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会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好的做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代数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之所以是重点,因为通过它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所以是难点,因为解决它虽有类型可分,但因题设术,变化多端。如何攻克这个难点,如何加强学生在解应用题中的思维突破,确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学生列方程的有序思维过程出发,强化方程发生的过程,对“语言”、“式”、“等量”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渗透,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入门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一、强化审题过程中的有序性,牢牢把握每道例题、习题按审题的有序性要求进行分析思考。

现在许多学生初解应用题时未能从题目的语言所提供的信息中科学地进行思考,不重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甚至不审题,粗审题,无意识审题,未能形成“遇题必审”的好习惯,不清楚审好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这样正确的思维无从展开突破,结果因是审题不全面、不透彻,未能为解应用题列方程起到“铺垫”的作用。因此,加强审题的有序性训练非常重要。

二、强化语言数学化的训练,使学生正确把握“关键词”、“不变量”、“等值量”为建立等量关系铺好垫。

我们知道,审好题、铺成垫需要的是发散性的思维,审题后需要的是从发散的数量关系中进行汇聚成等量关系。而相当部分学生却往往不能捕捉题目中的一切可组成等量关系的因素,不能挖掘出题目中的“不变量”作为列代数式、方程的原始材料汇聚成要“语”等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在解应用题中汇聚能力的训练,以养成正确敏锐的思维技能。

1、正确捕捉“关键词”、“不变量”、“变量值”这上作为汇成等量关系的桥梁。例如像相遇问题中有距离和是“不变量”,锻压冷热前后体积是“不变量”;正比例函数关系的比值是“不变量;反比例函数关系的积是”不变量“等等。

2、要强化学生语言数学化训练,这一点在新课开始时均可安排实际问题的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互译的训练,例如:4x-5=2.5x可译为“2.5x4x5”,“4x2.5x5”,“4x减去5的差是2.5x,“4x减去2.5x的差是5”,“比4x5的数是2.5x”,“4x减去5剩下是2.5x”,“2.5x增加5就是4x”等。

3、强化“数、式互表”训练,新课开始时,可安排由例题、习题有关的列代数式的练习;反过来,要让学生说出已列出的代数式的值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抽象思维、逆向思维也渗透在其中,以致学生不但能习惯“以字母表示数”,而且也逐步具有以“代数式表示数”的抽象能力。

三、通过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列式训练,突破单一思维定势。

在具体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即使学生已能把各类相关量汇聚成相等的关系,学生还不一定能正确地列出方程来。为了减少学生领会题意列出方程的困难,突破思维的定势,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用译式法、列表法、线性方法、图解法等多种分析方法,来强化学生由“等量”递进为“方程”的有序思维训练以及多角度、多类型特征的列式技能训练。当然从审题到列出方程,对于理解力较弱或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这一步的距离还是比较长的。但可以说找出等量关系是从应用题审题到表列出方程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用这样一个桥梁来过渡,把等量关系“翻译”成方程,学生就会感到省力。

总之,列方程解应用题实质上是在初中课程中把实验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一个最简单模型,但它最需要的分析思维,这种分析思维能力也是解决一般数学问题所需要的,它对学生来说需要有一个培养及训练的过程。因此,为了更好使初中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进行有效的思维突破,我们一定要从训练学生会用“分析法”来布列方程,并多角度地去强化方程所发生的过程,克服和突破小学算术解法中这一单一思维定势所造成的负迁移,真正引导学生步入用代数方程解决各类应用题之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课题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4节《一元一次不等式(2)》参考教案
数学教学到底教什么
浅谈初中生代数学习
列方程解应用题找等量关系4-用不同方法找不变量找相等关系
数学7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如何找到不变量,是列方程的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