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代石日晷文物图片

1897年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出土

边长27.4厘米、厚3.5厘米

此日晷为方形,用致密泥质大理石制成。晷面中央有一直径1厘米的圆孔,不穿透,以此孔为中心刻出两个同心圆,内圆与外圆之间刻有69条辐射线,占去圆面的大部分,其余的地方未刻。辐射线与外圆的交点上钻小孔,孔外刻汉篆体1—69的数字,各辐射线间的夹角相等,以此为据补足未刻部分,则可等分圆周为100份,正与一日百刻之数相当。另在两圆之间刻有一正方形,其外刻有所谓的TLV纹,有的纹饰掩去了部分数字。

汉代主要的计时工具是漏壶,但由于漏壶中的水位和水压无法保持平衡,滴漏速度的快慢变化,造成测时的不准确性,汉代往往用日晷进行校正。其使用方法是将晷体放正摆平,在晷心的大孔中立“正表”,在外圆的小孔中立“游仪”,将正表与游仪照准日出、日入时的太阳位置,就可以计算出当日的白昼长度,使掌漏的人员据以校准漏壶的流速、调整昼夜漏刻、确定换箭日期。

这件日晷用方形致密泥质大理石制成,正表、游仪虽均己遗失,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日晷,为研究古代计时仪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呆解字——中国之“中”(再续)
国内最早的汉代日晷在托克托县找到,经专家测定,它竟有特殊功能
辐射线
春节是个什么节日?
万年历的“万年”到底是什么?答案令人震惊!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