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若苦便会越来越苦
佛说“众生皆苦”,是告诉世间每个人都面临着痛苦和烦恼。可这些痛苦和烦恼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有人们内心的幻觉和执着造成。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些苦都是由于人们的七情六欲和因果业力所感召的。
凡人一旦觉得苦是真实存在,便自证了苦。越是放不下,也就越来越痛苦。
为何如此?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实现预言”。它指的是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行动,从而验证了自己的预言。当一个人预期自己会遭受困难或痛苦时,他可能会陷入消极的思维模式,产生无助感和绝望感,进而采取消极的行动。这种消极的行动又会导致更多的困难和痛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种自我实现预言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结果,还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和情绪。多数人此刻都选择了消极、抱怨、悲观等情绪,认为自己注定就是失败、痛苦而不能自拔,也就错失了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机会。
苦到底从哪里来?它看不见摸不着,不是客观存在。如佛家所言,苦是幻象是执着。
所谓幻象,是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一种误解或歪曲的认知。这种认知往往基于过去的经验、个人的情感和欲望,而不是真实的世界。幻象使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其本来面目,而是经过我们内心加工的版本。这种加工可能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存在的美好,也可能让我们放大了现实的残酷。
所谓执着,则是我们对幻象的坚持和固守。当我们对某个幻象深信不疑时,就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它,即使这个幻象是虚幻的、不可能实现的。当我们无法实现这个幻象时,就会产生痛苦和烦恼。
如何解脱?
1、接受现实:承认和接纳现实的不完美,才能更为切合实际的分析、解决问题。
2、审视内心:了解自己的欲望、恐惧和执着。通过自我反思,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痛苦来源。积极地认识到痛苦来源于自我,是一种成长和锻炼的机会。通过正确面对和克服痛苦,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和韧性。
3、放下执着:放下执着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而是要学会在追求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我们需要认识到,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4、培养慈悲心:佛教强调慈悲心的重要性。当我们对他人充满慈悲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柔软和包容,也就更容易放下执着和痛苦。
5、寻求智慧:智慧是克服痛苦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6、积极行动:面对痛苦,我们不能只是坐以待毙。我们需要积极采取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努力和坚持,我们可以逐渐克服痛苦,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烦恼即菩提”,哪里是痛苦,分明是离苦得乐的方便法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日禅》(2011年12月篇)
玄灯师傅的语录
【推荐】与证悟者相遇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辑要
读学诚法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摘抄
揭去无明之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