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刻意训练写作并长期坚持下去?有这几条重要秘诀(干货长文)

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近几年,常听说一句话:“多数人的努力,根本达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很多人想接触写作,但总觉得自己没有天赋,没有功底,也没有触发文思泉涌的灵感。

于是,有些人还没动笔就果断放弃了,而原来那些内心的想法,那些渴望的文字梦,也便悄悄藏在心底,或不再重拾,渐渐地淡忘,成了一种缺憾。

这源于很多人没有真正明白写作背后的意义,因为正确的刻意训练,完全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反之,那些仅靠天赋和灵感而创作的人,思想俨然会枯竭的,并且走不长远。

生活中,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一门艺术,都是有迹可循的,而且在这个领域,肯定会有人比你赶早接触或比你做得更好。

写作亦然,同样有最底层的方法和原理,而不是我们埋头苦写,闭门造车。

因此,想要长期坚持写作,我们更需要刻意练习,并且具备几种创作的可贵特质,如对写作本身的热爱,十足的耐心,持续的行动力。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纬度解决大家刻意学习、有效训练和长期坚持的困惑,其中会涉及到具体的案例分析或效用规律总结,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如何系统性地拆解一篇完整的文章?

首先,如果自己还没有一套写作模式或稳定的输出体系,平时就需要多看一些别人写的优质文章,尤其是那些大平台上的爆文,这些内容都是有经过大量读者检验的,比如知名公众号的文章。

除了多阅读之外,我们还需要进行对标分析,即对爆款文章再做一个系统性地拆解,理清它的整体行文架构。因为当你明白了好文章的写法后,也会慢慢地建立一种对优质文章的自我评判标准。

比如,别人写完一篇文章拿来让你点评,他写的是流水账式的日记,随笔,还是一篇吸引读者并能为读者带来价值的新媒体文呢?这取决于你对文章整体的敏感度强弱。

以下结合一篇爆文案例,给大家总结一些刻意练习写作的技巧。

1.先找一篇优质或爆款文章。

我们要学习,借鉴,模仿,那就先去找那些典型的优质文章,这样拆解后的反馈效果也会更好。

查找方法:可以利用微信公号文章搜索功能,筛选出某个话题阅读量最高的,或者你平时转发收藏的一些好文章。

比如,我之前见很多人转发丽丽赫本写的文章《为什么越内向的人越厉害?》,当时这篇文章被许多大号疯转,有了百万阅读量。

《为什么越内向的人越厉害?》

2.拆解整体结构

通常,一篇文章都具备几个核心要素:

标题+开头+中间内容(故事+观点+道理)+结尾,包括文章的选题也很重要。

因此,拆解文章也是从这几个点切入。

先思考你为什么要打开这篇文章?它哪一点吸引了你,让你有欲望去读?

标题案例分析:

《为什么越内向的人越厉害?》题目较短,但有几个关键词吸引了读者注意,“越内向”,“越厉害”,且是问句形式,这就激发了读者极大的好奇心,特别是那些内向的人,他想了解下自己为什么可以这么厉害?

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常规认知里,内向似乎是一种性格缺陷,但作者却制造了反差,提出新知,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职位,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性格内向都可能是大众关注的点,这个选题角度很好。

接着,点开文章进去后,先看到开头前几句,那开头是否能吸引你继续往下读呢?

开头案例分析:

我是一个典型内向者。

但最近,同事们都对我说:

你哪是什么内向,分明就是内秀,我们之前太小看你了,原来你一直深藏不露啊。

在我微微一笑过后,开始了对“内向”的反思。

开头先以“我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引出来,以亲身为例,非常有代入感,引发共鸣,而且前几句特别短,生活场景化,直接点题引入后面对“内向”好处的反思。

看完开头,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他还会带着疑问和好奇读后文,而且读者最喜爱的就是看故事,由故事慢慢带出来作者的主题观点,最后落实到生活中会对读者产生哪些正面影响。

所以,这就涉及到了中间内容(故事+观点+道理)的结构形式。

中间内容案例分析:

