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早出晚归,这首七律兼用叠韵和双声,愁情汹涌,喷薄欲出

杜甫是盛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都充满了愁怨。青少年时代惆怅仕途不顺,人到中年感慨国运不济,晚年时担忧衣食温饱,暮年更是悲叹一事无成。虽然诗圣有时也会狂放不羁,那不过是醉酒后的豪气干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无比痛心;“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圣焦急万分。然而读者依然对他充满了挚爱和崇敬,因为盛唐时代唯有老杜最关心民间疾苦。在成都幕府工作期间,杜甫早出晚归,这首七律兼用叠韵和双声,愁情汹涌,喷薄欲出。

宿府

唐代: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唐代宗广德二年,严武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他很钦佩杜甫的文采和为人,也非常同情他的悲惨遭遇,于是保荐53岁的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这首诗就创作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 “宿府”,就是留宿幕府,但又不能携带家眷。因为当时杜甫草堂在成都城外,离他工作地点太远,下班后根本来不及回家,晚上同事们都离开了,他常常是独宿。

诗人独自在幕府留宿,时值深秋,天气渐寒,他不仅衣衫单薄,而且心事重重,久久无法入睡。“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首联采用倒装句法,先通过烘托清秋的寒意,抒发内心悲凉的情感,意在笔先,起势峻耸。井梧,是指井边的梧桐,它非常敏感于秋天的风雨,诗人们喜欢用其作为悲凉的意象。蜡炬残,更烘托出诗人夜不能寐的孤独气氛。

睡不着,又无人搭话,杜甫只好无聊地四处张望。“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颔联交代夜间独宿时的见闻,大意是,长夜里角声悲壮,好像在自言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可是又有谁与我共赏。明月最容易勾起乡愁,而身在他乡的游子又境遇困顿,更加望月兴叹。诗人融情于景,诗意顿挫,满腔愁怨也慢慢地在心中酝酿。

颈联中这种忧郁的情绪继续发酵,“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这里的荏苒是双声词,萧条是叠韵词,不仅用词精致,而且对仗极其工整。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的音信?关塞萧条,寻找归路也无比艰难。诗人仰望银河,群星璀璨,明月高悬,又想起了安史之乱之前的家乡洛阳,以及远在洛阳的亲朋,自然地就感叹时光荏苒,道路艰难,如今寄人篱下,更是归期不定。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四处飘零。诗人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发生至今,这十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有时东躲西藏,有时到处流浪,基本上靠朋友的救助过日子。悲情逐渐积累,尾联终于达到高潮,“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老杜说,我已忍受了十年的飘零生活,如今把家安在这里,也不过是勉强栖身。诗人曾说,“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洛阳离成都四千里,音书隔绝,行路艰难,归乡无计,令人心塞。

诗人流落剑外,孤独地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伶俜十年事”,概括全面,意蕴深远。“栖息一枝安”,更表达了诗人并不留恋幕府虚职,只是为了谋生,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诗人思来想去,彻夜难眠,全诗情景交融,生动地刻画了羁旅生涯中杜甫的无限悲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七律《宿府》读记
杜甫《宿 府》赏析
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全诗赏析及诗意翻译
唐诗(179)《宿府》(杜甫)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律·宿府·杜甫
杜甫七律中声韵技巧的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