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岁是孩子语言、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父母可以这样做

用对方法,每个阶段的培养都很轻松。
--斑鹿

孩子在3岁以前,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非常简单。他认识某一件事情,用一种简单的推理方式。

比如他看到一个人躺在床上,大人告诉他这个人生病了,那么他脑子里面留下了病人的印象,当他在看到一个健康的人躺在床上时,他便会认为这个人也是生病了。

这种推理会随着大脑的发展而改变,但是孩子在三岁左右都会经历这么个阶段。

因此这个阶段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尤其是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尽量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他们说明。

三岁左右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我中心”。

以自己为出发点,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为中心,用自己看到的角度来衡量身边的事物。

可以说6岁以前孩子以右脑为主,以体验感受为主,所以在经历过程中,他们看到的,他们体验到的,都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

孩子在6岁时,他们的思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是以直接知觉到的事物为出发点,也就是以直观思维为主。语言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他们会用更复杂的语句去描绘自己看到的事物,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经常在说局限一个人的不是环境和物质条件,而是思维模式

因此在这个阶段作为父母更需要去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让他们更多的去表达内心的观点。

思维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这个阶段父母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语言呢?

首先,平时多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

虽然孩子是以感知动作和具体形象为主的各种思维活动,但是他们的思维往往比较浅显,仅限于表面现象。因此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可以多问他一些,比如: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看待的?你还看到了什么?

不仅让孩子敢于去思考,更是敢于去表达。

第二,无论孩子做的好还是不好,多问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感受?

这不仅让孩子学会去总结,启发思考,更是在总结中去提升。

第三,引导孩子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考虑。

6岁的孩子换位思考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平常可以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换到对方的位置,去考虑会怎么做,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思维。

第四,多和孩子做一些假设性的探讨。

生活中的事情有很多的可能性,平常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探讨一些话题,“如果怎么样,那会怎么样。”这不仅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更是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平时在接孩子放学回来的路上,也经常会和孩子一起分享在生活中、学校里的事情,当孩子说起学校里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常做假设:“如果你是这个同学你会怎么做?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会如何对待?”通过这样子的一些提问,让孩子从更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学会表达,更是能够带来人生温度。关键阶段,在日常中培养起孩子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有更多的可能性,也有更丰富的人生和更有温度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换位思考?可能有些父母一辈子都学不会,还是学点立竿见影的招数吧
家长不能错过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再不知道就晚了
孩子一生中的黄金8年教什么?这些教会孩子,他们将来更优秀
这样给孩子撒下阅读的种子,才能开出写作的花朵!家长必读!
71、读完这段话,我悟到一个人生智慧。
可能,早期教育的奥秘就在于“好好睡觉”、“好好吃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