整体分了四个部分

01部分讲的是作者个人内向,以及被外人评论内向不好的故事,之后通过前后对比变化,引出来内向的人虽不善社交,但也有擅长之处。

02部分依然是主讲个人故事,但内容比第一部分更加深入了,放大了内向人性格的独特优势,并通过优势塑造自身的价值,展现一层层过渡和强化的效果,让读者更加认同原来内向的人竟可以挖掘如此巨大的潜能。

03部分引用了大量知名人物的经典素材,比如,罗永浩,周星驰,奥黛丽赫本等,让读者高密集地了解内向人的聚集面,其实远不止普通人有,那些名人伟人也都有,而且他们还利用内向的优势创造了精彩人生。

这样内向且另类的人历史上很多:拿破仑、爱因斯坦、凡高、毕加索、卓别林、托尔斯泰、塞特、黑格尔。

内向并不会妨碍一个人的成功,反而会让他对自己的领域更加敏感,更加专注。

04部分是引用素材之后对观点进行的阐述,再次强化内向的人有独特优势,并且结尾几段提出中肯的建议,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倡导读者该如何去做,去践行,才能将内向人的这种潜质给挖掘出来,发挥价值更大。

我们要做的,只是在这些自然而然发生之前,耐得住孤独——而在耐得住孤独这方面,还有谁会比内向的人更有天赋呢?

圣雄甘地曾说:“你能以安静的方式改变世界。”

内向者只是在用安静的方式与自己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

愿每个内向者都能从安静中汲取更多能量,蓄势待发,内向的你也可以光芒万丈。

整体案例分析:

这篇文章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转发和大范围的传播量,主要是它本身的选题很好,很多人都存在内向的性格特征,并为此感到苦恼,被孤立,错失机会等等。

但作者持有不同的立场,并通过自己的故事引发读者共鸣,替读者发声,又用了许多可说服性的材料作支撑,加之最后的观点深入人心,给人以建议,督导,推动作用,也使读者内心得以抚慰和治愈。

总结写新媒体文的效用规律:

在拆解时,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文章的整体结构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即故事+观点+道理(励志文:故事+观点+鸡汤)。

故事中间可能穿插的会有金句等,几乎每个部分都是采用这种形式,或者最后集中陈述观点,讲道理,起到升华强化的作用。

但不要单纯地讲故事,热点也不要只围绕热点本身去讲,这些都是为后文的观点服务的,要让读者明白写作者的独立思考是什么,传递了哪些价值观,有哪些推动或影响?

其次,全文有且只有一个主题,不管你构思了几个部分,准备了几个素材或提炼了几个小标题,但整篇文章的主题只有一个,你要围绕这一个主题多维度地去运用素材,提供多视角的观点。

比如,以上那篇文章,如果全文四个部分全套用“一个内向的人很厉害”这个写作模式,难免会显得单调乏味。

但作者刚好运用了不同的形式去逐步深化主题,这样就会比较丰富多维,如一个内向者的表现和别人对他的印象、内向性格的本质特征和优势之处、哪些内向的名人利用优势取得了成就、如何发挥内向人的自我优势而挖掘出内在潜能?

另外,我们还需要多观察别人文章里引用的素材,许多新媒体爆文会引用大量的素材来丰富内容,而这些素材往往又可以提供多角度的选题。

所以,我们便可以借鉴他们这些外源,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权威性的知识,比如,名人名言,心理学知识,某个事物的概念,研究调查报告或实验,影视剧台词等,这些都可以提高我们对同类话题积累和搜索的效率。

当然,别人文章里讲到某本书的内容;涉及到的某个人的事例(某个作家,明星或者企业家等);还有影视剧,他用了哪些电影作为素材;包括引用的综艺节目(比如语言类:奇葩说,奇葩大会,演说家,青年说,罗辑思维,朗读者等等)哪怕是引用歌词,只要是你觉得好的,也可以借鉴,引用,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创思考价值。

类似这种的引用,我们是可以借鉴的

也可以去积累一些别人文章里你认为较好的字词,或者仔细体会别人的金句和观点是如何打磨的,运用了哪种语境,结构,语言表达形式等等,这是拆解优质文章时我们需要留意的细节问题。

