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的厉害之处

朱元璋在应天府的经营,虽然面临着很多强敌,比如张士诚,陈友谅,还有元朝的正规军。他的策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在决胜阶段,是先打张士诚还是打陈友谅时,谋士们认为张士诚弱,应该先打张士诚。他在听取了手下谋士和大将的分析后,先是肯定了大家的思路,团结了大部分人,又在更高的纬度上分析了利弊,然后给出了让大家都信服的决定。他认为张士诚器小,无远见,陈友谅志骄,好生事。虽然张士诚弱,陈友谅强,但是若攻打张,陈可能会救。攻打陈,张却不会救。因此,最后的决定是先打陈友谅。另外,拿下了陈友谅之后,在打张士诚就可以做到兵不血刃拿下他。这就是朱元璋的过人之处。

在与陈友谅的最终决战时,因为意外导致决战突然到来,朱元璋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当陈友谅的大军兵临城下时,所有的人都慌了,除了一个人刘基刘伯温。

面对强敌,同样的,朱元璋召集手下讨论应对之法。讨论的步骤大概是:一开始,大家开始痛骂导致决战提前到来的常遇春,然后就吹嘘敌人的强大,最后看着自己的弱小。结论是放弃应天府,要么逃亡,要么退守。总之就是不能战,必须放弃打下的地盘。朱元璋是不满意的,他忍着内心的不满和愤怒,最后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在最无助的时候,是刘基站了出来。

刘基加入朱元璋的部队不久,他一直是沉默寡言,脾气很好,从不发火,人缘不差。在这一刻,最关键的时刻,他的表现,被朱元璋看到了。感觉他有话要说。朱元璋给了他一次说话的机会。于是刘伯温就站起来了,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好好先生,他痛骂了那些投降派和逃跑派,并展现了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真面目,最后说自己这个弱不禁风的书生愿意与应天府共存亡。

刘伯温关键时刻的言论帮助了朱元璋,朱于是就说服他的团队,最终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在应天府决战。英明。

战略定了,接下来就是制定如何战胜的战术问题了。方案很多,哪一个可能被采纳,并能实现战略目的,打败陈友谅。就是考验朱元璋的决策能力的时候了。朱元璋说陈友谅的优势是水上,战船厉害。应该诱敌深入,上岸后,伏兵围剿之。厉害。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与谋士最大的区别就是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谋士可以提出任何方案,最后做决策的必须是领导者。决策决定最后的生死存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得五大谋士相助,放牛娃也能称帝夺得天下!
神机妙算刘伯温,他是如何一站封神的?
料事如神——谋略先生刘伯温
明王朝最杰出谋士是谁?——谈古论今话管理之十二
中国古代谋略家群像素描(七)
野史: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