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国:当功利绑架了美展之后

当功利绑架了美展之后

文/艾国

中国古代也有画展,属于纯粹的书画艺术交流,大多是私密性的文人雅集和不带功利性的清赏雅玩,书画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衍生被那些文人贵胄和收藏家所把握,在没有印刷品和公共性展览的时代,研习和赏鉴书画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真正国家名义的公共性美展是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 “第一届全国美展”, 其盛况空前,它标志着近现代美展形式的开端,民国时期一共举办了三次“全国美展”。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的首届算起,“文革”前办过4届,“文革”十年停办,1979年第5届恢复重办,1984年第6届开始步入正轨,定期为五年一届,自此基本奠定了其操作模式和办展特色,至2014年已举办12届,这是最大规模的全国美展。在平时的美展中还有建军展、双年展、各种名目的两年一次的特色展,最基础的是每年几次或达十几次的全国美展。这些美展都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车城十堰 180*160cm

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博览会和美展等现代文化形式是西风东渐的产物,形式源于西方的沙龙展与日本的文展、帝展等形式,于民国时期被引入中国,近代蔡元培等文化精英,本着“公民”、“启蒙”和“美育”等观念,将美术作品大众化的同时,“美展”也成为“美育”的重要手段。

富春新貌 200*180cm 2014年

另一个角度说。官方强化的公共性美展从开始也代表一定的国家意志,和文人雅集式的私属内容有很大区别。我们就当今美展而言,“美展”的初衷是使美术作品直接展示在观赏者面前,使观者了解其内容并感受和欣赏到其艺术风格与特色,是各画种和各艺术门类艺术家们的高规格专业与大众做交流的平台,同时相互借鉴和学习,并可掌握当前艺术界的现状和整体水平,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也是作品对观众进行审美教育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方法,这个具有积极的意义。

个园宜雨轩 138*68cm

正常的参加美展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在自然状态下、平常心状态下完成。以国画为例,从最初的临摹入门开始,通过对古人绘画技法的学习,在熟练的掌握基本技法和思想几年后再到大自然当中写生,师造化,按步骤的积累素材、积累感受,由临摹转化为写生的个人符号,再通过大量的写生铺垫积累经验化为独立思想的创作,又在不断调整中、感悟中形成一定自我语言,然后随缘的把作品拿出,让业内和大众作为鉴赏,完成“美展”功能,这个实践过程大致要近十年。小范围拿出去展示或请进来的过程古代叫“雅集”,它纯属把玩,陶冶性情。拿出去大范围的让所有人都可以观赏的现在叫“大众美展”,大众性美展后来有一个附加形式,就是设立奖项,有“创作奖”、“理论评论奖”、“终身成就奖”等,其中“创作奖”设金、银、铜、优秀四个分项,五年一届的或大些的美展是这样,每年的全国美展只设优秀,其余是入选。评审委员是业内一些知名画家和理论家组成,其目的是健全参与机制,推出名家新人,我们由此产生遐想,参与美展除了学习交流以外,还有一些现实的、实惠的好处,就是通过参与,新人可以带来名气,也可以通过获奖后得到提拔,供职于体制内的艺术专业团体和机构,但如果我们从最大的五年一届全国美展上,从第一届到十二届的获奖名单中却不难发现,历届美展的获金奖者很多本是专业团体体制内的画家,原因不需我多说,那些不是体制内的因获奖进入体制内的画家我不能说没有,但应该说没有一个是因为获了奖这个单一的原因而被视为人才供职于体质机构,如果你说有,请说说是谁?再就是那些获金奖的如今有几个还被大家记住,那些被记住的又有几个是因为获奖的缘故。剩下的只有一个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获奖或入选一定次数后,可以申请为中国美协会员。这也是当今大多数画家一个光环,一个依托或似乎一个水平的代表。

