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顶嘴时,到底在捍卫什么?家长要怎么办?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27/100 天。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顶嘴是许多家庭的家常便饭。
 
有调查数据显示,孩子顶嘴并不是个别现象,约占70%的孩子会顶嘴,而75%的家长认为顶嘴是孩子慢慢长大以后最令人讨厌的行为。

 
一、孩子为什么会顶嘴




之所以会顶嘴,我们可以从父母和孩子双方角度来探究原因。
 
首先说说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已不再是那个只会躺在婴儿车上的孩子了。
 
孩子的身体在一天天中长大,同时开始有了独立意识、有了自我意识。
 
当孩子有了自我独立意识,他们想要自己做主。
 
他们开始怀疑父母做的是否就一定是对的。
 
他们想和父母一样平等,想要得到尊重、鼓励,想要自己掌控自己。
 
甚至会捍卫自己独立的权利。
 
当自己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抢走时,他们会追上去要回来。
 
因为他觉得玩具是自己的,他们要捍卫自己拥有并支配的权利。
 
这都是孩子慢慢长大的表现。
 
再说说父母。
 
既然孩子在长大、在变化,做父母的理应适应这种变化。
 
但很可惜,许多父母并没有因此做出调整。
 
即使有些父母做出了调整,但却远远赶不上孩子成长所带来的改变。
 
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依然还是采用了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
 
父母总是想要控制孩子,想让孩子听话,总想让孩子按照自己说的来做,但从不怀疑自己做的是否是对的。
 
在孩子面前,父母始终保持着权威,觉得自己说的即使是错的,孩子也一定要听。
 
父母无论说什么,孩子都一定要服从,否则自己就很没面子,尤其是当着众人的面顶嘴,觉得那更是大逆不道。
 
看看,父母从不想想自己面对的孩子,是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他想像大人一样被平等对待。
 
想得到尊重、鼓励和认可。
 
一方面,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狂奔"。
 
而另一方面,父母几乎是在原地踏步。
 
这种错位必然会引起双方之间的一些问题,顶嘴就是这种问题的显现。
 
今天在春藤说里边看到一段,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实际上,顶嘴的本质是语言的反击。
 
既然是反击,自然是感受到了“攻击”,才会具有攻击性。
 
当孩子感受到约束或限制时,大脑就会发出反击的指令来对抗。


孩子作为一个慢慢长大的独立个体,当他感觉到自己被"侵犯" 时,当然会用语言进行反击了。
 
例如下面的对话,
 
"你怎么回来老是不记得洗手?我说过多少遍了" --- 孩子听到的是责备,即使不反击,也会感觉不舒服。
 
父母:"吃饭的时候不许看电视、快关掉"。
孩子:你吃饭还经常看手机呢。
......
 
看吧,孩子顶嘴顶的还很在理,因为在他心里,他觉得不公平,父母可以吃饭时看手机,为什么自己不能吃饭时看电视呢?
 
孩子觉得这不公平,他要反抗,于是就和父母在那里理论起来了。
 
孩子之所以顶嘴,往往就是因为感觉到自己被指责、被骂、不被理解、被不公平对待等时,所发出的语言反击。
 
如果经常被责骂、命令、挖苦、侮辱等,孩子不顶嘴才怪。
 
即使当时忍着没有顶嘴,但孩子内心却是不服的,如果这种情绪没有被处理好,在心里积压多了,会引起更加严重的问题。
 
有些从小被打击讽刺且逆来顺受的孩子,一旦长大后有了力量,反弹起来是可怕的,常伴随一些过激的反应。
 
别说大人了,即使是大人遇到这样的"待遇",也肯定会使用语言进行反击的,就更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住自己不顶嘴了。
 
要想孩子不顶嘴,家长还得从自己的行动和语言中找对策,调整自己。

 
二、怎么防止孩子顶嘴




前面我们分析了孩子顶嘴的原因。
 
如何防止或者说是预防孩子顶嘴呢?
 
其实,只要反着来就行了。
 
1、重新调整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父母要真正的从心里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孩子已经在一天天的长大。
 
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做出调整,要跟得上孩子的这种成长变化。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他们是独立的、不同的个体。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物,想打骂就打骂,想怎样就怎样。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本质上并不属于你,只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
 
父母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孩子也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父母要扔掉之前已过时的沟通方式,例如强制、逼迫等,换之为尊重、平等沟通。
 
有人说,检验亲子关系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是否第一时间告诉你。
 
例如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如果第一时间告诉了你,说明你做得很成功。
 
因为在孩子心里,他在你这里很有安全感,即使犯了错,也不会被抛弃。
 
反之,孩子如果忍着不说出来,很可能就是平时父母过于严厉,孩子一犯错就会被打骂,试想,孩子怎么敢和你交心沟通呢?
 
