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颠覆你的认知,修建大观园全为一个葬花冢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贾宝玉和诸女儿生活的地方,是他们的青春乐园。

大观园以元春省亲为由按照皇家行苑的标准建造,第十八回元春奉旨省亲。

可是蒙府本在这一回却有这样一条批语:

至此方完大观园工程公案,观者则为大观园费尽精神,余则为若干笔墨却只因一个葬花冢

元春封妃,风风光光地回家团聚,正是贾府上下兴高采烈的时候,这条批语令人感觉非常不合时宜,有一种说不出的颓丧和不祥之感。

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其中隐藏着的大量死亡景象时常令人触目惊心。

鲁迅先生评论《红楼梦》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又说“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

这许多的死亡,原著在行文中时时披露,具体如以下这些地方:

第一回

开篇葫芦庙和甄士隐家遭遇火灾,被烧成一片瓦砾场,只有甄士隐夫妇以及几个家人逃出来。贾母说自己家是“中等人家”,贾府上下有一千多人;甄家是当地的望族,府上人口也不在少数。再加上葫芦庙里的和尚,这场火灾必定有许多人丧身火海。

跛足道人在《好了歌》中唱道“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甄士隐的《好了歌注》进一步描述“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第二回

林黛玉之母贾敏死亡,为林黛玉抛父进京城奠定了家庭背景。

第五回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簿籍,预言了书中“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结局。

这些女子命运谶语中,处处是死亡气息:晴雯“寿夭多因毁谤生,”香菱“致使香魂返故乡”;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湘云“湘江水逝楚云飞”;迎春“一载赴黄粱”等。

《虚花悟》中更是写道,“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飞鸟各投林》中写道,“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八回

在金玉相对的时候写出了“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的惊人语句。

第十二回

贾瑞重病跛足道人送来一枚《风月宝鉴》,告诉贾瑞要想病好只需照看镜子的反面。

贾瑞一照,竟然是一具骷髅立在里面。

这里庚辰本有双行夹批:

[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风月宝鉴的正面却是贾瑞朝思暮想的王熙凤,于是贾瑞正照风月宝鉴而死。

第十三回以后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亡,第十四回林如海死亡,第十五回张金哥和守备之子双双殉情;第十六回秦业秦钟父子前后死亡;第三十二回金钏死亡;第四十六回提到死了的可人;第五十八回写出菂官死亡;第六十三回贾敬误食丹药而死;第六十六回尤三姐用鸳鸯剑自刎;第六十九回尤二姐吞金自杀;第七十七回晴雯含冤而死;第七十八回以林四娘和恒王的故事嵌入了战争场面,二人都死于战乱;第八十回为香菱之死埋下伏笔。

书中具体写到的死亡,大多都是个体死亡。

但是有些描写却是集体死亡的意象,比如“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这些语句,描绘的是一幅集体死亡景象。

另外,《红楼梦》中设置了“猜花名”的环节,把女子用花来比喻,而黛玉是绛珠草转世,更是自称“草木之人”,其实,“荣”字拆字就是“草木之家”,荣国府中的所有人都可以用草木来比喻。

书中用花木来影射人的命运,花木的凋零就比喻人的死亡。在尤三姐自刎时,书中描写“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边去了。”作者把尤三姐的死亡比喻为桃花的凋落,把鲜血比喻为落红。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这天,悲吟“葬花词”。

芒种节的意义是区分春天和夏天,在这一天“众花皆谢,花神退位”。花的凋谢象征着死亡,退位象征着失败。

这一回庚辰本有回前批:

[《葬花吟》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故用在践花日诸艳毕集之期。]

批书人说《葬花吟》是为这些女子的归宿作引子,这就预示了大观园内大量的死亡结局。

宝玉黛玉互为知己,宝玉听了“葬花吟”的反应是:

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贾宝玉这一段心理活动,是对葬花吟的具体解释。林黛玉为春归而悲、为落花而泣,背后有着深刻的心理因素和事件背景。贾宝玉这段看似无厘头的联想,却正是实际的根源。

宝黛二人的大悲伤,是大观园的覆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观园中这些人,死的死、王的王、离的离、散的散。最后剩下的,只是断壁残垣、陋室空堂。

黛玉收集落花埋葬,埋葬落红影射的是埋葬亡魂。“葬花塚”暗喻一个万人墓,这是《红楼梦》中隐藏的巨大的集体死亡意象。

“千红一哭”,谐音“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谐音“万艳同碑”。这两个词语恰恰是对“葬花塚”的具体描绘。

这样大量的集体死亡,除了集体感染这类传染病之外,就是战争。前者可以说是天灾,无需隐讳,所以,《红楼梦》中隐藏着作者不敢提起的战乱。详情请参阅拙作《触目惊心!“曹雪芹”已经写出了贾府的那场火灾》。

大观园以元春省亲的名义建造,是把它建立在皇家宫苑的高度之上,大观园就是一个浓缩的朝廷。大观园的倾覆,比喻一个朝廷的灭亡;大观园的易主,象征着皇权更迭。

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之际,是末世的来临,是十足的乱世。这意味着战争、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红楼梦》这部《风月宝鉴》的背面的骷髅。

正是:

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

万艳同碑忘姓氏,千红一窟葬花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光照华发
贾瑞与风月宝鉴
《红楼梦》:贾瑞的风月宝鉴,为什么不能只有骷髅的一面?
红楼梦:与王熙凤一番云雨后,他觉得四周一片黑暗
红楼梦第12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看点评析(上)
【原创第713篇】人生就是六个字:舍不得和不得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