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天钓大鱼用哪种谷麦杂粮更好?守钓大鱼没口,是不是水底没有大鱼?

钓鱼时说到玉米,说到谷麦,一般的新手钓友总是用不好,总是抱怨使用玉米使用谷麦从来就没有钓到过鱼,而老钓友却将其视为珍宝,一到夏天,玉米谷麦就成为他们必备的钓鱼用饵。那么使用这些五谷杂粮钓鱼,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今天钓客有鱼乐就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五谷杂粮类的饵料到底哪种更好

    现在市面上有关五谷杂粮类的饵料五花八门,甜薯的、发酵的、曲香的,有单独的小麦饵料,有单独的玉米饵料,还有稻谷、小麦、玉米等五谷杂粮合为一体的饵料,还有专门为挂钩而泡制的玉米粒、麦粒,什么麝香的、香甜的、中药酒的饵料等等,种类繁多。当然,还有很多钓友自己制作的饵料。

    1、窝料。其实我们野钓打窝,使用谷麦杂粮类的窝料即可,因为这类窝料包含小麦、玉米等杂粮类,以发酵类的味型最为常见。其实窝料的味型并不重要,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差别。在实际的野钓环境下,也没有那么多的大鱼,作钓的时候,鲫鱼、鳊鱼这些小个体鱼还需兼顾。

    尤其是鲫鱼,比较喜欢吃细碎的窝料,吃饵也有明显的先小后大的特点,像玉米这样的大颗粒窝料也吃,但进食效率却很低。所以谷麦杂粮类最适合野钓打窝,不要只使用玉米单独来做窝,南北方都一样,除非我们想做重窝长期守钓。

    2、饵料。至于作钓时的挂钩用饵,建议用什么打窝就用什么挂钩作钓。我们可以挑出窝料里面比较耐看的玉米粒或者是麦粒挂钩,也就是窝饵同源、窝饵不分离。当然,这里所说的是垂钓个体稍大的鱼。大鱼吃饵,并不会因为鱼钩上挂的饵料与窝料不同,就会跑过去咬钩。特别是鲤鱼、草鱼、青鱼这些性格比较稳重的大个体鱼,窝饵如果分离,反而会增加它们的警惕性。

    如果我们垂钓的是鲫鱼等小个体鱼,那就需要窝饵分离,比如使用杂粮打窝、拉饵作钓。因为夏天使用杂粮打窝,作钓效果并不比使用酒米打窝差。其它诸如各种泡制的饵料,除非是针对特殊鱼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一定不会比窝饵同源的效果好。

    为什么使用谷麦窝料打窝,不能轻易补窝

    在野钓时,如果使用酒米或者是粉饵,或者是其他散碎的窝料打窝,一到两个小时就会被鱼吃完。那么使用谷麦杂粮打窝,窝料的消耗会不会变慢?什么时候应该补窝?

    1、窝点无大鱼,窝料消耗较慢。在没有大鱼进窝的情况下,使用谷麦杂粮类窝料打窝,就算是窝子凉了,窝料也不一定会被鱼吃完,有时候一羽毛球的窝料,整个上午都不会被鱼吃完,当然所剩下的窝料大多是玉米粒。假如使用酒米或者是其他一些散碎的窝料打窝,在夏季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就会被鱼吃得颗粒不剩。

    2、即使有大鱼进窝,窝料的消耗还是很慢。如果窝点进来了大鱼,哪怕就只有一条,那么窝料消耗的速度就要快很多。不过大鱼进窝,不管是一条还是几条,在其警惕性阶段,窝料的消耗速度还是很慢。只有当它们真正放下警惕进食的时候,水底的窝料才会迅速减少,一羽毛球的窝料,一个大鲤鱼不要十分钟就能吃完。

    也就是说,即使有大鱼进窝,由于大鱼的警惕性阶段相对较长,窝料的消耗速度也不会比酒米这些窝料快。更何况在现实野钓中,十次打窝能有三次有大鱼进窝的机会就算不错,其实大部分时候根本就没有大鱼进窝。

    3、使用谷麦窝料打窝,不要轻易补窝。使用谷麦杂粮窝料打窝,无论是否有大鱼进窝,窝料消耗的速度一般都会很慢,我们不要轻易去补窝,也无需太过纠结在窝点里面是否还有没有窝料。尤其是在守钓大鱼的时候,宁愿在刚开始打窝的时候稍微多打一点,也不要在垂钓过程中轻易去补窝。如果遇到水底有酱层,可以及时补点窝。当然,如果作钓水域的大鱼资源较好,补窝也就无所谓,想多补窝就多补窝,想少补窝就少补窝。

    守钓大鱼没口,是不是水底没有大鱼

    使用玉米粒、麦粒挂钩守钓大鱼,钓友们都知道不能着急,但是如果垂钓大半天都没有鱼口,是不是水底根本就没有大鱼?是不是意味着就可以放弃?

