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梦凭借一首诗就能传颂千古,这人不亏
一个骑着毛驴的、瘦削的、脸上写着忧患和疲惫的、身着破旧青布蓝衫的唐朝秀才,总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巅簸跋涉着,从青年、壮年直到老暮衰年。他且走且停,且停且吟,毛驴背上永远驮着一对书箱。因为他虽然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吟诗作赋。
他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兼惠家族。他苦吟着,为战乱中不幸的百姓,无辜的平民。他憎恨着,那些操戈作祸,裂地封侯的乱臣贼子。也幸好他死于903年,没看到904年的朱温杀昭帝,也没看到907年的朱温叛唐称帝和随之而来的十王乱天下。
据说唐朝进士名额很少;据说唐朝的考卷不弥封,也就是说考生姓名籍贯是公开的;据说唐朝(尤其是晚唐)的时候考场风气很腐败(考卷不弥封无疑给腐败创造了条件)。因了这些据说,许多真正的才学之士往往名落孙山。曹梦最终考中进士,虽是白首皓髯,也是可喜可贺的。于是他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可惜的是风烛残年,只做得两年官,便与世长辞了。
愤怒出诗人,他的《己亥岁二首》就是明证。至此一首,便流传千古!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概括有力,字字千钧,令人感动,成为警世名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成”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的意象,揭示出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一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古往今来不乏类似的诗文:,“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等,诗人们尖锐地揭露出时政的罔顾人命与人民厌战的情绪。可没有那一句能像“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样流传深远,为人们口口相传。
诗人通过“一将”与“万骨”“功成”与“骨枯”的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尤其是万骨同枯的场面,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浮现,极为触目惊心。这两句既是规劝之语,也是警世之言,不仅反映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悲剧,而且也揭示出整个封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故格外振聋发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将功成万骨枯,你知道这句千古名诗,写的是哪个将军
《己亥岁二首》(其一)曹松
晚唐一诗人71岁中进士,写有一名句千古流传,人人皆知
【你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作者是谁?】古诗词介绍八十一
唐 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赏析
一将功成万骨枯全诗的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