浪生”,正因为岸夹桃花,桃花都快把河填满了,灼灼迎人,所以生成了锦浪,心思雀跃。前后关联,因果相生,情真理顺,如临其境。

许老师就凑了个柳叶桨和桃花浪,要照这种写法,还可以锦筵啊、流莺啊、彩云啊、青城啊,无限加,亩产一千八。

饮一盏岁月留香

唱一曲往事飞扬

这种鬼不用说了吧,比汪国真老师都还差点。

山水间歌声回荡

回荡思念的滚烫

去年的家书两行

读来又热了眼眶

读信读得热泪盈眶,这种描写恐怕是俗到极点了,小学生才写自己热泪盈眶呢。老杜有诗云,“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可谓是长吁一口气的感觉,那么,战乱频仍,书信未到之时,观弟却究竟是人是鬼?不敢想又不能不想,情真辞切。高下立判。

 东坡也有诗云“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日晚庭空”,人已远,使人相思,盼来情字一片,稍生慰藉,书字却又嫌小,其实是嫌人远情微,反而更愁。短短七字间,三种感情,转折两回,此种书写岂是凑点漂亮的字就能比的?

云水边静沐暖阳

烟波里久违的故乡

光是晒晒太阳,写的人太多了。东坡写的是,“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泼眼明”三字写得辣,写得霸道,阳光如水一般泼过来,又有一个“明”字,仿佛霎那间世界一下干净了。

别来无恙

你在心上

儿时的窗

苍老的墙

是否偷换了方向

堂前的你和我相逢时

会沉默还是会诉尽衷肠

就到这儿吧,要是真的吐起槽来,三年五年也写不完。何况压倒性的优势,说多了也没意思。题主的比较挺吓人,主要是越级太多。至少也要拿陈涛、刁寒、冯晓泉这样的先比比再说,往上还有高人,林汝为、乔羽、李叔同,都写出来过很赞的古典风的作品,说着说着就到民国了,作品更不少,而且这个时候您还经常能听到单弦岔曲,《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等,一代名票溥叔明先生,很多岔曲改自有名的宋词——好了,虽然说溥先生改的宋词多是花间一派,离真正的好诗词还是有些距离,但到了这时候,总算是能对上一点边儿了。

总之,能把这些都一级一级捯饬清楚了,再拿许老师与东坡居士等人去比较,也不为迟。

为什么说许嵩老师的作品大多都是拼盘呢?完全可以验证:您只要选个主题,把相关的一些漂亮字词收集起来,再随便抽签、排列、组合、稍加修饰。包您至多三天写一首,一年准能出诗集,保准灵,卦卦灵。这也正是作诗机不能取代写诗的原因。

索性提供个小案例:谢榛先生曾经一口气写了三十四个灯,虽然没什么意思,但按照楼主的标准,随便抄一炒也能差不多拿得出手了,文字控的朋友们可以借鉴:

烟苇出渔灯,书声半夜灯。

山扉树里灯,风幢闪佛灯。

竹院静禅灯,蛾影隔笼灯。

星悬宝塔灯,心空一慧灯。

风雨异乡灯,倦客望村灯。

鬼火战场灯,除夜两年灯。

雪市减春灯,茅屋只书灯。

树隐酒楼灯,穴鼠暗窥灯。

殿列九华灯,星聚广陵灯。

棋罢暗篝灯,疏林见远灯。

蛩吟半壁灯,农谈共瓦灯。

屋漏夜移灯,明灭几风灯。

窗昏梦后灯,流萤不避灯。

寒闺织锦灯,形影共寒灯。

调鹰彻夜灯,海舶浪游灯。

夜泊聚船灯,霜风逼旅灯。

灵焰凤膏灯,春宫万户灯。

对,谢榛先生就是那个年代的作诗机。

没有人要黑许嵩,在当今华语歌词人当中,他算是写得不错的了,典型的通俗化商业化的作品。只是,单从作品上考量,用词太过老套、技巧单薄、略显做作等,也确实是他存在的问题。你也不必叫我写一两首歌词看看是否比他强,这个回答不是给他的粉丝看的,而是想分享给那些正在学诗的孩子和朋友们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每条路,都是回家的路
苏轼一首经典的词,后两句让人醍醐灌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转】苏轼:人生如逆旅 我辈亦当向死而生
如何鉴赏一首诗词的好
江湖夜雨十年灯:大宋时期的诗词能手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禅思妙趣皆入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