    1、大鱼没有进窝。上面说过,十次打窝能有三次大鱼进窝的机会就已经不错,所以大半天没有鱼口,很可能大鱼还没有进窝。但是即便有三次大鱼进窝的机会,我们最终能有一次将大鱼钓上来,那也是上好的战绩。

    2、大鱼没有咬钩。还有两次大鱼进窝的机会,为什么没有钓上来?这就是大鱼的警惕性使然。尤其是大鲤鱼,即使将窝点里面的窝料都吃光了,就只剩下鱼钩上的那两颗饵料,它们也不一定会吃。其实鱼的警惕性,在很多方面都不为人知。

    这种警惕性不是某一次的危险,就会让它们害怕得落荒而逃,但是频繁、不经意的危险,却会让它们最终离窝而去。这些危险包括鱼在窝点里面蹭到鱼线,咬钩时觉得钩饵别扭,或者是感觉到子线有牵绊就马上吐钩等等。这些行为会让大鱼的警惕性逐渐加强,最终它们会很神奇地判断出哪种饵料能吃,哪种饵料不能吃,所以才会出现窝点里面有大鱼却不咬钩的情况。

   使用谷麦杂粮打窝,能否规避小杂鱼

    使用谷麦杂粮挂钩作钓,几乎钓不到小杂鱼。那么使用谷麦杂粮打窝,有没有规避小杂鱼的作用?进窝的小杂鱼会不会减少?事实上使用谷麦杂粮打窝,进窝的小杂鱼的数量并不会减少。尤其是发酵类的杂粮窝料,对白条、小翘嘴、小青稍这类小鱼的诱惑力会更大,这一点,在实际作钓中我们也能感觉出来。

    若论招小杂鱼的能力,其实发酵类的杂粮窝料,比酒米招小杂鱼的能力还要明显,只不过小杂鱼吃杂粮窝料会吃得慢一些,会先将小颗粒的窝料吃完,像玉米这样的大颗粒一般会咬不动。所以使用谷麦杂粮打窝,并不会让进窝的小杂鱼数量减少,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规避小杂鱼的作用,尤其是发酵类的杂粮窝料。只有让麦粒、玉米粒这些谷麦杂粮挂到鱼钩上,才会有很好的规避小杂鱼闹钩的作用。

    总结

    我们在夏季使用五谷杂粮垂钓大鱼,窝料与饵料保持一致,作钓效果才比较好,即“窝饵同源”。在一般的自然水域作钓,大鱼不是很多,如果使用谷麦窝料打窝,一般不宜轻易补窝。另外,使用谷麦杂粮打窝,并没有规避小杂鱼的作用,只有使用谷麦挂钩,才有规避小杂鱼闹钩的效果。

    为什么有的水域使用杂粮打窝、杂粮作钓效果很好,大鲫鱼、小翘嘴随便钓;而在有的水域却不行,明明鲫鱼、鲤鱼有很多,但就是钓上来?这其实是饵料的适应性问题,任何饵料都有这种问题。

    不过在这方面却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人们常说的“肥水使素,瘦水用腥”。玉米被称为素饵之王,但是经过加工的杂粮类的饵料,个人觉得不能简单地归纳为素饵,尤其是发酵的杂粮类饵料,好多时候在瘦水里面反倒更好用。

    有大鱼进窝,并不代表就能钓到大鱼;半天没有大鱼咬钩,也不代表窝点里面就一定没有大鱼,更不代表整片水域就没有大鱼,说不定我们再多等十到二十分钟就会有惊喜,尽管失望的可能性会很大。但垂钓大鱼不怕钓不到,就怕错过,过早放弃或者过早改变钓法,都不是守钓大鱼的好心态。我是钓客有鱼乐,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及建议,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下期还接着聊。

我是钓客有鱼乐,分享钓鱼知识,分享垂钓经验,分享美女钓鱼视频,每天更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得不提醒你错过这些迹象,可能大鱼进窝了你都不知道
要想鱼上岸 得凭粮食换 大毛老师的话余音绕梁颇有感触 为啥…
钓大鱼哪个因素最重要?密度、钓位、窝料貌似都讲究?
手绘图展示:野钓大鱼与小鱼布窝的区别
夏季水库如何守钓大鱼
试了这么多饵料,还是玉米粒钓鲤鱼最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