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拖拉一幅画 竟是中国名画天花板

难以置信,一幅山水画,拖拖拉拉画了三年,还未完工。

按照一般的情况,创作一幅中国画,少则几小时、一天,多则几天、几个月,不至于画上几年的。难道是画家不情愿接受任务,消极怠工?或者水平不够,修修改改难以通过?抑或贪玩不勤,懒散磨蹭?

甚至拖拉到交作业时,画作的题目都没取,还是由后世藏家根据画家的题跋和画中图景“添加”“补称”的。

画了三四年,在仍未完成的情况下,公元1350年,画家在画上题字承认“阅三四载未得完备”,态度倒是挺诚实的,至于拖拉的原因,他解释说“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把做了一部分的作业留在家里,而自己逃到外面游玩去了。画家似乎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不过,整改的态度比较积极:“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打算继续利用早晚闲暇时间补笔添墨,完成画稿。看来画家不是不懂事,只是贪玩罢了。

这幅画,从1347年开始着笔。那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平淡无奇,算得上大事的,元顺帝脱脱父马札儿台被谗罢太师、讨伐吾者野人,人们普遍不关心,但是,因为有个叫黄公望的画家开始创作这幅”史上最拖拉一幅画”,而被人们永远记住“至正七年”。

也就从那时起,黄公望结庐隐居于杭州富阳庙山坞,用黄公望的话说,是“仆归富春山居”。当然,黄公望移居富阳的具体时间,研究者还无定论。不管怎样,富阳,是他的“心之归所,身之归宿”。来富阳时,师弟无用禅师伴随同行。一日,无用禅师求师兄以富春山水为景画一长卷,黄公望欣然应允。这一年,黄公望大约七十九岁。这么大年纪了,照理会意识到,夕阳西下,生命无多,拖拉不起了。但是他是个慢性子,磨磨蹭蹭,而且忍不住时常“云游在外”。是什么风景让他魂牵梦绕?只有富阳富春江两岸的江南山水了。

富春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他踏遍富春江沿岸,“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不紧不慢,渔舟唱晚,山林寂静,皆兴之所往,他把灵魂安放在山川草木间。

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历时数载,实在不是态度的拖拉,而是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一幅伟大的作品,只有身心合一,人与自然相融,才会激发灵感,了无痕迹地在纸上流淌出来。

富春山居图画了多久?这又是一个谜。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有人说三四年,有人说,七年,还有专家认为,这幅画最终还是没有完工。

拖拖拉拉地画,一出世,就引起了轰动。当时如果有艺术热搜榜的话,一定长期雄踞第一。如今,它的价值早已超越画卷本身。

这幅画,“牛”到什么程度?

牛到各个时期的收藏家将之视作第一珍宝,争相收藏。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送给无用师弟,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藏主。明成化年间,沈周收藏此图。他请人在图上题字,却被其子藏匿而失。后现于市,高价出售,先后经樊舜、谈志伊、董其昌、吴正志之手。清顺治年间,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珍爱之极“国变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断成两截后,剩山图流入民间,无用师卷流入清朝宫廷,被乾隆收藏并鉴定为伪作。宣统把画夹带出宫,流入民间,如今,剩山图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无用师卷则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牛到有人要带它同上天堂。收藏家吴洪裕痴爱富春山居图,爱到死还不够。临死之前,他要焚画殉葬“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迹》,自己亲视其焚尽。翌日即焚《富春山居图》,当祭酒以付火,到得火盛,洪裕便还卧内。他要亲眼看着富春山居图点着火,才肯瞑目。这幅画在吴府里已经传承了三代人,被吴家老少视为传家宝。幸亏侄子吴静庵“疾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牛到评价至高无上。后世将富春山居图视为“神作”,将之纳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甚至有人称它为“天下第一名画”,估值超过10000亿元。

最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用了这多年时间与河流真正对话,在对话中,富春江读懂了黄公望,黄公望也读懂了富春江。借助富春江,艺术地表达出了内心思想,终成不朽典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韵遗风 || 元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趣看《富春山居图》
晨钟暮鼓富春山 山水诗画浙江游(组图)(5)
常熟记忆之一百:谁解其中意?黄大痴,不痴可不行
艺术大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