更有甚者,为了不被父母骂,孩子可能还会选择撒谎。
 
因此当孩子撒谎时,我们先不要急着去责怪孩子,先分析分析为什么会撒谎,先和孩子沟通,弄清楚他是怎么想的,处理背后的深层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2、以身作则
 
大家可以发现,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家长,可能是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等,就是和孩子密切相关的人,例如整天生活在一起。
 
一个脾气温和的孩子,只要你去观察,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性格温和的家长,可能是父亲、母亲或其他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人。
 
一个总是爱抱怨、总找借口的孩子,只要你去观察,背后也一定有一个喜欢斤斤计较、爱抱怨的家长。
 
"孩子是缩小版的父母" 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成人尚如此,更何况孩子?
 
不管父母是不是孩子的天花板,我们作为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做好表率。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要求父母也要成长。
 
退一步说,即使父母做不到社会中的精英,只是个普通人。但至少有了孩子后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要说做到优秀甚至是卓越了,至少要做个及格的父母。
 
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
 
没有孩子前,吃饭时手里离不开手机、刷剧、打牌、打游戏.....
 
有了孩子后,我们肯定是要注意的吧。
 
孩子在写作业时,就不要刷短视频了吧。
 
孩子在静静得看书,我们总不能在那里看电视吧。
 
......
 
平时遇事少抱怨、遇到问题多想解决方法,待人宽容、积极乐观、多传递正能量......
 
父母这样做,收获的不但是自己的成长,而且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也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父母要放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父母也要放权。
 
父母后退一步,孩子就会前进一步。
 
孩子一天天中长大,我们就要随之一天天的退出。
 
如果我们总是不放权,总是想控制,总是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孩子怎么会独立成长?
 
孩子的人生终究由他自己说了算。
 
要允许他们犯错。
 
有谁不是在一路犯错的过程中成长呢?
 
只有什么都不去做的人,才不会犯错,这跟废人有什么区别?
 
只要去做必然会伴随着犯错,人都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变得更强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父母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其实就是剥夺他们成长的权利。

 
三、孩子顶嘴时怎么办




虽然我们前期做了许多预防工作,但不可避免的孩子可能还是会顶嘴。
 
这时候怎么办?
 
前两天学了李玫瑾教授的相关课程,她建议当孩子顶嘴时,父母要学会说3句话,对孩子的帮助胜过打骂。
 
当然了,我们要灵活运用,不要照搬,要理解背后的机理,当理解了背后的机理,自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语言。
 
第一句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你需要安静一会儿,我们等下再说这件事
 
当孩子和父母顶嘴争吵时,父母肯定也变得气急败坏,觉得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被挑战了。
 
双方都要先把情绪处理好。
 
这时候,父母可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
 
例如当孩子听到父母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时,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于是情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
 
第二句话:当你生气的时候,我希望你说我不开心了,而不要说我讨厌你
 
当孩子情绪上来时,有时不可避免得会说出一些伤父母心的话语。
 
例如可能会突然冒出一句"我讨厌妈妈......"
 
这时候父母也不要过于在意,其实是孩子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生气的情绪。
 
父母这时候要引导孩子。
 
例如对孩子说:我希望你在不开心的时候直接表示出不开心,但不要说出一些伤害别人的话。
 
当你说"我讨厌你" 的时候,妈妈会伤心。
 
第三句话:有什么可以说出来,爸爸妈妈不会强迫你
 
其实,有时候孩子们顶嘴,是因为家长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并不喜欢。
 
例如妈妈想让孩子穿粉色的运动鞋,但孩子却不喜欢穿,她今天出去想穿白色运动鞋,双方就容易发生争吵。
 
这时,父母也需要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尽量尊重孩子的喜好,如果没有其他特别的原因(例如白色运动鞋坏了),就让孩子自己决定好了。
 
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遇到不喜欢的事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强迫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我起不来了”:失败的教育,究竟有多可怕
孩子发生这4种“特殊情况”,父母一定要打孩子!绝不能手软
家长不要再踩坑了:这些教育方法,唯一的作用就是伤害孩子
孩子犯错后,别做这两类型妈妈,伤害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亲子关系
最伤人的不是拳头,而是舌头,被语言暴力毁掉的中国孩子
如果孩子经常说这3句话,家长要注意,他可能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