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中最美的邂逅,诗人只看了一眼便无法忘怀,为此写下千古名篇

一千多年以前,有一位唐朝诗人到京城去参加会试。考场失意之后,他在京郊的一片桃花林里,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

诗人与少女互相爱慕,但是不知何故,他们二人的感情并没有开花结果。一年以后,诗人故地重游。当他想再去探望那名农家少女时,却发现桃花依旧,人面却不在了。

诗人在遗憾之余,写下了一首让人回味的爱情诗歌。后来,这首诗成了中国古代“艳遇诗”中的典范。

和这首诗歌同时流传出来的《本事》故事,则被起名为《人面桃花》,摆上了戏曲舞台。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赏析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使用的语言和诗中讲述的故事,似乎也非常浅白。可是为什么千年以来,它无论是在文人圈子里,还是在下里巴人当中,都一直非常受欢迎呢?

其实这是因为,它的选题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它不但写出了许多人在感情上“爱而不得的遗憾”,也写出了人们对于“艳遇”式爱情的幻想。

中国古代男子一向喜欢创作“艳遇文学”,譬如民间传说中的《七仙女》、《田螺姑娘》,就是讲普通民间的男子因为勤劳善良,邂逅了美丽的仙女。

再譬如蒲松龄《聊斋》里面的《小倩》,就是典型的聪明勇敢的读书生,遇到了美丽温柔的女鬼。

在前一类神仙故事里面,书生通过“艳遇”遇到的都最理想化,超人化的“贤妻”。古人喜欢这类故事,还可以说是为了得到一个理想婚姻中的理想老婆。

像董永的老婆,娘家还都很“富贵”,即使董永始终得不到玉帝岳父的承认,七仙女这个神仙老婆也会用法术织布,再换来生活用品和他美美地一起享用。

如果一个男人娶到了“田螺姑娘”,她还会在你家里的米坛里面,直接放上一颗“夜明珠”,让你有吃不完的米。

在蒲松龄的鬼怪故事里,书生们为了“艳遇”,甚至可以选择不要“贤妻”。这个书生虽然非常穷,但是比较有骨气。他不想当玉皇的女婿,也不想要“夜明珠”。

因为这个书生希望能直接遇到一个女鬼,这个女鬼必须是美丽聪明的,善解人意的。然后由他来保护这个女鬼,再过上幸福的生活。

民间文学里面有“艳遇”,古代诗歌里也少不了“艳遇”的描写。唐朝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就是以生动的对话形式,讲述了一位渔家女与少年公子,在江上邂逅时的情形。

另外,《全唐诗》第八卷还记录了一首诗由独孤及创作的《和赠远》,诗中讲述的“艳遇”故事和崔护《题都城南庄》里的故事,几乎一模一样,《赠和远》诗云:

忆得去年春风至,中庭桃李映琐窗。

美人挟瑟对芳树,玉颜亭亭与花双。

今年新花如旧时,去年美人不在兹。

借问离居恨深浅,只应独有庭花知。

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写“艳遇”诗文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男女的婚恋,在绝大部分时间是“不自由”的。

唐朝算是中国古代风气很开化的一个朝代,可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当时男女的婚恋嫁娶决定权,依旧操纵在家中长辈的手里。

如果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选择“私定终身”,甚至去“偷尝禁果”,即使不会遭到众人的唾骂,也不会得到好的下场。

中唐诗人白居易就曾经写过一首中篇叙事诗《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专门告诫当时的妇女们,不要“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为了追求自由恋爱,做出令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来。

可是我们都知道,人的感情是非常微妙的。爱情并不能像买白菜一样明码标价,它是靠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与感受去“触发”的。所以包办的婚姻,很难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爱情。

讲到这里,就又涉及一个心理问题了——人们总是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家长包办婚姻,个人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便对方再好,人们也会因为“得来太便宜”而觉得索然无味。

当年看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原配长孙皇后不但长得如花似玉,品行还贤良端方,但是李世民还是要移情别恋,要去追求隋炀帝的女儿。

下面我们再说回崔护,当时他参加科考失利后,心情自然是很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到野外去散心,然后看到一个美少女,马上就在脑中开启一段浪漫的联想。

于是崔护通过《题都城南庄》的创作,记录下了这一段亦幻亦真的爱情故事。按照如今网络文学创作的法门来讲,他这首诗内容,正好“戳”到了诗歌受众们渴望“艳遇”的“痒点”。

与此同时,崔护这首《题都城南庄》,其实还戳中了诗歌受众们的“痛点”。那么,什么是他们的“痛点”呢?

根据《本事诗》里面的介绍,当时崔护口渴了,发现桃花林里有一户人家,于是敲门讨水喝。结果出来一位美少女应门,崔护对她一见钟情。

接着,二人通过语言和眼神互相挑逗,但是结局二人并没有发生进一步的关系。之所以会这样,大约是因为崔护当时并不打算把这位美少女娶回家中。

前面我们说过,唐朝尽管风气开化,但是男女间的婚姻还是要得到家长的首肯。并且唐朝至少在中期以前,婚姻关系很看重“门第”,而崔护的门第显然高于这名农家女。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唐代的科考制度不如后代完善,当时的文人参加科考必须得有上层贵族“举荐”。李白、王维等人为了得到“举荐”,还主动去巴结“玉真公主”,闹出了“绯闻”。

崔护能顺利参加科考,就说明有人“举荐”他,这也间接说明了他的出身可能较好。因此,他的父母绝对不会同意他娶一个乡野女子。

崔护与美少女就这么分了手,一年以后他又故地重游,又想起了这位美少女,于是“爱而不得”的“痛点”就这么出现了。

一首七绝同时戳中了千百年以来,人们在自由恋爱上的“痒点”与“痛点”,道出了世人共同的心声,所以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古代爱情诗歌中的经典篇章。

结语

大部分人的身上,可能都带着一点小小的“受虐待狂”吧。因为很多人都喜欢经常去“回味”一些,让自己感到隐隐作痛的东西。比如那些自己得不到的,或者错过了的爱情。

这大概是因为人们太过安稳、太过平淡了,所以他们常常渴望来一点儿“刺激”。“艳遇”让人兴奋,“错过”让人失落,让读者的情感在兴奋与失落之间高低转换。

《题都城南庄》只用了短短二十八个字,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其简单、高效,是如今很多无聊的电视剧花上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办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绝句爱情诗(1)
崔护科举名落孙山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篇,写出了人生最大的遗憾
杨甲午书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一首
有人把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改了两个字,诗歌千古流传
桃溪堡,唐代大诗人崔护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