云冈石窟 100*50cm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普及,艺术市场的繁荣,从事书画行业的队伍愈来壮大,从业人数多倍的增长,体制内外吃这碗饭的画家几何式的增长,尤其是体制外这个庞大群体,他们没有皇粮,也没有话语权,资源不集中,他们众多的生存形式中卖画是一个直接的途径,而收藏家和企业或画廊机构真正懂艺术的是少数,他们只能依靠画家的头衔来判定绘画水平,有的是看头衔来投机,于是不规范的市场形成了不规范的现状,形成了会员尺度。现实就是如果你不是全国美协会员,那么对不起,你的画价会直接从腿砍下,几回合下来,这就形成了很多书画从业者放下自己纯粹的艺术追求,把成为美协会员作为力争的一个目标。如果说八九十年代获奖还是一小部分人为晋级和荣誉参展话,还不足为害,那么二十一世纪初近十年大批的人不择手段的以成为美协会员来参与画展的话,绝对的功利由此开始弥散,以致形成当今的“参展雾霾”现象,这个现象对艺术界的良好发展绝不是好事。试想,在纯粹的艺术交流展示背后,如果参加展览没有上述这些虚拟的和现实的利益,会有多少人来踊跃参与这个事情,很多具备了申请会员条件的画家,以后再也没有参加展览的现状,从侧面反映了过程的功利性。

清风扶泰 200*190cm

毋庸置疑,在一切以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下,全国美展的初衷慢慢的被功利所绑架,它现已成为体制内画家晋级、体制外画家镀金、卖画的一个标尺,这个应是当初美展的组织者们始料不及的,评奖、入会这是一种利益的现实,这种现实被需要以书画做利益的人群加以运用,运用的多了,变成了理所当然。进入到这个领域的那些以艺术为本怀画家也忘了最早的初心,被吸引过来,原在艺术道路上的脚踏实地的探求,被参展中的利益扭曲了道路,熏着了眉毛,很多美术爱好者、初学者也迫不及待的加入了这个队伍,这个队伍的庞大又引起了新的市场行情,无从考察从何年开始,适应这个行情的专门为了参展的培训班孕育而生,近年来如雨后春笋,以国展班为名,因为参展的作品与一般性的创作不同,也与纯艺术性的创作不同,它带有特殊的国展式的独特形式,因诸如全国美展这样展览,过于强调一种思想、一种立场,艺术家得心应手的、写意性的随机作品未必能入展,但他专门为展览精心制作的“作品”就可能获奖,制作性的技法便于操控,在画面上可以慢慢添加,也可以画得很大,中国画的笔墨优势和书写特征的主体性质无从表现,这归于主观性的书写功夫要在很多年以上的积累才可以胜任。认识的一些评委也说,在努力寻找一些写意性的作品来弥补这上的欠缺,遗憾的是这方面的作品极少。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评委团队的价值取向,二是参展人员很多急功近利,写意修养功夫不够。

