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29)宋 蔡襄 蒙惠帖故宫博物院藏





  展览概况:自晋唐以来,书画即被视为“有国之重宝”,皇家以收藏、著录推动艺术发展,元代以前以宋宣和内府、元文宗内府为盛。清代则以乾隆及嘉庆初期为极盛,《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应运而生,是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一次系统整理与总结。其著录作品流传有绪,《初编》著录唐宋书画精品极富,为当世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有绘画53492件,法书75035件,拥有无可比拟的历代书画珍品,这其中大多数为《石渠宝笈》著录的清宫旧藏之作。




宋 蔡襄 自书诗札册之 蒙惠帖

纸本

纵22.7厘米 横16.5厘米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贮延春阁 五玺全



蔡襄(1012 — 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西京留守推官、知谏院、知开封府、知福州、知泉州、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晚岁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卒谥“忠惠”。工诗文,书法擅长行、楷,承唐启宋,独步一时。后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蒙惠帖》是蔡襄《自书诗札册》之三,此册是蔡襄传世书作的重要汇集。本幅八开,题跋一开。兹按石渠著录顺序,冠以习用帖名,分别述之。


《蒙惠帖》。行楷书四行,书札。内容为鸣谢赠花。上款“公谨太尉”,据考为作者友人李端愿。治平初年,他除醴泉观察使“奉祠”闲居在汴京,蔡襄则任职翰林院,二人来往很勤。此札字体圆润端谨,使转精彩绝伦,虽仅二十四字,却为作者晚期酬答知己的精心力作。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续记》,汪珂玉《珊瑚网》,清吴其贞《书画记》,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顾复《平生壮观》等书均著录蔡襄《十札卷》一种,内含陶生、入春、思咏、县君、京居、谢郎、纡问、大研、山堂、蒙惠十帖,后有倪瓒、袁凯、陈文东、陈迪题跋、题名。至清康熙五十年后刊行的吴升《大观录》中,此卷已被改装成册,内容虽仍为十帖,但已去掉了陶生、县君、谢郎三帖,换上了扈从、司门(即别已经年)、门屏三帖。此册不久被安岐收藏,著录于《墨缘汇观》时,已被去掉思咏、大研二帖,成为《八帖册》了。安氏谓:“考此册本十纸,后有倪瓒、袁凯、陈文东、陈迪题识。在明曾经锡山华氏所收,有‘真赏’‘华夏’二印。后归项笃寿家,每幅有项氏收藏印。后经散佚,惟存五帖并元明四跋。其中‘十一月’即‘司门’‘扈从’‘门屏’三帖,乃后增入者。”这就是它进入清内府之前的大致流传经过。册内今存华夏、项笃寿、张镠、吴炳、王延世、曹溶、安岐等家及清内府的鉴藏印记。


宋 蔡襄《蒙惠帖》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渠宝笈"邀您京城赏宝
【大象视界】佳士得浮生闲趣:一方小田黄章背后的收藏大帝国
被戏称“文艺青年”的乾隆,其实是一个传承传统文化集大成的皇帝
《石渠宝笈》编写的秘密
《石渠宝笈》清代宫廷书画鉴藏之三
石渠宝笈:书画收藏制胜秘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