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一提李白,随着而来的都是赞美。

他文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武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他是李贺章口中的“谪仙人”,是文人墨客追捧的“诗仙”。

他是诗人、酒鬼、侠客、旅人。

可他,也是一个落寞失意的人。

1

盛唐已远去千年,而李白也被我们念叨了千年。

他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也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即,赋能与司马相如相媲美。要知道,司马相如可是汉赋里的佼佼者。

可这就算李白文才斐然,也参加不了科举。

这还得从李白身世讲起。

翻开史料,会发现世人只知他父亲李客,而祖父、曾祖父在史料却毫无记载。

李白对自己的家世,要么只字不提,要么模棱两可。

在《与韩荆州书》中称:“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称自己本是陇西的平民百姓,辗转到楚汉。

可到了《与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李白又称“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

即,李白是“右姓”世家,遭此一劫,才流落到咸秦。

到后来更直接了,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

从李白讲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他本是“世家之弟”,因何种原因流落到外。

也有人推测,李白和皇室有着某种联系。

但总的来说,到李白这一世,他只是个商人。

在唐朝,老百姓要做官,那得参加科举,进行阶级跨越,完成咸鱼翻身。

但当时唐朝,“重农抑商”,对商人也极为严苛,规定商人及商人子弟均不可参加科举。

这对李白来讲,是重击。

2

无法科举的他,只得四处干谒。(干谒:拿自己的文章,拜访地位高的朝廷官员,以得赏识。)

渝洲,山清水秀之地,却是他人生第一次碰壁的地方。

在这里,他遇到当时的大儒李邕,兴然拿着诗前来干谒。

干谒诗中,他抒发着豪情壮志,议论着政治之见。

信心满满的他,想着自己定能得到眼前人的赏识,而李邕却只觉得此人自大。

狂妄的李白遇见清高的李邕,结果可想而知。

当被否定的那刻,失望在他心里蔓延,不甘与愤怒交织纠缠着。心就像堵了块棉,湿湿润润,也闷得慌。

李白给自己喻化为大鹏,可凭风直摇九万里。就算风停,也可凭自己震起碧水波澜。偏偏世人笑我痴心妄想,讽我豪情万丈。

才有了这首《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沦冥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岂能轻年少?

字字句句皆有他的豪情壮志与不满。

3

李邕并未击倒他,反而激起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一路上,他告别亲人、故乡,翻连绵的山,穿过三峡。清冷的月,揉碎的光,洒在平羌江上。微澜涟漪的水,掠过月影,拂起思念,送李白去远方。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开元十八年(730年),停停走走的李白,终于在这年踏进长安。映入眼帘的是都市的繁华。或许他也曾想过,在长安闯出一片天。

收起狂妄,摆出谦卑的李白,站在右丞相府前。他知,这是自己融入长安的机会。

可恰遇张丞相病重,托二儿子招待李白。谁曾想,此人嫉妒他的才,故意冷落。

热情被淋灭了,坐冷板凳的滋味也并不好受,使得李白败兴而归。

返乡途中,他想起当初执剑入世俗,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现在再看着那巍峨的蜀山,连绵起伏,万丈悬崖峭壁。

感慨万千,写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的艰难,在他的笔下铺展开来,其中的险绝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如此难登的蜀道,李白几番叹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初读《蜀道难》只知山的艰险奇绝,难难难。再读,这哪是“蜀道难”,分明借说仕途之路,难难难,难于上青天,和上“蜀道”一样的难。

便隐入山林。

4

742年,迎来他的高光时刻。盼了十八年,等了十八年,才等来唐玄宗三诏入见。

李白兴奋地留下一诗,与妻告别。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十年的隐居,有良辰美景,有熟酒美味,家人围坐,可他心里的苦闷和疼,只有他自己知道。也在这一刻,所以的愁绪都消失殆尽了,只剩下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在长安,李白享受着唐玄宗停辇相迎,亲手调羹,享受着与达官贵人追捧,才有了“归来入咸阳,谈想皆王公(《东武吟》)”。

可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要知道,李白以国士自诩,玄宗只不过以文士相待。

或许,在长安这几年,李白体会到空有千般才华,也无济于事。

也只能宫内的花团锦簇,杯酒交筹时,为杨贵妃写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5

世人都只知,李白得皇宠,可不知他的惆怅。

所幸,长安还知己相伴。白天,他可以与好友饮酒作乐,忘忧忘愁。

可当好友散去,夜幕降临,一切都寂静时,酒也能散去他的愁,只让他愁上加愁罢了。

在长安的第二年,李白醉卧花间里,手抱一壶,独酌花间,低吟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明明对饮成三人,可细细读来,只有他一人独酌,只不过是影随我身,月照我影罢了。

此时,他不是“诗仙”李白,只是千千万万的失意人。

他是畅游在诗歌里的“诗仙”,留下一句句千古佳句。可官场的失意,磨灭了他的热情。

走与留,让他两难。

京城繁华,终究不适合他。

公元744年,李白选择上书请辞,才有了后来的“赐金还放”。

都说李白狂妄不羁,说他豪情奔放。可我见过的,只是他的悲而壮。本是谛仙人,跌落凡尘俗世,却遭遇万般磨难。

世间本是不公,而你却把失意扔进酒里,酒入豪肠,化而为诗,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也有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愁。

生活哪有不如意是散不去,忘不掉的。若有,读读李白的诗吧!

-作者-

足矣,文字爱好者,涉足诗词歌赋,喜欢八封文人的故事,以旁观者角度,品人生百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让“诗仙”李白,再次成为“顶流”
李白被妻子嫌弃,写下一首最爽的诗,最后14字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李白是你想象中的李白吗?
诗赋求官自荐之路——跟《长安十二时辰》了解大唐干谒及入幕制度
唐朝诗人是怎样求关注的?
缘何不懂唐诗?只因未知干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