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一首诗,引出一段千年前的慷慨悲歌!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擅长咏史,他在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途经乌江亭,有感于西楚霸王自刎乌江一事,作了一首《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

作者:杜牧 (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诗记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之事。霸王名籍,字羽,少有大志,曾在一次秦始皇出行时,说:“彼可取而代也。”项羽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都忌惮他。后项羽因在巨鹿破釜沉舟,一战成名,“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亡后,诸侯并起,多年混战,最后只剩项羽、刘邦共争天下。项羽勇武,素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之称。因此,项羽对刘邦是屡战屡胜。虽然不断胜利,但是项羽的势力却越打越弱,只因项羽虽勇,但却刚愎自用,暴虐弑杀,造成羽军中除了自己再无大将可堪重任。再看刘邦帐中:内有萧何,外有韩信,文有张良,武有樊哙,良将云集。刘邦对项羽四处出击,项羽本事虽大,却只能疲于奔命,四处救火。刘邦在这场战争中,屡败屡战,愈败愈强,经过四年的征战,终于将项羽围于垓下。

前202年初,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被后人称为“兵仙”的韩信在垓下让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史记》中交代因田父欺骗),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乌江亭长见到项羽说:“江东地方虽小,但也有千里,民众数十万人,能让大王统帅。希望大王赶紧乘船渡江。现在这里只有臣有船,汉军到了,没船无法渡江。”项王听完大笑:“天要亡我,我渡江何用!当年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来,可是如今没有一人生还,纵使江东父兄怜惜我还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就算他们不说,我也觉有愧于心啊!”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当无敌,此马能日行千里,我不忍心让它和我同死,就送给您吧!”项羽于是命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31岁。

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杜牧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待项羽自刎乌江的看法,他认为项羽应该听从亭长的意见,渡过乌江,将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也不一定啊!

当然,后世诗人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作诗表达了不同看法:

叠题乌江亭

宋代: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诗人认为即使项羽渡江,可是大势已去,江东子弟也不愿再战了。

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单选 | 项羽渡过乌江能否卷土重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项羽为何宁死也不过乌江,不是他傻,只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古诗词日历 |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文学52.乌江亭及相关的诗歌赏析
“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即便过了江东又能怎样
若项羽渡过乌江,能卷土重来吗?杜牧答:有可能 王安石答:绝不可能
两首《题乌江亭》,杜牧和王安石,你更喜欢哪一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