比如在夜读文章《你遇到的一切,都因你而来》中,如下图中蓝色突显的部分就相当于金句,或观点,刚好是在讲完那段前后经历不同所感受的爱也不同的故事之后,亮出了“正因为我深知爱一个人是什么样子,才学会分辨被人爱着是什么样子”的爱情观。

《你遇到的一切,都因你而来》

这时的语境,结构跃然纸上,语言表达的力量也深入人心,触动了很多有类似感情经历者的内心,从而引发很强的共鸣感。

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文章里讲了很多不错的故事或案例,反观自己身边却没有可借用的好故事,这主要差别于他人本身的知识面广,经历丰富,其次是有搜索高效的成文能力。

但自己没这方面的经历不要紧,你还可以从外来人的身上,比如某个你很欣赏的人,榜样,明星,书中的人物,影视剧里的人物等找素材,但尽量是自己比较熟悉的,或者你去网上查找,全面且深入地进行了解,最后总结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比如,前几天朋友悦己写了一篇阅读量很高的文章《你都读研究生了,还没对象啊?》,她其实一直是单身的,目前是985高校的研究生,但这篇文章她就引用了身边学长学姐的爱情故事,真实,有温度,又接地气,而且最后通过他们的经历,也传递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对自己未来伴侣的期待和选择标准。

你看,尽管我这位朋友没有用到自己的故事来现身说法,但也能从别人身上感知到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度,同样可以深受读者欢迎。

再比如,我之前写“爱太满”这个话题的内容时,利用搜索找到了和话题契合度很高的一部爱情电影《十二夜》,但我发现很多号上写这个话题都会用到这部电影,包括引用拔河,水满,花半开,酒微醉等句子。

其实,这些相关名言俗语,影片素材已经被用烂了,也时隔已久,但有一点是,别人用的时候可能只是简单借用了其中几句名言,台词,或简单总结了两句观点。

如果这个电影素材与你的话题确实契合度高,为避免信息同质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亲自去看一遍,不要见别人引用,自己也照搬套那两句大家都用的台词,显然内容不稀缺了。

通常,我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把这部电影看一下,去深入了解,包括它的评分和简介,最后写出自己的切身感悟,也就是我需要自己去验证这个东西是好的,值得思考的,再去写或推荐。

基于我们过往的经历和当前的认知程度,每个人对一件事的理解和看法都是不同的,而每一部作品(比如影视剧台词,书籍,歌词等)折射出来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不需要过多考虑自己的东西,你写的话题会不会和别人撞,你只需要用心去看,去听,去悟,去思考,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悟心得写出来就好,这一定会与别人有不同之处。

每个人都自己不同的见解

一篇3000字的优质长文标准是什么?

通常,我们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爆款作品为好文章,这几乎是被大家公认的衡量标准。

但综合起来,我们应从两个不同的维度,即内容和传播层面来考虑,去重塑这个判断原则。

这里推荐两个参考指标:

从传播属性上讲,多看些阅读量和转发量高的爆文,爆文之所以传播范围广,除了平台本身的流量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选题,立意好,内容易引发共鸣,戳中大众内心的需求或痛点,但未必每篇爆文的质量都优质,比如,有些语言表达,结构严谨等方面会有所欠缺。

从内容程度上讲,多看今日头条的青云文章,因为青云计划的评选标准只关注内容是否足够优质和价值量是否大,而不参考粉丝和阅读量,但有些会与选题不受众,标题没吸引力,内容不够引发共鸣有很大联系,比如我之前有几篇中青云的文章,阅读量甚至几百。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补充一个选题的维度,这也是我最近很受启发的一个选题技巧:

找你身上所具备的某种身份标签,并找出来与其相对应的群体痛点。

比如说,80后,面临奔四的焦虑,事业的挫败,中年危机,陪伴孩子及投资教育,婚姻感情的不顺遂;90后,面临奔三的焦虑,职场工作的压力,还房贷的压力,学习能力的减弱,单身被催婚,病,穷,熬夜,懒惰拖延这些都是痛点,刚需,是比较精准的选题定位。

