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堤(下)

【三】

就是照片上的这条南北走向的大堤。

20年前,它还是一条非常窄的土路,记忆中比现在要高许多。

大堤,是我故乡的叫法。桃城人称之为“大埝”,比较而言,我觉得还是大堤更为精准,因为——话是故乡亲。虽然在衡水市区生活了26年之久,从不因方言的不同而忘记了家乡话的腔调,也从不因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忘记了家乡的一草一木。

做人,不能忘本。

上了大堤,我和虎总两个人踩着及膝的泥水,由北向南朝决口处走去。

大堤两侧,除了新筑起的一个个用来挡水的小土埝外,目之所及,就是因累而乏、随地而卧、酣然入梦的年轻战士们了!橄榄绿是那么的真切醒目,看得出来,这群可爱的人经过一夜的奋战,他们真的累了!


       继续南行。

不远处,一簇人群赫然在目。

搬运木桩的、肩扛沙袋的、挥锤钉桩的……忙忙碌碌,紧张有序。

再走近,大堤被洪水撕开了一道一百多米长的大口子,浑浊的洪水嘶鸣着从豁口处奔涌而下,煞是惊人。


翻拍老照片——洪水奔涌而下

这条多年来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南大堤,此刻却因为一个小小的鼠洞而溃。在大自然面前,每一个小失误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翻拍老照片——滹沱河南大堤吕汉段

老家距离决口处只有三里地,虽近在咫尺,却因洪水的阻隔遥不可及。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

多思徒劳。

虎总招呼我回返。

往返路上,没有一个人询问我俩,也没有一个人制止我俩。直到现在,我俩谈论起此事还是有些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不过,虎总那双刚买的新鞋却因为泥水的浸泡而彻底报废了!

200多块钱买的,在当时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惜了!

回到衡水后,通过电话得知,故乡的村庄被洪水围住,进出不得。但父母乡亲都安然无恙,我心里的那块儿石头才总算落了地。

如今,当年的决口处被当地政府安装上了一个小型水闸,每次路过,都要感慨一番。或下车看看,遥想当年;或车上念叨,说与妻儿;或闷声不语,心内翻滚。

现场实拍——修好的小型水闸

经历过才能拥有;

回味时方会成熟。

生活,教会了成长!

【四】

 近水楼台先得月。

因为有单位前方记者每日发回的新闻报道,我每天都是第一时间看报读报,了解关于洪水的最新消息。

军民齐心,其利断金。


不多日,决口被封堵住,洪水水势也由猛变弱,顺着河套内的滹沱河向下游流去。

一场罕见的洪水灾害远去了!

但是,记忆却不曾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远离。与此相反,留在脑海里的记忆片段却历历在目。

有领导被追责,有人员被处理,有群众被淹死,有……但,更多的是火线入党、轻伤不下火线、战士勇于牺牲、忘我工作等好消息的不断传播。

20载,弹指一挥间。

斗转星移,山河巨变。

大堤,已由最初的泥土路变为砖路,去年又变为平坦笔直的油面路。

大堤两侧,幼小的树苗在初春的风中自由尽情舞蹈,积蓄能量,喷薄欲出。

河套内,树木林立,满目葱茏。当年的浑浊洪水已经被白色的海洋所取代,众多的蔬菜大棚在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已成为远近皆知的富民产业。


现场实拍——河套内众多的蔬菜大棚

唯有这座纪念亭,还矗立在风中诉说着当年抗洪的一幕幕情景。也有许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驻车于此,拍照留念。



现场实拍——抗洪纪念亭和纪念碑

精神传承,为了铭记不屈岁月!

回望历史,为了果敢铿锵前行!(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乡春景·黄河流凌
此心安处唯吾乡
【短篇小说】山东烟台 / 吴艳芬 《​​​敬 畏》
【康平老故事】 在辽河源左岸 作者:王甸葆
降央卓玛放歌洪泽湖,倾情演绎一首《洪泽恋曲》
故乡的河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