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门子弟叛逃北魏避难,欲效伍子胥复仇,发妻千里寻夫难圆破镜

由于南朝的政权更迭频繁,政治动荡不断,许多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人选择逃往相对稳定的北朝寻求庇护。其中不乏南朝的皇室成员,如萧宝夤和萧正德等人。这些人在北魏的统治下被安置在洛阳的“归正里”,这一措施有着暗指他们是南朝归顺者的含义,并经常伴有区别对待的态度。

然而,有一位从南朝避难而来的普通大臣却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待遇,他就是王肃。虽然作为东晋名相王导的后代和南齐大臣王奂的儿子,王肃在南齐混得并不好。永明十一年(493年),王奂和几个儿子被齐武帝萧赜所杀,王肃被迫逃亡,他选择假扮成僧侣一路投奔北魏。

当孝文帝听说王肃博学多才,对历代典章制度有深入了解时,他立刻安排了与王肃的会面。孝文帝首先询问王肃逃亡的原因,对他的不幸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转而谈到安邦治国之道时,王肃侃侃而谈,将历代兴衰得失分析得淋漓尽致,孝文帝对其才华极为赞赏,连连称是。

此外,王肃还敏锐地指出萧齐政权内部危机重重,建议北魏趁机大举南征。他与孝文帝的交谈十分投机,以至于两人丝毫不觉得久坐疲乏,仿佛自比刘备和诸葛亮般纵横捭阖。王肃在北魏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地位,成为北魏政权的重臣,这一转变不仅是他个人的幸事,也是他家族重获荣耀的重要契机。

因此王肃被安排住在了劝学里东的“延贤里”--劝学里曾是东汉太学所在地,孝文帝曾亲自为其题名,因此延贤里象征汉魏文化的正统,住在这里的人可想而知是多么爱北魏统治者的推崇。

千里逃魏受重用

王肃,生于464年,卒于501年,字恭懿,琅邪郡临沂人,就是现在山东临沂那个地方。他是东晋著名丞相王导的后人,父亲王奂,也是南齐的大臣。

名门之后,簪缨世家,可惜啊,王肃在永明十一年的时候,也就是493年,家门突遇不幸,他的父亲连同几个兄弟被齐武帝萧赜给杀了,王肃成了当时唯一逃出生天的王氏子弟,他假扮成僧侣,一路历尽艰辛逃到了北魏。

巧得很,王肃到北魏的时候,那会儿北魏刚从平城迁都,洛阳城正在建设中。孝文帝为了建设新都城可是忙得团团转,但问题来了,朝中大臣没人知道汉代都城怎么规划的,想模仿都没办法。这时候,王肃就派上用场了,他博古通今,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些难题。北魏就参照了汉魏都城的设计样式建起了新都城。还有一些汉代的礼仪制度也得到了修正和改进。比如之前北魏祭天的仪式是按照鲜卑族的传统来的,后来就改成了中原王朝用的仪式,这样看起来就更像华夏正统了。

流落异国的王肃,心里一直没有忘记父兄遇难的情景,他就跟春秋时的伍子胥一样,一心想着借兵南下,以报灭门大仇。后来齐明帝萧鸾弑主自立,王肃就奉孝文帝之命领兵讨伐。对于这样一位投北的官员,孝文帝可是给予了充分的信任,招兵买马、招降纳叛这些事儿他都能自己做主。打仗的时候六品以下的官员他都能当场任命,事后上报就行了。投降的敌军将领,他还有权授予五品以下官职呢。因为攻占义阳、击败南朝将领裴叔业等战功,他后来还加封为镇南将军,升到了豫州刺史、扬州大中正等职位。

孝文帝对王肃极为器重,经常尊敬地叫他“王生”。皇族都不能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史载任城王元澄就很是不服气,他觉得王肃一个汉人,还是南朝投奔过来的,官职居然比他还高,这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不能忍,于是后来就找了个由头弹劾王肃谋反,不过诬告就是诬告,孝文皇帝可不是什么任人蒙蔽的昏聩之主,果然,没过多久就事情就被澄清了,王肃还是一如既往的受到信任。

孝文帝驾崩后,王肃跟咸阳王元禧等人一起受命辅佐太子元恪。以汉人兼降臣的身份,被委以顾命大臣之重任,这种事在历史可多见。不过可惜,他在景明二年501年在寿春去世了,年仅38岁!

酪奴典故

王肃刚到北魏的时候,吃不惯北方的食物,特别是羊肉和酪浆这些东西。他的主食经常是鲫鱼羹,口渴了就喝茶。他喝茶特别厉害,一喝就是一斗。北朝的那些士大夫们都觉得他是个怪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漏卮”,意思就是永远装不满的容器。他的饮食习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些人觉得他很有意思,有些人则不以为然。

当时有个北魏官员叫刘缟,他觉得王肃的饮食习惯很酷,就学着他的样子开始喝茶。不过他这一举动却惹来了别人的嘲笑。彭城王元勰就调侃他说:“你不羡慕王侯贵族的八珍美食,反倒喜好奴仆才喝的'水厄’。所谓'东施效颦’,说的大概就是你了吧。”

原来啊,茶在当时才刚刚开始流行,许多人还不习惯喝。东晋司徒王濛嗜茶如命,但凡有人上门拜会,必定叫人煮茶迎客。那些去拜访他的人,就算自己不想喝,碍于情面也只能硬着头皮陪他喝茶。久而久之,大家一听“王濛有请”,都会摇摇头说:“今日又要遭水厄了!”“厄”就是苦难的意思,品茶反倒成了“水难”,这就成了大家的一个笑谈。

