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华录中孙三娘的教育观错误,真该穿越到红楼梦中让曹雪芹给她上一课

《梦华录》中的孙三娘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穿上凤冠霞帔,她是杀猪匠的女儿,也学了一身杀猪的本领。她靠杀猪为未婚夫挣下聘礼,二人才得以双宿双飞。婚后丈夫做生意发了家,日子富裕起来。夫妻生育了一个儿子,取名傅子方。自从有了儿子,孙三娘的人生便多了一个梦想:让儿子读书参加科考,为她挣一套凤冠霞帔。

这个思想一直贯穿在孙三娘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她始终要求儿子好好读书,为她实现这个梦想。

儿子傅子方完全get不到母亲的这个点,他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母亲挣一套凤冠霞帔?小孩子哪里知道母亲朝思暮想的凤冠霞帔是什么东西。他体会到的是母亲爱凤冠霞帔比爱他还多得多,为了凤冠霞帔逼他读书,他不读书妈妈非打即骂。傅子方懵懂的童年里,完全不理解读书的意义。在孙三娘的灌输下,他头脑中读书直接和母亲的凤冠霞帔划等号。

一个小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母亲挣下凤冠霞帔。孙三娘的教育观完全错误,她爱慕虚荣,用自己的梦想绑架儿子的未来。她却认为这个理由冠冕堂皇、光明正大。

第一次孙三娘逮到傅子方逃学对他破口大骂;第二次又抓到儿子逃学,并且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孙三娘完全拿出了杀猪女的性子来,拿着棒子追打傅子方。当丈夫傅新贵阻拦的时候,孙三娘连同丈夫一起打上了。

孙三娘见到儿子的说的话就是“傅子方,你又逃学!”“天天给我逃学!”她没有耐心了解儿子逃学的理由,不管他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功课难学不会。她能想到的是儿子不读书,她就得不到凤冠霞帔。傅子方对母亲的反抗是嘲笑她“你把我打坏了,谁给你挣凤冠霞帔去?”

傅子方理解到的读书的意义,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这就是孙三娘教育观的扭曲,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失败。傅子方完全没有学习动力,也体会不到母爱,所以最终认别人做娘,把自己的母亲抛弃了。

孙三娘在教育儿子的观念上存在的误区和盲点,最终导致悲剧的产生。由于母亲的教育观不对,孩子就很难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这样家庭教育的互动就进入恶性循环,一个是逼着学,一个是不肯学。

孙三娘本身对读书意义的认识就有失偏颇,在她眼中,男人读书就是为了功名利禄。傅子方如果读书上进,将来榜上有名,头上有了乌纱帽,给自己拿到梦寐以求的凤冠霞帔。她便可以借助儿子的努力摇身一变,从杀猪女、商人妻摇身一变成为贵妇人。她从来不教育儿子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和正确的方式,她所追求的无非是科考背后附加的个人名利。

假如傅子方接受了孙三娘的教育理念,考取了功名,恐怕他也并不知如何做官、如何为国家效力。他能想到的,如他母亲一样是官帽朝服、功名利禄。这样的官员只能是《红楼梦》中所说的国贼禄蠹,他们在错误的读书观的影响下,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做官对于他们来讲,只是满足个人私欲的最实惠的途径。

封建社会的科考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十年寒窗苦,只为一日鲤鱼跃龙门。有些人参加科考,只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命运。就像孙三娘教育儿子读书考取功名,只为了她的凤冠霞帔。对于孙三娘这种争荣夸耀的读书观和价值观,《红楼梦》中有着深刻的批判。

贾宝玉所处的社会,周围充满了为满足个人私利而谋求功名的人。为此贾宝玉高举反对国贼禄蠹的旗帜,特立独行。《红楼梦》表面上写贾宝玉不读书、是无事忙,暗中却处处展现他的才学。贾宝玉杂学旁收、知识广博。他遵从孔子行孝悌之道、泛爱众而亲仁;他深得庄子的精髓,能续作庄子阐发世情;他得楚辞离骚之要,一篇《芙蓉女儿诔》成为绝世传响;他懂医理养生,能亲自配方制药等等。贾宝玉博采众长、他的知识几乎无所不包,正为此他的原型人物才创作出了这部百科全书《红楼梦》。

贾宝玉说推崇四书,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又说,“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他因为薛宝钗等人劝他走仕途经济,贾宝玉把四书之外的书都烧了。他读书完全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他读《四书》能背诵《大学》《中庸》《论语》的全文和注解。

《四书》是科考性书目,历来衍生了许多释义性文章和书籍,许多是针对科考而产生的,类似于现在的种种考试参考书。贾宝玉反对只为求功名而读那些应付科考的书,他认为读书要求真知实用,要去领悟践行书中真正的宗旨。

当时的社会氛围,读书是为了功名仕途、为了拿朝廷俸禄获得经济收入。这种行为是贾宝玉所不齿而深恶痛绝的,所以“凡读书上进的人”,他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禄蠹”一词,准确生动地比喻出这些人的作官理念,只为名利,根本就是国家的蠹虫,比如贾雨村之流。

薛宝钗的话辅证了这一点,她说:“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什么叫“读书不明理”?就是不分是非善恶,只为求仕途经济、功名利禄。这样的读书人不为国家着想,就是“读书不明理”。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这是《红楼梦》中倡导的正确的读书思想。

“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一句真骂尽当时社会所有读书人,可见当时世风低下,各处钻营苟苟。正是司马迁所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薛宝钗说,男人读书金榜题名之后,不能治国理政,相当于把书遭塌了;而书也误了他。这样的辨证思想相当严谨:古典经史其中自有精华无限,读书不为了参悟其中正意,而只把它作为进入仕途的手段,则是一种羞耻,是沽名钓誉之流。这种人所读的书,没能引他进入正途,却入了“国贼禄蠹”一流,这是书误了他。

贾宝玉所说的国贼禄蠹,就是尸位素餐的那些官员。他们做官为的是拿俸禄、享尊容,只贪图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实心为国效力,这样的官员就是国贼禄蠹。

《梦华录》中孙三娘把儿子读书的目标设置为金榜题名、为她争得凤冠霞帔,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教育观。这种教育理念塑造出来的读书人,极有可能就是一个国贼禄蠹。傅子方没有奉行母亲的话,用薛宝钗的理论来说傅子方不读书非但不是坏事,倒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有机会去作国贼禄蠹。

孙三娘教育儿子读书的理念是错误的,这种理念注定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孙三娘丢了儿子又赔了丈夫,归根结底,是她的虚荣心太强、名利心太重。她真该来一次穿越,让曹雪芹给她上一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华录》靠自己挣得凤冠霞帔的孙三娘:你若如她,也会幸福
《梦华录》:孙三娘如愿以偿披上凤冠霞帔,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梦华录》:润物无声,成就团队亦成就自我
《梦华录》教会我们的4个人生大道理,建议收藏,以后慢慢看
《梦华录》为什么是爽剧?
《梦华录》三娘实现梦想让人意外:抓住幸福是机遇创造幸福是实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