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此家族 3代出4高官 其中2个宰相 1个名扬千古1个遗臭万年

(说历史的女人——第910期)

唐朝可谓人才辈出,有不少家族都是世代出高官,或者世代出良将。唐朝此家族堪称唐代最奇家族,仅3代就出了4个高官,其中

2个更是官拜宰相,不过命运却天地之差,1个是名扬千古的大忠臣,另1个则是遗臭万年的大奸臣;还有一个也很著名,他虽官小,没有当宰相,但他的人生却最震撼!

欲知详情如何,且看本期分解。

评论一个家族牛不牛,奇不奇,不能扯太远。比如你说周氏家族很牛,出过周瑜和周星驰,那就没有说服力,因为二人年代相差十万八千里,哪个家族历史上不出俩牛人?所以这个说法必须是连续几代,而且要直系才行,按旁支也不行,须是父、子、孙这样直接下来,都出牛人、奇人,才有说服力。今天说的这个家族就是如此,一连三代出奇人。此家族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卢氏家族。

(一)第一代当宰相,是个大忠臣

卢氏家族第一代就是唐朝开元盛世时的著名宰相卢怀慎,他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祖籍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关于此人,笔者曾在上期(本号第908期)做过专文介绍,此处只做简要回顾。因为和一代名相姚崇同朝为官,所以卢怀慎的才能和政绩显得不够突出,甚至有点平庸,他还被人讥为“伴食”宰相,但他无疑是位大忠臣,大清官,堪称唐朝第一廉吏。他虽贵为宰相,但却家徒四壁,妻儿经常生活在饥寒贫困之中;他穷得连连门帘都买不起,刮风下雨天,曾经用席子遮风挡雨。

据《资治通鉴》记载,他死后家里连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

,最后还是一个老仆人自己卖身换钱为他办了丧事

(家无余蓄,惟一老苍头,请自鬻以办丧事)。因为他太廉洁了,从不贪污受贿,靠死工资养家确实困难;而且他还有一习惯,就是喜欢周济别人,他受到朝廷奖赏的钱财后,老是把钱财散给比他更穷的人。不但在唐代,就是在古代历朝历代宰相中,他的清廉也是数一数二的。

卢怀慎却对朝廷,对国家忠心耿耿,在病痛中都为国家前途考虑。他死后两年,唐玄宗想起他廉洁奉公的一生都涕泪泫然,可谓一代忠臣。后世的司马光、王夫之都对他有极高评价。此不多讲,为了叙述方便,咱们先看卢氏家族第三代,即

卢怀慎的孙子,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二)第三代再当宰相,是个大奸臣

如果说卢怀慎是唐朝第一廉吏,或者最廉洁的宰相,那么他的孙子卢杞就是唐朝第一奸臣,

至少中唐第一大奸臣

(因为有人说杨国忠或者李林甫才是唐朝第一奸臣)。卢杞长相极丑,《旧唐书》中说他

“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

,即他面色发青发蓝像鬼一样。人如其面,卢杞为人阴险狡诈,残忍狠毒,用恶鬼论之,并非夸张。咱们来看看卢杞都干了什么坏事,能不能称得起中唐第一奸臣。

【卢杞的发迹】大奸之人往往没有什么才学,多是靠关系或者凭什么狗屎运,或者靠自己善于拍马屁上去的。卢杞是因为卢家两代忠良,靠家门的庇护当官的,也就是,他本人不是靠自己打拼,比如参加科考而入仕途的。他期初只是一个清道率府的兵曹,后来被朔方节度使

仆固怀恩

征召为朔方掌府掌书记。当然仆顾怀恩只是一位武将,一个粗人,似乎并没什么识人之才;加上卢杞比较会拍马,他在仆顾怀恩这里混得还挺滋润。

后来卢杞因病去职,因为有了在朔方任职的资历,他后来又被朝廷任命为殿中侍御史、膳部员外郎等职。不过因为他长得实在太丑,对于注重仪表的大唐朝廷来说,他终究当不上大官,后又被弄出朝廷,出任忠州刺史。忠州(今重庆忠县)在古代属边远地区。当卢杞到达荆南后,便拜见节度使卫伯玉,想再拍一回马屁,跟人拉拉关系。但卫伯玉不并喜欢他,他这个长相太吓人了,除了仆顾怀恩那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将,估计喜欢他的人不多。于是狡猾的卢杞便上书称病,辞职返回京城(毕竟在外为官没有在京城爽),又历任刑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等职。这些官都是级别比较低的,比如刑部员外郎就是六品官,吏部郎中也就五品。

