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塞罕坝:荒原变林海

 

森林中国·2014中国生态英雄

塞罕坝:荒原变林海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3日 08版)
 
塞罕坝夏景资料照片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塞罕坝风沙蔽日,草木稀疏。1962年,林业部决定在这里建立直属国有林场,随即从全国18个省(市)调集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工人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建设大军,拉开了创业大幕。这里的气候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于一身。塞罕坝创业者们在年均积雪7个月、一年有120天零下20℃以下的恶劣气候环境下,不断改进技术设备,逐一攻克育苗、机械造林和人工造林各个技术难关,同时战胜了57万亩的“雨凇”灾害、12万亩的特大旱灾,终于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从1962年至1982年的建场前20年,塞罕坝人在这片沙地荒原上共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

 

    如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1.4%提高到了80%,每年涵养水源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2014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取得了管护水平提升、森林经营提质、经营管理提效、产业发展提速、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和一线职工生活工作环境极大改善的突出成绩;实现经济收入近3亿元,绿色产业突飞猛进,突破了在总产值所占比重的6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共完成各类森林经营作业面积17万余亩,造林成活率和近3年保存率分别达到98.9%和92.2%,提升了森林资源质量,生态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投资近5000万元扎实推进道路、营林区房舍、检查站、望火楼等各项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民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14年初,本报刊发长篇通讯《塞罕坝之歌》《塞罕坝之春》,报道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艰苦奋斗、创造绿色奇迹的感人事迹。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第三乡林场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林场干部职工中1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被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3人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中国相册:塞罕坝,奋斗者的杰作
震撼!一群中国人用了几十年时间又创了一个世界奇迹!
褚丽君——美丽的高岭塞罕坝
追逐绿色梦想不停歇
中国绿——塞罕坝造林记
坚持50年,百万亩荒原变成人工林海,中国塞罕坝林场到底多震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