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丨 3个用了就离不开的效率类App安利!

这是荔枝第 90 篇

原创文章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荔枝

以前很喜欢用手帐本记录工作和生活

现在越发感受到电子软件的便利和强大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3个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效率类App!

排名不分先后,真不知道要是没有了它们我该怎么办!

接下来有请3位重磅嘉宾出场👏

  • 滴答清单

  • 印象笔记

  • 幕布


1

滴答清单

首先出场的是工作中的App top1——滴答清单!

它到底有多好用呢?好用到我每次看到同事密密麻麻的todolist,都忍不住抓着对方开启自来水模式大肆安利!

滴答清单是一个专门用于记录和规划待办的软件,关于待办清单你能想到的一切需求几乎都能满足。

今天分享一下我最常用的使用场景和具体的使用方法👇

我的滴答清单目前主要有3个文件夹:

  • 工作todo:记录和规划工作事项

  • Life routine:记录日/周/月常规待办事项

  • 最后是收集箱:除了工作外的日常生活待办,例如洗衣服,拿快递


重点介绍一下「工作todo」这个清单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有记录、分类和规划3个步骤。

📝 首先,是记录和分类。

每当接到一个新任务时,我就会在「工作todo」清单里先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任务的完成时间进行分类,以周为最大时间单位。

我把它分成了4个组:

👉 操作:点击右上角…-管理分组-添加分组(手机端)

👉 分组:

  • 今日todo:今天必须完成的工作

  • 本周待办:本周内需要完成的工作

  • 未来待办:非本周内需完成的工作

  • 日常提醒:微任务清单,例如报销发票、整理桌面等

📝 其次,是规划。

👉 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前,我会先浏览「本周待办」,将今天要完成的任务移动到「今日todo」中;

👉 在新的一周开始时,浏览「未来待办」的任务,相应地移动到「本周待办」和「今日todo」中。

最后,一项一项地完成今日todo的任务并打勾✅就可以啦!

这样分类的好处是,可以使我们的精力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中,不会被长长的待办清单扰乱军心。另外,也不用担心遗漏掉短期内暂时不用完成的任务。

接下来,再介绍一下任务具体该怎么记录

任务的记录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在清单列表中展示出来的「标题」,第2个部分是在任务详情中的「描述和子任务」

📝 首先,标题我一般会用【任务类型】+事件+时间 的方式来命名,例如:

  • 【会议】open talk 3.12 2:30~3:30

  • 【公众号】心理学书单 3月15号征集

  • 【管理课迭代】L2 管理进阶 3.17 周三完成

当工作内容比较多的时候,这样记录可以根据标题来区分任务的类型:属于哪个项目?还是其他的会议?其次,还可以根据时间点来安排完成工作的优先级。

📝 其次,是任务的详情页。跟任务相关的一些信息,例如协作人、文档链接、注意事项等,都可以记录在描述里,避免遗忘。

另外,当任务涉及多个步骤时,还需要将其拆分为子任务

例如一篇公众号文章的发布,前期需要经过收集、整理,修改和排版等步骤。同样,再给每一个子任务加上截止日期。

这样一来,一个大任务就拆分成了若干个小任务,只要安排好每一个节点的完成时间,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啦。

虽然这个过程看起来比较繁琐,但其实只要在记录的时候,随手把这些信息都写清楚,可以在之后开展工作时省去更多麻烦,也花不到1分钟的时间。

📅 滴答清单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例如设置时间提醒,标注优先级,以及日历视图等,都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进一步规划和安排工作日程。

📖 如果你对如何使用清单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本书《高效清单工作法》

当然了,软件的便利性只是锦上添花,如果反而花了太多时间在记录和规划上,就本末倒置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可以啦~ 

2

印象笔记

第二位出场的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印象笔记🐘。

之前写过印象笔记的使用攻略和视频,新来的朋友们可以戳👇

攻略 | 如何使用印象笔记建立个人电子笔记系统?