山水家园 260*550cm

在前些日中国美协举办的一次大的活动上,王明明先生说十二届全国美展选出了两张最差的作品获奖,但因是投票机制,他也无能为力。这就是取向问题,我们看有些著名的评委,其实作品也是那种展览式的、摆拍式主题性绘画风格的拥有者,毫无真情的艺术可言。程大利先生在不久前荣宝斋画院讲课时也说了一个观点:现在搞美展获奖的这些人,没一个可以进入美术史的。我是赞成他的观点的。那些美展获奖者有很多是靠讨巧与制作,弄出一些暂时吸引眼球的作品来完成,有的视觉效果极佳而可以频频获奖,其实很多人连国画的门径还没摸到,下来画一张写意的也不会用笔。搞美展是不择手段的,临摹抄袭,变换位置、色彩,获奖作品拼接、照片拷贝、投影描摹等等,只要制作出展览特有的效果即可,很少有作为一种学术上的创作来针对展览,因为这需要时间。当前国展班任教的大多也是一些参展有经验的人,他们懂得一些制作和营造展览体气氛的手段和技巧,有着凭这些手段拿奖的经历,其中也有个别的是纯粹艺术教学和实践,目的性较小,可惜是凤毛麟角。一年的叫国展培训班,两三月的叫国展冲刺班,形式有的自己单干,有的找名家陪衬,有的成立个机构,有的挂在专业团体,有的来着不拒,交钱即收,初学照例。有的故设门槛,提出过分要求,运作玄机,有的打着评委授课的旗号,诱以遐想,终无凭据。引得那些急于求成的人,不辩好坏,不顾将来,唯以能入展获奖为头燃。这些班大多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毫无艺术创作气息,作坊式的制作程序,强目的性的功利观念,依展览体要求和样式,极尽参展入选为能事。由此师徒两大团体构成的参展大军和分散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参展人士,是我们当今艺术领域上的一个奇葩,在聚会中、餐桌上、茶余饭后,微信、媒介链接平台,培训机构宣传上无不是参展的消息:此次认识的朋友中某某入选获奖,被培训的人中有多少多少人入选获奖,还有多少入围,有的表格列举煞有其事,显得很正规,很专业,由此引来一片赞许,真正获奖的人大摆筵席例行庆祝,没有入展的人心怀沮丧,有的宣传全然不顾对初学或年轻一代的影响,唯获奖为成就,甚至出现了国展纸、国展笔和国展墨,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就是“参展街象”,似乎只有参展获奖才是艺术成就。在这种肯定和赞许的环境中,参展式绘画语言代替了正统的学术研究方向,走向偏离的道路。尤其是一些初学,刚刚在临摹阶段也迫不及待的参展,第一口功利的毒奶,多年下来养成一个恶习将影响其一生的道路和进程。还有一些人计划着解决会员问题后,再按照正统的路子研究学问,其实也是一厢情愿,不是所有参与者都可以解决会员,长的需要十年二十年,短些的也得五年左右,一两年够条件的只是少数,平均5年养成一个恶习也足够究其多年去消除,有的或许一辈子也去不了。还有一些频于奔波在各个国展班之间,不知凡事都是一个时间积累,自己画室中也可以水到渠成,自我具备一定条件,找具有一定参展经验的老师,只需稍加修改便可以入展获奖,如本身不具备条件,没有一定的积累,跑多少地方也是枉然。

和顺写生作品1 2016年

我们这里批评艺术界尤其是国画界美展领域的这种乱象,并不是反对美展和参展,对于一些有着很多年绘画基础,有一定水平的画家而言,同行之间的交流或找老师来点评修改作品,心态平和的以学术型作品去参展,某个老师身边不定期的聚几个希望参展的学生研讨问题,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这样的辅导如拿到桌面,以专司参展的命名公布于艺术界,并愈演愈烈形成功利的环境,则改变了美展的本有初衷和性质,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第一位的职责也将丢失,变成了江湖。美展辅导就像卤水,没有它做不成豆腐,但多了泛滥了,豆腐就变成了毒药。在艺术市场的发展今天,参展被利益集团绑架之后,美协会员的实力也将大打折扣,以国画为例,其中将充斥着带有描摹和装饰性的、制作性的、照搬照片的、失去写意性和主观性的作品,它当前已形成新的一个“画种”展览体,也是一种行画,这将对中国画的艺术发展起到极为消极的作用。长期以往,即便是百年出一个大师也是奢求之事。

和顺写生作品2 2016年

我们老一辈的艺术家参展态度值得我们效仿,他们充实着美术领域的实力,充实着艺术研究精神,如于非闇、周思聪、贾浩义、杨力舟、王迎春,加上民国时期参展的齐白石、启功、潘天寿、郑午昌、赵望云,钱松岩等等都是以学术为主的参与展事,除特定的任务外没有人以参展为目的,也无人专司展览收徒,最后他们都是以学术和纯艺术实践见长于业内,有的最终为我国艺术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和顺写生作品3 2016年

我没有研究第八届全国美展为何没有设金银铜奖,只统一设了优秀奖,也不知为何现在一年十几次的全国美展中取消优秀奖,只有入会条件和入选,但我觉得这个举措是进步的。

艾国 2016/10/6

艾国

号画陀,北京市人,1966年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艾国写生主题高研班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员

范扬博导工作室执行导师

荣宝斋画院范扬名家工作室执行导师

黑龙江省画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今日鉴藏》艺术顾问

和顺写生作品4 2016年

游青岛所见 65*50cm 2016年

苍岩山 65*50cm 2016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珂油画作品
《创作赶摆的日记》心路体会——杨涪林
杜拙 | 灿烂依然
【水墨风华●人物】著名画家游火旺作品欣赏
海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去看看?总有一幅是你喜欢的
《阳光.海滩》-中国画艺术创作院画家周士钢人物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