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旧京~杆儿上的
杆儿上的,其实就是乞丐,老北京叫'花子’或者'打闲的’,为什么又说他们叫'杆儿上的’,这就有两个说法了。一种说法,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未发迹之时,曾经有两个乞丐以饭相救,朱登基以后,就赐给二人尺长的木棒各一个,棒外缠布,下垂有穗,赐名为'杆儿’并指定黄穗为长,蓝穗次之,持此棒讨钱,可以走遍天下,无人阻拦。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满清入关,在旗的才可以住内城。但是,在旗的军人居多,闲来无事,怕他们惹事生非。就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可以像商户收取费用,以保他们的平安。交了钱的商户,就不用担心,乞丐的恶讨和小贼的偷盗。这个民间组织,有皇帝颁发的一根木杖,用黄绫裹起来,如不听从这个组织的号令,打死勿论。所以,一般的乞丐或者小偷小摸者很惧怕这个木杖,都愿意和这个民间组织搞好关系,一说起来,就说自己是杆儿上的。两个说法,听哪个,我也不知道,所以就把两个说法全部呈现出来,您爱听哪个听哪个。
杆儿上的属于江湖中下九流中的穷家门,它根据要钱的时候所用的响具不同,分为七个门户,分别是板上加钹者,两块哈拉巴(牛肩胛骨)并在上面安铃铛者;一块哈拉巴加一块锯齿板者;三个黄沙碗者,两大板五小板者,两根小棍加一碟子者;两块瓦碴者。穷家门里管一块大板加钹的响具,叫撒拉机,,两块哈拉巴叫合扇,两块大板加五块小板叫节子板。
不管什么原因,穷家门的就比较怕杆儿。京城的买卖铺户,如果给杆儿上(说的是那个民间组织)交了钱,就会仿制很多杆儿,挂在店铺门口,众乞丐就会见杆儿不讨。
穷家门的乞讨,其实就是卖艺。一般是用响具敲打花点边打边唱。唱的是有板有眼,合辙押韵,逗人发笑。唱的都是恭维店铺的词,如果唱完了店铺不给钱,歌词就变了,由恭维变讽刺了,再不给钱,可能就要口出不逊了,难听的话就要出来了。有的店铺的掌柜的或者伙计,还愿意听他们唱,一般为了让他们多唱几段,一般唱完也给钱,就是给的少,乞讨者不满意,只能接着往下唱,如此几次,才让乞讨者走。当然,穷家门的人其说唱技艺也是先拜师,然后经过勤学苦练得来的。也得学习辙韵,然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随机应变,发挥自如,并且辙韵相合。
当然,穷家门的经过长期乞讨,也会有一些积蓄,自己也会做个小买卖。但是,他们做买卖,穿的衣服特别,冬天穿白茬皮袄,戴皮毡帽(???这到底是皮的还是毡的?)夏天穿绸子衣服,用布包头,知情者一看便知门户:用黄布包头的属于黄杆子一派,用蓝布包头的属蓝杆子一派。
前面我们说茶馆的时候,也说了'攒儿’,花子们也有攒儿,有什么事也在攒儿上解决。他们也有祖师爷__范丹老祖,也有规矩:一,凡是本门中人,必须尊重杆儿,必须做到见杆儿不讨,不做非法的事;二,不准借端生事,仗势欺人。做生意时,只准对方起火,不准自己着急;三,爱护前辈遗产,有饭同吃,有钱同花。而且穷家门也有自己的唇点,不过会的人不多。
不管怎么说,民国以后,杆儿的势力越来越弱,据说最后一个杆头姓李,在民国时期就把穷家门结束了。所有的店铺也把店铺门口的杆儿撤掉了。解放之后,穷家门彻底是完了,那些唱的好的,也就成了演员或者艺术家了,一般的花子,也进了工厂,和乞讨是不沾边了。
这就是北京的乞讨者的状况,我只能给您表述个大概,因为我终究不是穷家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的乞丐中,有一类“贵族”,连打狗棍都和其他乞丐不一样
历史上的丐帮真的有净衣帮污衣帮之分吗?
旧京丐帮--卤煮
吉林纪事:老照片中的高级“艺丐”
老人言: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开店铺,手指上的螺真的可信吗
腾讯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