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国数学家提出:平行线可以相交,被人嘲讽多年,死后12年被证实
数学是最神奇的一门学科,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让很多你觉得理论上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可能,让你认为不会有任何有特例的定理出现了特例,在不断的确立和推翻中彰显着自己的魅力。两条平行线的相交,就是这种魅力的最好诠释了。
大图模式
早在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里,就有构造的几何学,而后人也正是在对欧式几何的平行公理进行进行推断总结后,得出了“平行线的性质”。而后来的数学家也不断地丰富着平行线的定义,不过最根本的一点还是一直没变,那就是平行线就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直线。
大图模式
在常人的思维中,平行线如果平行,那无论怎么用脑子想,它都不会相交,所以当有人提出“平行线可以相交”的观点时,他就不可避免得引来周围人的嘲笑。这个看似拥有着“天方夜谭”观点的人,就是罗巴切夫斯基。
大图模式
罗巴切夫斯基是俄罗斯人,1807年考入喀山大学学习的他,对着数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每天都对着各种数学难题进行专研,废寝忘食。“第五公设”就是让罗巴切夫斯基最兴奋的一个难题,这是一个没有得到证明的公设,出处就是欧几里得的数学巨著《几何原本》。
第五公设就是涉及平行线的问题,这个看似可以被证明的定理,欧几里得自己没有找到证明方案,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初的漫长岁月里,无数个数学家费劲了心血,尝试了各种方法,也没有找到结果。罗巴切夫斯基也没有,但是屡屡失败的他却想到了前人不敢想的问题,是否就根本不存在第五公设的证明。
为了证实这个观点,罗巴切夫斯基开始采用反向证明,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罗巴切夫斯基发现了一种新的几何,它的逻辑完整性和严密性可以和欧几里得几何相媲美,而在这个几何中,平行线是可能会相交的。
1826年,罗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学的学术会议上,提出了关于非欧几何的论文,这标志着非欧几何的诞生。但是这一重大成果一经公布就遭到了其他数学家的冷漠和反对,甚至逐渐演变成对罗巴切夫斯基的嘲讽和攻击,认为他异想天开。
大图模式
罗巴切夫斯基在创立和发展非欧几何的过程中,始终没有遇到一位公开的支持者,但是他却一直坚持着研究,哪怕他因为重病失明,还通过口述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了那本数学巨著《论几何学》,就在这本书完成的后的一年,1856年,罗巴切夫斯基带着苦闷和抑郁离开了人世。
但是历史是公正的,1868年,意大利数学家贝特拉米证明了非欧几何可以在欧氏空间的曲面上实现,也就是说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和欧式几何不是相悖的,而两条平行线就被证明可以在欧式空间曲面上实现相交。
大图模式
这个迟到了12年的证明,让罗巴切夫斯基平行线可以的相交的预言成为了定理,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如果有一天你表白一个女孩子,她说你们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相交,这时候你就应该感谢罗巴切夫斯基,然后告诉她,平行线是可以相交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天才提出平行线可以相交,遭嘲笑郁郁而终,12年后证明是对的
大数学家说“平行线可以相交”,到死没有被认可,12年后被证实
数学故事——罗巴切夫斯基
非欧几何——令人惊叹的思维和富于想象的实用场景
他创立了新的几何体系,却遭到冷嘲热讽,直到去世12年后才被认可
俄国数学家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1826年宣读的这篇论文标志着非欧几何的诞生,提出“平行线可以相交”论文,被质疑后郁郁而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