直到唐德宗继位后,卢杞才开始正式发迹,平步青云。因为卢杞这人因相貌奇丑,人品又不咋的,在朝廷很不被人待见,很被人瞧不起。但他也有些优点,比如口才好,会说话,有智商,情商高。他能审时度势,在唐代宗时不被重用,于是就把目标对准太子李适,他对李适十分崇拜,忠心耿耿,好话说尽。而且他也不知是装的,还是从其祖父卢怀慎那里继承的优秀传统,就是生活很简朴,所以太子就很赏识他。等李适一继位,卢杞想不发达都难。而且他还

得到了当时大名鼎鼎的郭子仪的“赏识”。

其实郭子仪也不是赏识他,而是郭子仪善于保全自我,他明知卢杞是个小人,但他不愿得罪小人,所以就在某种程度上帮了他。郭子仪地位很高,被皇帝称为“尚父”,当时他已经80多岁。他一次生病当时,朝中百官都前去看望,他都叫侍妾迎接他们,唯独听说卢杞要来时,郭子仪叫侍妾们都退下,独自倚着几案接待他。

卢杞走后,家里人询问其中的缘故,为何不让侍妾们接待卢杞。郭子仪说:“卢杞相貌丑陋而心底险恶,我怕你们见到他后忍不住耻笑他。他这人敏感,必然会怀恨在心。有朝一日他掌握大权,势必会陷害我们家,到时候我们家族恐遭灭顶之灾啊。”所以卢杞是连郭子仪都忌惮的人。郭子仪不得罪这样的小人,有时候见了他还会鼓励他两句,小卢啊,好好干,将来会有出息的!这样卢杞心里也美滋滋的,毕竟不是谁都能让郭子仪夸赞的。

果然不出郭子仪所料,唐德宗李适继位之后,卢杞官位就直线上升,不到两年,他就做到御史大夫;然后过了10天,

直接升任宰相。

然后他就挨个整人了。只要是之前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人,一个都没有好果子吃。

【卢杞的害人经历】

卢杞当上宰相后便专横跋扈,想独揽朝政,他的每一步都是踏着其他宰相和大臣的鲜血而前进的。他每时每刻都在算计、陷害、排挤、倾轧、打击同僚。

比如宰相杨炎、张镒,御史大夫严郢,太子太师颜真卿等人都先后死在他的手上。

除了郭子仪外,基本没有不被他打击过的。同时他又推举同党关播、于颀、赵赞等人担任要职,想把整个朝廷变成他家的。

先说宰相杨炎。这是卢杞第一个打击的目标,要打就要先搞大的,把宰相搞下去,其他的就容易了,这也许是卢杞的逻辑。杨炎是唐朝的理财能手,著名的“两税法”就是他倡导、推行的。其实杨炎也没有怎么得罪卢杞,只是因为卢杞这人相貌丑陋且没有什么见识,与他共处宰相之位,老杨心里不高兴罢了。就这他便遭卢杞陷害,没过半年的时间,杨炎就被卢杞排挤出朝廷,

贬逐到崖州,不久又被赐死。

杨炎被贬后,接替他担任宰相的是

张镒

。张镒为人耿直,而且很有才能,深得唐德宗的信任,这引起了卢杞的嫉妒。当时,朝廷撤掉了凤翔陇右节度使朱泚的职务,卢杞再度施展手段,将张镒排挤出朝廷,去担任凤翔陇右节度使。