综上,一篇真正受读者喜爱的优质文章,理应具备内容好和传播广这两种要素的。

内容和传播是一篇优质文存在的最大价值

那么,在这个流行短视频,受众短而美的文体风格外,长文有哪些优势呢?我指的这个优势主要是长线思维,属于硬核,附加值。

因为写长文,背后最大的意义和价值,莫过于在写的过程中,无形地训练了写作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一种颇具成效的锻炼思维的方式,也是思考量最大的一种输出效果。

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优质长文,绝不是别的作者洋洋洒洒就写出来那么多字,而是点滴思想碰撞,并凝聚而成的思考精华,这体现了作者的知识广度,有耐性,有意志力和思考的深入。

比如,前段时间有位小伙伴写了一篇长文《那些比你厉害的同龄人,都做对了什么?》

这篇文她前前后后改了七八遍,传递了很多独立性的思考观点,内容量很大,但写完这篇文章后,我想她对这个话题底层的认知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几乎可以在脑中建立一个框架,比如,想要超越同龄人,你要从成长环境,思维方式,个人努力,科学的做事方法等层面上去发力。

很多事情,我们觉得想明白了,但真正开始去落笔写时,却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那么懂,理解不深入,对问题的本质思考不到位。

那么,当你意识到了这点后,你便会对某一件事产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深度挖掘。这时候,你的思考力就会被一点一点地锤炼出来了。

有人说,我写1000字就卡壳了,但东拼西凑的东西,写出来自己都看不下去怎么办?

如果你本身的知识容量和功底无法支撑你写长文,比如写3000字或之上,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输入,学会搜索素材,这也是很多作者写文的法宝。

输出倒逼输入,写作倒逼精进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利用搜索快速写一篇长文的方法:

前提条件:大量输入的基础上。

1.确立核心主题:找一个比较好的选题,可以暂时拟一个标题。

2.构思行文布局:围绕主题进行构思,文章要分几个部分写,每个部分要表达什么内容,可以给每个部分提炼一个小标题,下方再提取几个会涉及到相关内容的关键词。

这是我构思这篇文的整体布局,括号里是关键词

3.搜索相关素材:根据你每部分提炼的小标题,或者已知的关键词,多渠道地搜索大量相关素材,筛选出契合度比较高的。

神奇的一点是,你在搜索和筛选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被这些素材触发的思考和感悟,比如,突然联想到了自己的相关经历等,这也是收集和记录灵感的过程。

4.聚焦输出内容:素材有了之后,接下来就聚焦写,卡壳了先跳过,挑那些最有感触的地方入手,因为每个部分都是相互独立的内容。

由于长文字数多,你可不必一口气写完,太消耗思考度,其实每部分都可以当成一篇800-1000字的短片文章(故事+观点)来看待,只是把长文拆解了几个小部分,利用写短文的心态去输出,这将会降低字数多的压力,而且每写完一部分还可以再次输入或缓冲。

这个过程中,你一直都是保持着输出和输入的状态,而且输出并没有太大压力,只是最后把每部分集成一块就成了长文。

5.整体修改定稿:一篇文章写完后,最好的修改方法就是通读全文。一般而言,除了选题和素材本身不好通过默读文章找出问题,其他凡是与结构逻辑,语言表达,观点深浅等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感受出来的。

比如,有时你看到人家写完一篇文章,如果你读后出现了语句不通顺,搭配,用词,还有错别字等这些最基本的错误,毛病,那这个作者写完之后大概率没有认真读全文,没有仔细检查。

但是,当你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作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文章中的段落,句子,结构,逻辑,感情等,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检查出来的。

最后定稿尽量要达到你当前最好的写作状态,也就是能力范围内,你觉得没必要再修改了,那这完成了自己作品的负责程度。这是一个写作者最基本的素养,对文字有敬畏之心,有使命感,确保每次输出,都有文字的价值,不管是读者,还是对自己。

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另外提醒:文字尽量要有温度,可以让读者体验到作者对生活的细腻和心境是如何的。

