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座面积六万平方公里的湖泊,因当地政府无止境滥用,现接近枯竭
咸海,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形成于距今约五百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主要依靠锡尔河和阿姆河两条内陆河的补给,曾是世界上的第四大湖泊,面积约六万四千五百平方公里。然而,曾经美丽富饶的咸海,却因为当地政府无止境开发滥用,马上面临枯竭命运。
咸海,顾名思义,是一座咸水湖,而且水质很好,透明度很高,整体呈深蓝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动人。
全盛时期的咸海,湖面南北长达四百三十余公里,东西二百九十余公里,面积约六万四千五百平方公里,湖底最深处近七十米。
湖中散布的大小岛屿有一千五百多个,其周围的沼泽、湿地共有五十多万公顷。湖中生产的鱼类,约有六百多种,在当地从事捕鱼相关行业的,有四万多人。无论是在生态上,还是经济上,都对它所在的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积极的意义。
苏联时期,人们的环境意识相对淡薄,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决定在当地修建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将原本流入咸海的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进行分流,引流到周围的沙漠与荒地当中,将当地建造成棉花、粮食等农作物生产基地。
只从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讲,苏联的这一决定效果显著。经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苏联在当地总共建立了以棉花为主的三十多万公顷的农作物生产基地,而修建的水利工程,也为当地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电力供给。
根据相关统计,截止到1980,苏联棉花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近一万吨,为世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来自咸海地区。不仅如此,苏联境内五分之二的谷物产品,四分之一的果蔬产品,也都是来自这一地区。因为农业的大力发展,当地的人口也从原本的七百万,猛增到了三千六百万。
经济的迅猛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是对环境的急速破坏。苏联人的开发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尤其是他们的灌溉系统,致使很多水资源都白白地的蒸发掉了,完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苏联人在锡尔河与阿姆河所修建的一系列工程,直接截断了咸海的湖水来源,直接导致咸海湖面的不断缩减,咸海内部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由于湖水蒸发严重,却没有足够的淡水流入进行补给,导致咸海的盐分含量剧增,严重破坏了湖中的生态环境,生活在其中的物种相继灭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咸海中的鱼类多达六百多种,但到了九十年代,其中的鱼类还仅剩了不到一百种,所捕获的鱼量,还不及当年的十分之一。
由于湖面的不断缩减,加剧了当地的干旱,周边农作物的产量也持续下降。另外,由于湖面的消退,致使原本的湖底露了出来,伴随着当地持续不断的风沙,湖底当中含有大量盐碱成分的沙土被刮到了周围的耕地当中,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荒漠化。
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当地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劣,尤其是当地的饮用水也受到了盐碱化的污染,很多人都患上了慢性病。
曾经为苏联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咸海地区,如今却因为同一原因,而变成了荒芜之地。人类再一次品尝到了为建设经济而破坏环境所造成的恶果。
为了挽救不断恶化的咸海地区的环境,苏联曾打算将其他河流的水引入咸海,但最终因为耗资过巨,而放弃了。之后,苏联解体,对于咸海开发、利用缺乏了统一的监管,进一步导致了咸海环境的恶化。
苏联解体之后,乌兹别克斯坦获得了阿姆河三角洲以北地区,土库曼斯坦获得了以南地区。两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争相恐后从阿姆河及咸海引流河水,灌溉本国的农作物。
位于上游的吉尔吉斯斯坦,为了保证本国的电力供给,也争相给水坝放水。如此以来,更是加剧了咸海的消减。
截至到2014年,咸海的面积仅为全盛时期的四分之一,含水量仅为五分之一,缩水近百分之九十。曾经兴盛一时的捕鱼业,也早已消亡。很多的当地人为了谋生,不得不远走他乡,另外寻找出路。
人类的发展向来都离不开环境的依托,而为了发展不惜破坏环境,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虽然暂时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从长久来看,却是对人类自己最大的损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经是世界四大湖泊之一,现在即将彻底消失
“再到土库曼”之——卡拉库姆运河的功过
咸海为何萎缩这么快?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去哪了
550万年的咸海,将从地球消失,人类的贪婪遭遇大自然的惩罚
地理赏析 里海之滨,土库曼斯坦
曾经的世界第四大湖,短短50年,咸海是怎么消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