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诗人从未去过边塞,靠想象写下这首边塞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提起“初唐四杰”的杨炯,不少人会想到的一个词:嚣张。当年评四杰时,排名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也就是所谓的“王杨卢骆”,王卢骆三人对此都没什么意见,偏偏杨炯说了句“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要知道王勃当年凭《滕王阁序》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经典作品,在初唐那是声名鹊起。因为这句“耻居王后”之语,杨炯后来是备受诟病。那么杨炯其人到底何德何能,能有这么大的口气?

本期就和大家分享杨炯的一首《从军行》。这是一首经典边塞诗,事实上杨炯一生从未去过边塞,完全是靠想象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最后10个字更是千古名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写于唐永隆年间,当时边塞受侵,朝廷重武轻文,杨炯也得不到重用,于是写下这首诗。诗的大意是:千里外的烽火之信传一传到长安,能人志士们心中再也无法平静。将帅一出宫门,铁骑就直捣敌营。大雪纷飞下,连帅旗都褪了色;耳边狂风骤起,夹杂着鼓声,震耳欲聋。我宁愿做个小小的百夫长,也不要愿做一介书生。

诗的一、二句,从边塞的烽火下笔,不直说边塞告急,而是用“照西京”来侧面描写,再加上将士们“心中自不平”的反应,不但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气氛,也一笔道出了诗人的豪情。

三、四两句则是写将帅出城及围敌的情形。“牙璋辞凤阙”中的牙璋指的是古代的兵符,而凤阙指的是皇城,兵符出皇城象征着将士们已经出发了。“铁骑绕龙城”中的龙城指的是汉时匈奴的要地,将士们神速地来到了敌方要地,一个“绕”字道出了他们将龙城围得水泄不通的情形,可谓点睛之笔。

五、六两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诗人用大雪下旗帜的暗淡褪色和疾风中战鼓的嘹亮,来烘托战事的激烈,可谓十分巧妙。

有了前6句的铺垫,最后诗人一语道出了心中的豪情: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在没有读到最后两句前,是很难想象前6句的种种豪情之语全是诗人的想象。诗人想象着自己弃笔从戎,跟着一名大帅潜入敌营,并在沙场驰骋,可谓豪气冲天。但是有了这两句的结语,则将前几句一下子收住了,令人回味无穷。

纵观全诗,我们能看出杨炯确实是笔力不俗的。从结构上来看,前6句就像一幕幕电影镜头般,从烽火照京,到将士的反应,再到兵士出城、铁骑围敌,一句一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是干净而有力。而从意境上来看,无论是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还是环境的渲染都是到位的。最难的是全诗在遣词上,也是对仗工整,一字不可改。读完这首诗,大家觉得杨排在初唐四杰的第二合适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唐四杰他排第二,很不服气,用3个字骂遍官员,诗作显绝世豪情
名篇名诵 | 高峰诵咏杨炯《从军行》
他自认比王勃有才,写下初唐最出名的边塞诗,读来热而血沸腾
诗歌百练:从军行(杨炯)
《从军行》教案--张飞教语文
杨炯的《从军行》古诗文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