印象笔记教程视频 | 从入门到精通

不过距离上一次分享印象笔记教程也过了一年,目前我的笔记体系又发生了一些调整,也是在逐渐摸索更适合自己的方式。

更新一下现阶段我的印象笔记分类体系吧~

📍我的目录主要分为2个区域:

「笔记本」和「空间」

👉「笔记本」主要是记录当前进行中的一些项目,而「空间」则是已结束项目的归档。

我会阶段性地看看笔记本的哪些内容可以归档到空间里去,才不会使笔记本列表越来越杂冗。

比如,年前已结束的工作项目,去年已发布的文章,学完的课程等,都会从「笔记本」移动到「空间」里。

🌟 目前我的笔记本组分为5类:

  • Inbox丨收集箱

  • Work丨工作

  • 输出丨写字

  • 输入丨阅读

  • Life丨个人生活

🌟 空间分为4类:

  • 输入(听课笔记)

  • 输出(课程和文章)

  • 生活记录

  • 工作相关文档

以上这些分类通常不会有大的改动,主要的调整在于笔记本组下,具体笔记本的分类。

📖 这次我是根据《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中提到的FSR分类逻辑进行梳理的——

💡Flow工作流—Stock经验库—Reference知识库

Flow工作流是指当前进行中的工作任务,而工作中沉淀下来的经验,则可以整理放入Stock经验库中。Reference知识库则是平时收集的一些工作相关的资料。

也就是说,工作流是进行中的项目/任务,经验库是已结束工作的经验沉淀,知识库是未来可能有用的资料。

👉 举个例子

我将「Work丨工作」下的笔记本分成了4个:

  1. 2个正在进行中的工作项目「Flow xx」

  2. 项目中总结的SOP、模板和复盘等内容则放在「经验库」

  3. 学习笔记/培训资料/书单等就放在「知识库」笔记本里

👉 「输出丨写字」的笔记本同样也可以用 FSR的逻辑进行分类:

  1. 正在写的文章放在「Flow写稿区」

  2. 已发布的放在「经验库/归档区」

  3. 写作模型方法等放在「知识库」

而一些零碎的灵感和选题等,则可以再建一个「Inbox收集箱」笔记本。

📝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在FSR的分类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求再进行调整。比如,增加一个收集箱,或是删掉其中一个分类。

你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梳理一下自己的云笔记系统~

3

幕布

虽然之前吃了很多安利,但因为习惯了用xmind就一直没有尝试。直到前不久开始用幕布后,现在我已经把xmind忘得一干二净…

👉 幕布上手起来非常简单,一个回车键+tab键就可以满足日常的记录需求。

👉 如果你更习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也可以一键将文字切换成思维导图模式,绝了!

我的幕布除了工作文档外,主要用来记录日常生活。例如年月计划、选题库、书影剧list,还有享乐清单、购物清单等等…一切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可以从大脑里清空出来,随手记在这里。

总结一下

🌟 最后再总结一下我使用这3个软件之间的联系:

  • 滴答清单主要用来记录待办事项,将工作和生活中的todolist随手记录下来,再一项一项去完成;

  • 印象笔记主要是经验的整理和留存,适用于搭建个人的知识体系;

  • 幕布主要用来规划和记录生活,适用于比较轻量级的内容记录。

就拿写今天这篇文章举个例子好了——

当我发现自己经常抓着同事安利这几个软件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可以成为一个选题,并有了一些初步的内容想法。

于是,我先在「幕布」的选题库里,把这个选题和相应的一些碎片想法记录下来,并随时补充完善文章的大纲框架。

然后,在「滴答清单」上,把更新这篇文章的任务和时间列下来(虽说如此,还是拖了一周才更🌝)

最后,在「印象笔记」的写字笔记本里,根据「幕布」上记录的文章大纲,再进一步填充内容和图片,就完成了你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啦~

对了,这三个软件都是涵盖手机端、电脑端和网页版的,多端协作和同步都很方便!

呼,写完这篇我终于不用再揪着同事一个一个安利了👀也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用好滴印幕,走遍天下都不怕😎

你的私藏App/软件都有哪些?

欢迎留言互相安利!

学习干货丨生活方式

有颗

荔枝

想陪你一起成长

而不是永远18

喜欢本期内容就给我点赞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清单是自由的开始
不平凡的一月,分享两个让我这个假期收益的习惯 | 总结
干货|高效管理工作和学习,手机里必不可少的APP
用好这些 APP,明年想涨工资还不是简简单单?
知乎、简书上高赞的9个时间管理神器,拖延症患者的福音
你是忙,还是没搞清楚状况?-Swipes#iOS#Android#Web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