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一年,我的高考 玉溪日报

罗成琳

对于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那都是人生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每逢盛夏六月,自然而然就想起我参加高考的那些往事……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我作为610万考生中的一员,拥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高中两年,我就读的是附设中学,教授课程的老师多是初中文凭,偶尔有个高中、中专的,也是凤毛麟角了。学校几乎没有像样的高中课本,就更别提参考书了。到了学校,常常是“学工、学农、学军”,也常“批判资产阶级”,一学期下来,课本没见到几回、课文也没学几篇,学工学农的技术倒是长进不少。情理之中、意料之内,那一年的高考,我和我的同学们“全军覆没”,个个“名落孙山”。无奈,只得回到距离县城七八十公里的乡下家里,开始了我的“农民”生活。

在“计划经济”、样样商品都凭票供应的时代,长期处于“油水不够”状态,我长得与同龄人相比个头差一大截,可以说是要个头没个头、要体力没体力,加之经常性打摆子(疟疾),干起活来,总是跟不上大家。还好有家中的大哥帮助,许多重体力活还能完成,但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累得直不起腰来,一头睡下就不想起来。每每睡在床上,面对四壁,想起自己的未来人生之路,不禁潸然泪下,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这年秋收后,村中心小校的校长几次来到我家,想要我去当老师。在那种年代,老师是很多人羡慕不已的好出路:稳定收入,工作环境整洁,行业体面,还受人尊敬。但村支书一句话,就让我的“美差”告吹了,当时他说,“他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村子里缺文化人,我们要把他留下”。那时的我,虽谈不上有多远大的理想,但不甘心过“一辈子跟牛屁股”的日子。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熬过去。这年冬季征兵时,武装部的干部来到村里征兵。当兵的念头从小就有,或许这又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我要当兵去!父亲也同意我的想法,毕竟父亲也是个老军人出身,军营能锻炼人。但最终又是因为村支书的那句话而落空了。看来我的人生目标到此就要划上句号了,认命吧!

之后,我把自己所有的一切“理想”抛在脑后,把一切烦恼换成汗水挥洒在山涧、田野、乡间纤陌小道。这一年的冬季显得特别寒冷,似乎要考验我的意志和忍耐力。天还没亮,催工的叫喊声,加上村里的狗叫声,不绝于耳,匆匆洗漱后,带上手电筒赶到牛棚拉上牛,赶到犁田耙田的地方,踩着“咔嚓咔嚓”响的冰块开始干活。当时家里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没钱买衣服,身上穿的是很旧很单薄的外衣,冻得上下牙直碰响,实在没办法,只好从山上扯来一根藤子缠绕在身上抵御寒冷。就这样熬过了一个冬天。我渐渐成熟了,有力量了。春播秋收,犁田耙地,栽种三七,加工三七,备木料,到山中烧炭,砍窑柴、起房盖屋……什么农活都能干。

我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了。生活中苦和累都可以应对,就怕寂寞,惟一能解脱烦恼的只有读读报纸,看看自己曾经学过的课本了。

又是一年的高考即将临近。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托人给我捎来一封信,看着久违而熟悉的字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他告诉我,中心校办了一个高考补习班,由他负责。他知道我有些学习功底,今年的高考政策有所放宽,往届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考中专。如果我要参加高考的话,可以到他那儿去,他会想办法辅导我,让我再次去参加高考。

内心沉寂多日的高考梦又复活了。跟父亲、哥哥商量后,他们同意我去参加补习班的复习。于是,我回到了学校,跟一些老同学参加补习班复习。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白天集中精力听课记笔记,不懂的地方多问老师。中午饭也常常是不吃,饿到下午四五点钟回到家,随便弄点冷饭充饥,就去忙家务活。晚上在煤油灯下、在火塘边,借助火光认真复习,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月。高考时间到了,又匆匆去县城赶考,70多公里路,走一段,歇一会儿,再走一段,再歇一会儿。运气好时还坐了一段马车。走了两天才赶到县城参加了1979年的高考。

高考结束后,我也没有抱多大希望。7月中旬,老师托人捎口信来说,我的分数已达到录取线,通知我赶快去县城体检,此时此刻的我似乎看到一点希望的曙光,心里悬着的石头算是落地了。体检结束后,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了一段时间,陆陆续续得到其他同学已被录取去读书的消息,心里更不是滋味!8月、9月还是没有音讯,已经过了国庆节,还是没有音讯,心里的热情一下也就降到冰点,没指望了!这时我已经在离村子不远的邻村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有一天,正走在返回学校去上课的路上。只听见父亲边跑边喊我:“通知……通知书……录取通知书。”折返回到家,只见父亲拿出一封皱巴巴、印着“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的信封递给我。后来才得知,堂兄去大队办事,邮递员塞给他一封信,叫他带来给我。堂兄并不知道是录取通知书,一直装着忘记了。拿到通知书那天刚好是学校报到的最后期限。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下子全家人、全村人都在为我忙开了。办迁移户口,碾米交公粮,办粮食转移手续,准备铺盖行李、劳动工具、“红宝书”,找车子进县城……我从来没有睡不着觉的经历,而这一夜,我却失眠了。

第二天,启明星还挂在天上,村子里的狗在叫。我跟着哥哥和侄儿赶着马匹驮上东西,急急忙忙往大队上的乘车点赶(一辆货车)。离开村子已有好长一段路了,我不时回过头来,透过晨曦的微光,向村里再次眺望,望着远处葱翠的山岭,望着熟悉的村落,望着熟悉的沟沟坎坎,望着自己曾经挥洒过汗水的田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蓦然间,不知是什么时候脸颊上已经感到热乎乎的了…… 

就这样,我便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村子,熟悉的乡亲,熟悉的大山,走上了我人生另一条求学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高考,我永远的痛(二)
高考低分生,如何度过这个夏天
合工大教授回忆1977年高考往事 通知书薄纸一张
求学之路
高中数学老教师:这10道“万能题”不琢磨透,报再多班也没用!
「知青往事」一波三折进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