叶圣陶曾说:“写作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

其实,好的文字都是有温度,有感情的。

比如,前两天读了青年作家怀左同学的文章《买好钻戒之后,我们准备结婚了》,很耐读,字里行间体现了他和二胖的生活琐事,感情,小确幸等细碎美好,文字简单、平淡、质朴,却透露出耐人寻味的意趣,以及对生活的洞察与智慧。

反观其他一些文字,包括我自己的,并没有太多趣味性的故事,缺少生活气息,不太接地气,好多都是纯理论性的观点。当我们看汪曾祺的文体时,内心确有一种别样之感和回味,这大概便是文字真正的魅力和灵魂所在吧。

文字只是一种表达的载体,一种传播的工具,但这背后的却意味着表达者本身察觉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他(她)是否对文字热爱,对自己或生活热爱。

一个真正的文字表达者,也应是一位真正懂得表达自我的生活艺术家。

文字赋予作者对艺术的感染力

每个长期坚持写作的人都具备这三点特质

在写作的这一年来,零零碎碎,我曾想放弃过好多次,感觉不到坚持背后的意义,比如,影响别人,传递价值和力量,但我恰恰忽略了,只有个人通过写作慢慢疗愈,改变和提升了自己,才会积攒更多的能量,打开更广阔的眼界去理解和创作更好的作品。

诚然,我也见过很多人开始接触不久后,便渐渐地忘记了初心,失去了耐性,稍微遇到点小阻碍就轻易放弃了。因为写作考验了一个人从无人问津到同频吸引的所有能力。

所幸,后来我发现,在写作这个领域,每个长期坚持写下去的优秀作者,身上都具备了三点最为可贵的特质:热爱(对文字的使命感,信念的力量)+耐心(耐得住寂寞,肯坐冷板凳)+坚持(终身学习,笔耕不辍的行动力)

特质一:热爱,让你拥有写作源动力

人,只有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时,才能激发出无限的潜能,才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动力。

我们不举历史上那些伟人的人物例子了,就从身边优秀的人来说,比如,我的青年作家偶像怀左学长,他很热爱写作,已经坚持了八九年,近两年才在网上写,有了几十万的读者粉丝,出了几本书。

然而,之前的那些年,他只是默默在做,没有靠写作赚过钱,或出名之类的,但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他内心的那股热爱在支撑。

大家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一件事,是我们可以坚持去做一年的?恐怕很多人在坚持一个月,半年之后就放弃了。如果你对一件事不足够热爱,也便无法长期坚持。

专注写励志文的二次元猫小姐,35岁才开始写作,她曾在文章里写到自己惜时到了变态的地步,会因为嫌吐刺浪费时间,而戒掉自己最喜欢吃的鱼;在专注写作时,经常忘记洗脸,吃饭,喝水,连周末多睡20分钟都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比起她的文字励志,我倒觉得她本人更励志,坚韧,有力量,那种对写作的狂热,对梦想的偏执,是一种拼了命地想要变更好。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他们这般自律,但只要长期坚持写作,创作更好的作品,那你内心就一定得对写作葆有热爱,那种发自肺腑的真心喜欢。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我相信有人会为了短期的利益,比如单纯地写稿赚钱,获得名气而长期坚持写作,但我不太相信一个对写作没有倾注纯真感情的人,他可以因为做这件事,而感受到更多精神层面的富足,以及内心的丰盈,快乐、满足和价值感。

因为真正的热爱,它是一种使命感,敬畏心,更是一种强大的信念力。

正如斯蒂芬·金曾说过的一段话:“写作不是为了赚钱、出名、找人约会、做爱或者交朋友。写作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读你书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你自己更丰富。”

特质二:耐心,让你拥有静定之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瓶颈,比如某个时候写不出来东西,或写了东西没多少人看,你会为素材,为数据,为传递的价值不够大而苦恼,焦虑,这些都是很难避免的。

所以才需要告诉自己,要耐得住寂寞,肯做冷板凳。因为你的耐心,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这样孤独、寂寞的写作环境中磨炼出来的。

然而,没有耐心的人,写不了多长时间就退缩了,就心急气躁了,就觉得浪费时间,一切变得毫无意义了。

我们深知复利效应,蜕变,但这前提是,你要具备一定的积累,扎根力,明白没到质变前,写作效果不会特别明显的,而一旦达到临界点了,自然会直线成长。

所以,要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要有耐心,要潜心积累,要有目标规划,要有稳定的输入和输出系统模式,这样才能缩短潜伏努力的周期,提早到达蜕变的临界点。

那么,如何让自己不浮躁而更有耐心呢?

