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初遇李白,一改沉郁顿挫的文风,献上了一首狂诗

在诗歌艺术殿堂中,李白和杜甫是两位分量相当的大神,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共同拥有着众多粉丝,共同享受着后世的崇拜。然而,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地位却是不尽相同。李白成名很早,是全民偶像,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为之疯狂。杜甫的经历则坎坷得多,虽然早年生活富足,但饱经了生活困顿之苦,诗坛的名气也并不响亮。

虽然两人在当时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但却产生了伟大的友谊。杜甫作为李白的疯狂拥趸,尽情发表对偶像的讴歌,李白也善待这位诗坛后辈,与之结伴同游,共同切磋诗文。两人之间的诗歌不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尤其是杜甫,留下了15首关于李白的诗歌。

在这些诗歌中,小珏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杜甫平时诗歌的风格,是我们熟悉的“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可以形容。然而,只要一提到李白,他马上变得眉飞色舞,诗歌的风格也狂傲起来,仿佛就是受到了诗仙的感染。比如,下面这首《赠李白》就是如此: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其实,这是目前发现的杜甫写给李白最早的诗歌。从时间上来看,它的确可能是杜甫写给偶像的第一首歌。因为此诗是李杜二人在天宝四年时于鲁郡相别的作品。

在天宝三年时,在京城担任翰林的李白备受排挤,最终得到“赐金放还”的结局。他在洛阳时,正好与同样不得志的杜甫相遇。两人一同共游梁宋故地,第二年又同游齐赵。当时世界上最具有想象力的思维与最悲天悯人的头脑相遇时,迸射出了无数锦绣文章。

二人分别之时,自然是依依不舍,李白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无不忧伤地对杜甫说:“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杜甫则以这首《赠李白》回应。

此诗的第一句“秋来相顾尚飘蓬”便交代了二人的背景:已经到了秋日离别之时,我们却两相顾盼,仿佛就像是飞蓬一样四处飘荡,无处可以安身。这是一如既往地杜甫风格,寥寥七个字,就将李杜的窘境跃然纸上。

然而,此时的国家还未遭受安史之乱的蹂躏,杜甫也没有经历过妻离子散的悲剧,他们依然保留着文人特有的乐观精神。所以,杜甫在第二句中,不由略带戏虐地表示:没有去求仙问道,实在愧对西晋时那位炼丹的老道葛洪。

第三句中,杜甫话题一转,回到现实之中,再次用寥寥七个字勾勒了诗仙李白的形象: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地打发时光。时隔千年,后人想起李白,除了力士脱靴的场景之外,也就是这个饮酒高歌的形象最深入人心。

第三句中,杜甫已经的风格已经开始转变成激昂狂放,第四句“飞扬跋扈为谁雄”则更进一步。飞扬是指的是李白的外貌气质,跋扈则是指李白的行事风格极为强梁。在这里,飞扬跋扈并非贬义,而是表达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人生性格。

这四个字,在后世许多文学评论家中,受到了如潮的好评。尤其是金圣叹在点评此诗的时候,其余的诗句全部视而不见,单单就提到这四个字。可见,它对全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更为特别的是,杜甫一改往日的风格,明显靠向了李白,成为了一首狂诗。而且,在他以后的诗歌中,也是如此,也许这就是作为后辈的杜甫,在向自己的偶像致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古代诗词中常见语言风格
【经典论述】——联系作品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了解诗歌的风格
☆ 李白杜甫优劣论
为什么说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是最高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