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最全做题方法总结

解题思路

读——审——找——比

【读】读原文

第一步,速读,勾画。

迅速阅读,边读边勾画可能是高考命题点的关键信息文字,具体如下:

(一)勾画关键词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会在文中频繁出现)。

(2)年代时间(多依次出现)、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及范围限定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几乎、凡、凡是、所有、全、都、仅仅等)。

(3)重要的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基本、根本、十分、非常、总共等)。

(4)表示已然与未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现在、了、将等)、或然与必然(如:假如、可能、如果、或许、预计、一定、必然、肯定等)的词语。

(5)代词(这、那、它、其、此等)。

2.有助于厘清文章思路和论证对象逻辑关系的词语

(1)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

(2)转折(如:但是、反而、可是、却、然而、不过等)。

(3)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

(4)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5)举例子(如:例如、如、比方说等)。

(二)勾画关系

关系包含“概念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

阅读过程中勾画文本中的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注意它们自身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如因果、转折、递进等

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

勾画文中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层次与层次之间有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对比关系等,勾画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领起的语句

(三)勾画论点论据

勾画论点句

一般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其位置可能在开头、中间或结尾(结尾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

勾画论据句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第二步,略读,串联。

速读完后略读,在每段后做简短的批注,然后串联文意。串联的目的就是厘清思路,把握大意。也就是读完文本后,再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句或浓缩的每段内容,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大意,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做准备。

【审】审读题干,圈定答题区间

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

(1)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

(3)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4)是理解题还是分析概括题。

【找】找原文

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内容,即确定阅读区间,并在文中作好标注。

将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语句(圈出来的)带入文章中,由近及远,一圈圈一层层查找。

一是找准信息区,同时要关注语境,不能断章取义。

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时有若干点。

三是找错因,错因往往体现在选项的干扰点上。即“常见陷阱”

【比】比文题

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仔细加比较,求同求异(比),确认对还是错。

(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直接判断)

(2)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实质一致)

(3)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格外留意)

1.比对词语,看选项是否偷换词语概念。

2.比对句子,看选项是否偷换句意。

3.比对句间关系(分句间、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4.比对论据和结论,看论据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成立。

三、把握论述文文体特征

(一)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

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准确、鲜明。

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归纳、概括。

第三,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二)论据

论据是对论题真实性的判断,它是使论点成立并使人信服的理由或根据。可作为论据的判断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已被确认的关于事实的判断,另一类是表述科学原理的判断(包括定义、公理、定律、原理等)。有些论证过程是分层次的,在确定某一判断真实性的过程中,如果引用的论据(第一层论据)不能很明显地体现真实性的判断,就要引用其他判断(第二层论据)对这些论据进行论证。以此类推,还可以有第三层论据、第四层论据等。在论证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多个论据。

(三)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一个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

论证是逻辑过程,涉及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思路,因此,需要考生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关系类型

意义解说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原因产生结果

因为、所以、因此

前提、条件关系

事件发生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只要……就……、只有……才能……  

目的关系

做事都有目的

为了、使

顺序关系(承接关系)

事件发生有先后的顺序

首先、然后、之后

并列关系

几句之间是横向并列存在的

同时、又……又……

选择关系

按照目的进行选择

是……还是……、不是……就是……、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

一步步地加强或增加性质

不仅……而且……、不但……还……

转折关系

先肯定,然后部分否定

但是、可是、却、然而、虽然……但是……

假设关系

两句之间是假想的情况

如果、假如、要是、如果……那么……

2.明晰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关系类型

子类型

具体特点

相承关系

承接关系

由观点到分析是承接或层层递进的,也有可能段落之间是承接或层层递进的

递进关系

相并关系

并列关系

文章段落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对照关系

相属关系

总分关系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先分说再总说,或者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分总关系

总分总关系

3.辨识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说 明

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论证论点

道理论证

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论证论点

对比论证

把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对比,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

因果论证

运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论证论点

类比论证

通过将已知事物(事例)与跟它有某种相同特点的事物(事例)进行比较类推的方式来论证论点

归谬法

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点,先假设这个论点是正确的,由此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点是错误的

4.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

(1)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2)驳论:通过揭露和驳斥对方论点、论据或者论证过程中的问题,证明对方观点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

立论和驳论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四、熟知四种命题手段和九大命题陷阱

四种命题手段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文本原句进行了改装、重组,这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删”,即删除原文句子中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句子原意。

2.“漏”,即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3.“改”,即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4.“凑”,即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

九大命题陷阱

陷阱一 曲解文意

陷阱二 张冠李戴

陷阱三 混淆时态

陷阱四 混淆是非

陷阱五 偷换概念

陷阱六 无中生有

陷阱七 以偏概全

陷阱八 说法绝对

陷阱九 因果混乱

五、牢记十莫字诀

题目要求莫看错,原文定位莫忽视,

弄清概念莫粗心,修饰词语莫忘记,

已然未然莫混淆,因果关系莫倒置,

夸大其词莫当真,解释引申莫过度,

绝对表述莫选取,推测选项莫失据。

六、归纳小结

1.坚定观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点提炼,5技巧识别10陷阱
2019届高考语文解题指导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1一轮复习】论述类阅读掌握这些知识点基本就够了!
语文匠推荐 信息类文本阅读必备知识与应试技巧 课件(25张PPT)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大题型做题技巧
语文复习整理模块一:论述类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