自控力弱的人,可以借助外力来慢慢培养,增强,比如,寻找一个好的写作氛围(写作训练营),给予动力和抚慰;找你欣赏的榜样,多请教学习;找写作领域的文友,多交流经验,抱团成长等等。

耐心,是做好每件小事的必备特质,只有练就了十足的耐心,你才会在人心浮躁的社会或生活环境中,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品。

耐心是一个人追求极致的品质

特质三:坚持,让你走得更加长远

坚持这方面,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当你培养了一个坚信有益的好习惯,当你有了足够的热爱和耐心,坚持真的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但这里,我强调的不是意志力上的坚持,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坚持。因为只有脱离了口头上的坚持,而用行动去持续输出好内容,才是对坚持写作最好的诠释。

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重新理解写作的文章,里面有讲到一句话:“找到知识、找到问题、逆推大纲、经历生活、找到源头,这是一个好的内容创作者的5道工序。不靠灵感、不靠天赋和状态。”

那么,你热爱写作吗?你是一个好的写作者吗?你愿意长期坚持写下去吗?

于我而言,这个答案时而清晰,又时而模糊。

一直以来,对于写作,我常是抱着一颗喜欢的初心,但是这种喜欢,比起那些真正对文字充满热爱和激情的人,甚是卑微,因为没有可观和系统的输出体系,经不起时间的考量,包括市场和读者的阅读检验。

究其原因,那就是习惯凭靠灵感和心情写作,而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出工序,没有刻意地去训练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样子。

随性给我带来了潜在程度上的散漫和愉悦,但也限制了个人的成长速度和发展空间,于无声中,偷走了自己未来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因为自由背后的代价,是自思,自行和持久的自律。

由此反思,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得不到市场的需求和检验,找不到应用的交互场景,那便和没有无差两样,总归是解决不了更多问题,影响不了更多人,也创造不了更多价值。

技能要结合应用的场景

学习可以修炼我们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写作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自己的独特价值,这两者都是由隐形慢慢过渡到显形的提升效果,不可抛其一,但皆可同步学之,用之,所谓“学以致用”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只要我们不断保持学习和输入,不靠灵感,天赋,心情等写作,长期输出也是不难的。之所以写不出来,是因为还没有刺激到那个组织信息的欲望点。

如古典老师所说:写作就是把网状知识,用树状结构梳理,以线性表达。

一般而言,找痛点,需求,确立选题,这将倒逼我们去组织大脑里之前已储存过的知识,因为之前你学到的这些知识可能早被封存起来了,而这时一旦有了外力刺激,你的知识面就会拓展开来,很多保留的信息就会慢慢被调动起来。

然后,我们再想办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点,用大框架串起来,打磨,梳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每个长期坚持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刺激信息的敏感度,所以,他才建立了强大的输出体系,才有了不可估量的写作能力。

最后,希望每个热爱写作的人,都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未来的日子里,你终将通过写作遇到更好的自己,拥抱更大的世界。

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作者介绍:笔名茉莉,热爱读书,写作和分享,喜欢向上成长的优质圈,倾向深度交流与思考;专注个人成长领域,文风“原创+真挚”。倒叙一截茉莉时光,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写作却没时间?碎片化写作法,上班再忙也能一周写完2篇长文
文笔不好如何提升?掌握“五步法”,成为“写作高手”|建议收藏
写作变现那些事儿:先有好内容,才有高收益!
写作新手只能写300字,如何写出长文?
山巅上的加图:我只担心,公众号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天涯”
写一篇阅读量40万的文章,能赚多少钱?在家写作赚钱攻略送给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