782年十月,卢杞独自一人把持唐朝政府,知道德宗会依照惯例再任命一个宰相,他深恐别人分割自己的权力,于是他声称吏部侍郎

关播

有大才,于是推荐他兼任宰相。关播虽当了宰相,但事实上朝中大权仍握在卢杞一人之手,关播只不过是他的替身,坐在那里只点头,不说话。有一次,德宗和群臣们讨论国政,关播觉得某一件事不可实施,站起来想说两句。卢杞连忙使眼色制止他,关播便不敢开口了。回到中书省后,卢杞警告关播说:“我一向认为你庄重谨慎,不多说话,所以推荐你到这个位置上,刚才你怎么想起来发表意见,咹?下不为例!”关播从此彻底成了木头,再也不发言了。

德高望重的老臣

李揆

(kui)做宰相时,卢杞为了排挤他,便撺掇皇帝派遣他出使吐蕃,朝中大臣以为李揆年老多病,不能远行,无不扼腕痛心,但是慑于于卢杞的专横,没有人敢替李揆说话。李揆对唐德宗说:“

老朽不怕辛苦,只怕还没走到就死在半路,不能完成皇上的使命啊!

”唐德宗动了恻隐之心,便对卢杞说:“老李太老了吧,能不能胜任?”卢杞说:“到藩国办事的使者,必须要非常熟悉朝廷事务的人去,越老越好!”这人都有,皇帝无语。

还有户部侍郎杜佑,很受皇帝器重,也被卢杞陷害构罪,贬为饶州刺史。

卢杞还借刀杀人,害死了一代忠良、著名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其实并没有得罪卢杞,为人正直的他只是讨厌卢杞的专横,就让卢杞嫉恨在心,非得除之而后快。卢杞先是将他晋升为太子太师,但同时却又罢免他兼任的礼仪使职务,让这位四朝老臣被彻底边缘化。但还不罢休,又想方设法把70多岁的颜真卿逐出朝廷。

当时淮南节度使李希烈联合卢龙节度使朱滔等造反。783年,李希烈攻陷汝州,朝廷大惊,此时卢杞向唐德宗提议,派颜真卿到李希烈的军中进行招抚,唐德宗准奏。

李希烈心肠狠毒,什么坏事都能做出来,让年过七旬的颜真卿到他的军中进行招抚,无异于让孤羊投群狼,有去无回。消息传出后,朝野内外惊愕不已。宰相李勉、河南尹郑叔纷纷劝说颜真卿不要去送死,但君命难违,颜真卿只得前往。果然,颜真卿到达李希烈的军中后,吃了很大苦头。李希烈先是威逼颜真卿给朝廷写信,给自己洗刷罪名,说他没有造反,颜真卿不答应;后来李希烈要称帝,企图让颜真卿支持他,并且要让颜真卿当宰相,又被他坚决拒绝;李希烈又以活埋、火烧等恐怖手段来威胁颜真卿,但他始终坚强不屈,绝不投降叛军,最后被李希烈缢杀。颜真卿之死跟卢杞不无关系。

【卢杞搜刮民财,为祸民间】

卢杞不仅在朝中排除异己,在地方上对与己不和的节度使也是百般挤兑,最终酿成河北、河南多地藩镇的叛乱。卢杞为筹集军费镇压叛乱,又增收房屋间架税,设立除陌税等措施,对民间大肆搜刮,由此令天下百姓怨声载道。

【作恶多端,下场不好】

783年,长安发生泾源之变,迫使唐德宗逃往奉天避难。即使在皇帝受困奉天期间,卢杞依然不改打压同僚的恶性。他因与朔方节度使

李怀光

不和,等到李怀光从河北千里迢迢赶来勤王平叛时,卢杞竟然阻止他去面见皇帝,结果令对方以为朝廷不信任他,怀恨而去,并生反心。李怀光撤兵走后,城中舆论大哗,大家都认为是卢杞逼走了李怀光。于是德宗大怒,这才罢免了卢杞的相位,并远贬为新州司马。虽然德宗一度想把卢杞召回朝廷,但最终被众臣劝阻。卢杞后来改任澧州别驾,

