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潭:解读著名书画家王立人先生梅花作品 淡墨梅韵浓浓情

淡墨梅韵浓浓情

——读王立人先生梅花作品

刘坚

这个季节,我只想依偎在梅朵里,聆听梅的花语,放飞心底最热切的期盼,这个季节,我只想倚着梅枝,在梅雪共舞的画卷中品味梅的执着从容,握一指暗香,写下心中盈盈的念,与梅一起翘首春天。

——题记

一瓣一瓣的雪,冰清玉洁,打着旋儿,轻盈飘落,舞起似水流年。那些晶莹,轻轻滑过,一路唱着思念如歌,挂在一树一树的梅瓣上。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那含情脉脉的梅花,立在冬天深处,生动而自然,温暖而娇俏,在澄澈的空气里,娇羞盈盈,欲语还休,为萧瑟的冬日点缀了一幅诗意,亲切而流动的美丽画卷。

画家王立人生性爱梅,种梅、咏梅,犹喜画墨梅。其画梅学杨补之,花密枝繁,行笔健劲,生意盎然,尤擅用胭脂作没骨体,别具风格。其所画之梅简练洒脱,木清而花瘦,梢嫩而花肥,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疏蕊疏,别具一格

画墨梅,始于北宋光华法师。据说他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从梅影中得到启发,创造出用浓淡相间的水墨晕染方法画梅花。光华法师之后,南宋另一位画梅高手杨补之创造出两种画梅方法:一种是以墨笔圈出梅的花瓣,另一种是用墨涂于绢上,烘托出梅的白葩。画家王立人所画之梅继承了传统画梅的方法,又有所创新。他画出的梅花浓淡相宜,虽不着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千朵万蕊,含笑盈枝的姿态。在描绘枝干时,他注重质感的表现,用笔流畅顿挫适宜,潇洒遒劲。而在画新枝时,则一笔拉出,引枝断而复连,停而不滞,一气呵成,梢头露出笔的尖锋,灵气飞动,生机勃勃。

枯而能润,上乘用笔应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太湿则无笔,太枯则无墨“,王立人先生在画梅枝老干之时,笔锋顿挫,将老干的苍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作品《独俏一枝春》取橫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勾花则用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了。不仅表现出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雅洁的思想感情。

文人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崇尚水墨写意,技法精益求精。王立人画梅,只画”野梅“,不绘”官梅“。山野梅花枝干挺拔劲直,不似官梅经人工造作,枝干盘曲媚俗。”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画家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其作品《清香春满枝》画的是橫出数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枝条生长茂盛,枝头缀满繁密的花朵,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晶莹透彻,渗出一股清气。枝条繁密,交错穿插,几乎密不透风,然而发枝用笔挺劲有力,梅树的清刚气格油然而出。花朵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密而有序,乱中有法。勾瓣一改前人的一笔三顿挫为一笔两顿挫,简洁畅利。花须花英,随意点簇,笔法洒脱。洁白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

“画是无声的音乐”,王立人先生画梅一笔一划就像一个个动人的音符,组成了美妙动人的乐曲。从《天下春》来看,数枝梅花,橫斜在画幅的中间,枝干一拉数尺长苍劲有力,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更突出其清高拔俗。满树梅花,含苞欲放洋溢着蓬勃生气,醒目清新。

梅有干有条,有根有节,有刺有藓。王立人先生画梅,在光华法师”多而不繁,少而不亏“,杨补之”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基础上更有所发挥。其构图以枝干为主,分疏、密、不疏不密三种。疏如疏影横斜,疏淡有致,雅淡出尘为妙。不疏不密,如俯仰得直,照应有情,密中见疏,疏中亦有聚散。密则繁花密蕊、密密麻麻。朱方霭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始易以繁花,千从万簇,倍觉丰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明时陈宪章常师其意,吾友汪巢林、金吉金继之“(《画梅题记》)。画家王立人画梅构图就以密取胜,密而不乱,繁而有韵。在枝干的处理上,疏疏密密,长处疏,短处密,疏散处疏,交错处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虚虚实实,层次分明,且应有尽有。

在枝干的质感上,王立人先生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铁鞭者,有如鹤膝者,有如龙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钓竿者“,加以书法用笔,因此所画梅枝立干如龙,劲似铁;发梢如箭,短如戟。丰神绰约,美奕有致。在画花蕊、花瓣之时,他不是只求一朵花的形似,而在形似以外求神态,或娇艳,或清雅,或灿烂,或萧疏;在开花的形态上,也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开谢,有落英“,画出了老树枝怪花疏,嫩树枝密繁花。

中国画形式最怡人之处,在于笔墨的老到精妙,王立人先生画梅喜繁枝茂花,其作品《梅开人间品自高》、《一笑暖千家》等,沉雄苍厚,刚柔相济,纵横开阖,墨随笔意,粗枝大干,气韵连绵起伏,将生命的感悟融入山石般的厚实浑檏之中。更将人们所熟悉的寒梅小品注入雄浑博大的精神品格,看似粗头乱服,实则意境深远。”面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冥冥,莫知吾画。“画家似乎已经忘记了手中的笔墨,但又不是完全的忘却,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流露出精神性情,从而体现”画如其人“的哲理。

都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树没蕊,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热情招展,自成风景。那一瓣香,不带一丝尘埃,穿尘而来,轻易便让人沾香满怀,而后沉沉陶醉于那淡淡的幽香里,感受着生命的最深含义。

今夜,雪应寒的约款款而至,飘飘洒洒而来。

一个人,在这一刻将心中的思绪静静释放。

2012年12月15日凌晨

(刘 坚 中国美协会员 湖南科技大学教授 文艺评论家 研究生导师 著名女画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名画赏析[50P]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历代梅花图赏
历代古梅图大观
董寿平画墨梅,技法了得!
鉴赏古代画家笔下的梅花
一缕梅香,透画而来!历代名家画梅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