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哲学

不管是经验主义,还是理性主义,虽然在知识起源的问题上有分歧,但是都不否认经验与理性是构成知识的共同要件。知识始于感官知觉(经验),成于心灵(理性)整理,反诸世界验证。因此,陷于知识起源论的哲学,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世界有人类感官知觉所不能感知者。对于自然,无限不可感知,对于人,精神不可感知。不能感知就不能有确实的知识吗?西方(康德)认为显然是这样的。因此,维系于感知实在论的哲学,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无限是有限的根据,精神是现象的本质。不把无限与精神条理清楚,一切知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有思及不可感知的存在,才可谓哲思。而只有用思辨而非独断,把无限与精神作符合常识的解释,才可谓哲学。

无限自在,西方独断无限(物质,精神,或不可知)。精神依人而在,西方独断精神。人的精神区别认识自我的理性精神与认识客观存在的理智精神。理性精神是人的本质,西方独断人性自私。理智精神是客观存在与思维同一的观念或概念,是被人理解的客观存在的本质,西方虚增实体(概念)。

对于客观存在,我们思维与不思维,它都自在。我们思维它时,它是知在。观念(概念)是自然存在的知在形式。人类认识世界时,自然世界的本来联系就转变为知识形式的观念(概念)联系。而把自在的观念(概念)等同于自在,乃至于使观念(概念)脱离自在而独立,然后象堂吉柯德把风车想象为巨人那样而把观念(概念)虚构为实在,向其开战,是西方哲学的通病。西方哲学也由此成为脱离自在的虚构的观念(概念)游戏,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知识是人的创造,是人类生存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人性是人的本质,人是人性的同一。人性是生命意义的理性自觉。人性被自我决定后,理智按照人性要求去认识、理解、把握自在世界,整理自在世界本身的联系形式及自在世界与人类的联系形式。即人类关于自在世界的观念(概念)是人类所进行的、符合人性意向的创造。人性便成为知识创造的总源。探究及修养人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性的高贵与卑劣
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观念变迁:一种人类精神发展的概念史考察
心灵”是如何被解构的
【转载解非博客】现当代西方哲学(中1)
托马斯·曼 | 那时我们还敢于看,敢于听,敢于笑,敢于惊讶,也敢于做梦
哲学讨论录(98—10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