因郁郁不得志,不久死于任上

,结束自己险恶狠毒的一生。

卢杞做宰相三年,阴毒残忍,排斥忠良,违背德义,扰乱天常,使皇上流亡转徙,使天下疮痍满目,三军将校都恨得想吃他的肉,成为国之公敌,可谓唐朝罪大恶极的大奸臣了。

(三)卢氏第二代,没有做宰相的这个人生最震撼

卢氏三代中,除了有两位宰相外,还有两位做官的,即第一代忠臣卢怀慎的两个儿子。卢怀慎被认为是教子有方的人,自己为官清廉,他的两个儿子也都是清官。长子卢奂(691—758),为官非常清廉而且很有能力。开元年间,他历任中书舍人,御使中丞,陕州刺史等,都廉俭有德,吏治清明。唐玄宗曾途经陕州,称赞他道:“利益赐于他人,尽忠不顾自身。乃是国家之宝,不坠家族之风。”(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

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 陕州百姓对卢奂也评价很高,对之十分崇敬,民间盛传歌谣一首:“不须赛神明,不必求巫祝。

尔莫犯卢公,立便有大福

。”

卢奂后任兵部侍郎,临淄太守,南海郡太守等。当时的南海郡(今广州)物产丰富,非常富庶。以前在此任州官的大多贪赃枉法。朝廷知道卢奂清廉,便特意选他任南海太守。他赴任后清廉自守,同时大力整顿吏治,翦除贪官污吏,使平日敲诈商贾、鱼肉百姓者大有收敛,连那些向来横行无忌、从宫中来的宦官,奉旨前来采办物品时,也慑于卢奂清白、不循私情的威名而不敢触犯法律。自开元初以来的四十年间,南海太守换了多位,清廉者只有四位:宋璟、裴伷先、李朝隐和卢奂。朝廷为此加授卢奂为银青光禄大夫,之后,卢奂入朝又晋升尚书右丞。

不过卢氏家族中,人生最震撼的还是卢怀慎的少子,即

卢奂的弟弟卢弈。

卢弈,字允明。天宝初年为鄂(今陕西卢县)令,以功绩提拔为给事中,拜御史中丞。不久卢弈留守东都洛阳。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攻打东都,官员们慑于叛军之威,纷纷逃散,唯卢弈坚守洛阳。后来他被乱军所俘,他历数安禄山之罪,大骂叛军忘恩负义,遂被处于极刑,但他宁死不屈,从容就义!他死后唐肃宗为之感动,下诏赠礼部尚书,谥贞烈。

卢弈被杀后,叛军取其头颅在各地展示以震慑百姓,后被一代忠良颜真卿在平原郡得到。面对烈士首级,颜真卿大为伤感,甚至跪拜。因卢弈脸上还有血迹,

颜真卿都不敢用衣袖去擦拭,而是用舌头将血迹舔干净!

心中对烈士极为崇敬。后来奸相卢杞欲陷害颜真卿时,他亲口对卢杞说了这段经历,欲感化卢杞,可卢杞只是表面上感激颜真卿,背地里对他越发嫉恨。结果就找借口把颜真卿逼到叛贼李希烈处送死。

卢弈尽管官做得小,比不上他的父亲和儿子,

没有当宰相,但他的一生无疑是最震撼的!

不过一代忠良卢弈在教育后代方面比其父差得远,他可谓教子无方,因为大奸臣卢杞正是他的儿子。一家三代出了4个高官,两个著名宰相,一个是大忠臣,堪称大唐甚至史上第一廉吏;一个是大奸臣,堪称中唐甚至唐朝第一奸臣;而大忠臣又培养了两个忠臣儿子,其中一个还是为国捐躯、彪炳千秋、有着震撼人生的烈士;而这位烈士却培养了大唐第一奸臣,你说这个家族奇不奇?(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

1、《旧唐书》

2、《新唐书》

3、《资治通鉴·唐纪》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貌丑奸臣拜访宰相郭子仪,郭子仪屏退府中女眷,躲过一场灭门之灾
奸臣传:卢杞(唐朝)
唐代巨奸之臣—卢杞,普天下的差评,也挡不住唐德宗对其由衷点赞
借刀杀人:唐朝蓝脸鬼相卢杞为啥要害死颜真卿
祸害唐朝的13位叛臣都有谁?他们因何臭名昭著?
杂谈|奸臣卢杞害死颜真卿,连郭子仪也要避其锋芒,他到底有多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