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宋代兵制 – 铁血网

宋是继唐以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原皇朝,但它似乎没有唐王朝的那般强势了,强唐弱宋是我们主要的印象.军队是一个王朝强弱的象征,我们不妨简要解析下宋时的兵制.

宋朝军队分为四类:禁军,是为中央军,均属三衙。厢军,是为地方兵,属于诸州。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不出戍。蕃兵,则是异族团结为兵,而用乡兵之法保卫本地方的。

宋太祖用周世宗之法,将厢军中的强者,都升为禁军,留下来的都是些没什么战斗力的残兵,用以充数。乡兵,蕃兵,本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不去论他。所以武力的重心,实际在禁军。全国须戍守的地方,派遣禁军轮流前往,谓之“番戍”。

人们议论宋朝兵制的,大都加以诋毁。以为唐朝的所以强,宋朝的所以弱,是因为废除了藩镇。这个观点不正确。唐朝强盛时,根本没有藩镇.到玄宗设立藩镇时,是因为国运渐衰,改取守势了。

从前对外政策,重在防患未然。必须像汉时设度辽将军、西域都护,唐时设诸都护府,来监视降伏的部落,加强交流,并处理各部族间相互的关系。使其不互相并吞,不坐致强大,是为防患未然。其设置,是在夷狄境内,而不在中国境内的,就是所谓“守在四夷”。这是上策。

战略后移,把重心放在经营自己的边境上,如果能使士马精强,障塞完固,中央的军令森严,边境也能次序维谨.这是中策。

如果像唐朝的藩镇擅土,那就是下策进而是无策了。因为军队最怕的是骄,骄则必不听命令,不能对外而要内讧;内讧势必引外力相助;这是千古一辙的。以唐朝幽州兵之强,而不能制一契丹,使其坐大;藩镇遍于内陆,而黄巢横行南北,如入无人之境,卒召沙陀之兵,然后把他打平;五代时,又因中央和藩镇的内讧,而引起契丹的侵入;都是铁一般强,山一般大的证据。藩镇的为祸为福,可无待于言了。

宋朝的兵,是全出于招募的,和府兵制相反,人们又以为这是宋代兵制一个缺点,其实不然。募兵制,虽有其缺点,但在经济上及政治上,有其相当的价值。

民间的奸悍无赖之徒,必须要有他的归容之处,最好是能惩治之,感化之,改变他的性质,此辈在经济上,就是所谓“无赖”,他不能勤事生产,欲惩治之、感化之极难。只有在军队之中,规律最为森严,可能约束他,使之改变(当今社会也存在类似情况)。这种人在军队里呆上10年到20年后,已经过长期的训练,大多数的性质会改变,可以从事生产,变做一个良民了。

从经济上说,本来宜于分业,平民出饷养兵,全不过问战事,对经济建设是有益无损的。若实行募兵制,则民不知兵,则举国皆兵,实至今日乃有此需要。兵若真能御敌,平民原不须全体当兵。所以说募兵之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有其相当的价值。

宋代立法有其深意,只不过所行不能副其所期,利未形而害已见罢了。

宋朝兵制之弊在于:兵力的逐渐腐败。番戍之制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便于指挥统驭,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更重要的是,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荒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太祖末年,已增至37万。太宗末年,增至66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后虽稍减,仍有116万。欧阳修说:“天下之财,近自淮甸,远至吴、楚,莫不尽取以归京师。晏然无事,而赋敛之重,至于不可复加。”养兵如此多,即使能战,也存在危机,何况并不能战,对辽对夏,都是隐忍受侮.

本文内容于 2007-10-17 21:48:24 被第十二军团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穷兵黩武: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兵和乡兵
宋史笔谈38:节度使的权、钱、兵是怎样一步步被赵匡胤收上去的?
富裕的宋朝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中国古代兵制14-五代兵制
宋朝经济极为发达,为何军队战斗力却始终比较低下
经济文化世界第一的帝国,为何经常被揍的哭爹喊娘?-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