在北魏的宴会上,虽然也备有茗茶,但大多数北方人都不怎么喝茶,只有那些从南方过来的人才会去品尝。元勰家里有从南方来的奴仆,他们知道之前提到的“水厄”的典故,所以才会奚落刘缟。

几年过去了,王肃参加北魏孝文帝的宴会,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吃了好多羊肉和酪浆。孝文帝很好奇,就问他:“你是南方口味,那你觉得羊肉、鱼羹和茗饮、酪浆哪个更好吃?”王肃曲意逢迎说:“羊肉和鱼羹都很美味,但茗饮就不太好喝了。如果非要比个高下的话,我觉得羊肉好比是齐、鲁衣冠大国,鱼好比是邾、莒附庸小国。只是茗叶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给酪浆作奴仆了。”孝文帝听后大笑。

这话传开后,大家就把用茗熬的汤叫做“酪奴”,导致北朝的士大夫们对饮茶的人也嘲讽讥笑。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等到隋统一南北之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因为隋文帝爱好饮茶,大家都开始效仿他,于是开始大量采摘茶叶。从此以后,北方人也开始懂得品味茶香了,当然这是后话。

话说拓跋宏听了肃的话,顿时心胸开阔,笑声连连。他高举酒杯,向在场宾客宣布:“三三横,两两纵,猜中谜底者,赏金钟一座。”

李彪沉思片刻,随即吟诵:“沽酒老妪瓮注项,屠儿割肉与秤同。”这诗句描绘了卖酒老妇能巧妙地将酒注入细长瓶颈的陶器中,而屠夫则通过经验,能够大致估量出肉类的重量。他通过这两个日常场景,巧妙地回答了孝文帝的字谜。随后,甄琛也以精炼的七言诗句回应:“吴人浮水自云工,妓儿掷绳在虚空。”这两句诗同样富含深意,以吴人游泳和妓女抛绳的场景,展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彭城王元勰听后,豁然开朗:“原来谜底是个'習’字啊。”他领悟到孝文帝话语的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告诉王肃饮食需时日习惯,另一方面则暗示鲜卑贵族学习汉族文化需要时间和适应。经历了这些事后,鲜卑贵族和汉臣,特别是南来汉臣的关系融洽了许多。一日,彭城王遇王肃于庭,寒暄道:“明日来我家做客吧,我特地为你准备了'邾莒小邦’和'奶酪奴婢’。”言语间充满了温馨与亲近。

在中国历史上,鲜卑政权的汉化改革的确是值得大书特书,这其中虽然有着许多个人因素,比如说冯太后本身是汉人,拓跋宏从小接受儒学教育等等,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面对更为强大先的文化时,他们并未选择固步自封,而是选择了融入和融合 -- 谁的更好,就学谁,谁更强大就变成谁,从宏观上看,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才是一个政权和民族延续的最有力手段。

比起后世满清政权的“留发不留头”,建满城,满汉不通婚等民族隔离政策,这种胸襟气魄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

谢氏千里寻夫

王肃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家族地位显赫。他在南朝时早已娶了大文学家谢庄的女儿,这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然而,被迫只身“叛逃”到北方后,他就失去了与妻儿的联系。在北魏人的眼中,王肃应该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在皇帝的撮合下,王肃娶了孝文帝的六妹、因丈夫刘承绪早亡而守寡的彭城公主。

再婚的生活过了一年多,王肃的原配夫人谢氏带着三个儿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北魏。原来,谢氏在王家遭遇变故后,不得已出家为尼,但心中对丈夫的思念从未减退。几经磨难,她勇敢地决定北上寻夫。带着年仅八九岁的儿女躲过边境士兵的盘查,借助尼姑的特殊身份顺利通过边防,终于在寿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王肃。

北魏的上层官员大多与贵族通婚,老婆的身份普遍高于自己,他们往往保持着传统的习俗,不敢轻易越雷池。彭城公主身为皇室成员,身份高贵,让谢氏无法回归原来的家庭。此时的王肃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边是曾与自己共度风雨的原配夫人和子女,另一边则是北魏皇室的权贵与利益。

谢夫人以书香门第的习惯,用一首双关诗向丈夫倾诉自己的心声:“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这不仅表达了她对夫妻恩爱时光的怀念,也诉说了她为寻找丈夫所经历的艰辛与不易。而彭城公主则不甘示弱地回了一封信:“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她明确地告诉谢氏:针的功能就是引线,所以一根针眼中时常穿有丝线,如今得到了新的丝绸要去缝纫,哪里还顾上缝补陈年旧衣?

两封信,短短几行字,却交织了个人情感,家族利益和权贵压力,王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王肃决定既要顾全北魏皇室的颜面和利益,也不能忽视自己的亲情和家庭责任,于是他试图找到一个能够让所有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尽管复合无望,王肃内心深感愧疚,对结发妻子难以释怀。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他在自己居住的延贤里修建了一座庄严肃穆的正觉寺,将谢氏和子女安置其中,让他们在此修行。谢夫人原本只是为了避难和出逃才假扮尼姑,谁料到自己最终竟然在找到丈夫之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出家人。岁月荏苒,不久之后,王肃便离开了人世。谢氏含辛茹苦,将子女抚养成人。儿子后来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女儿则成为了宣武帝元恪的皇妃。

南贬北奔

在南朝,那些官员要是觉得可能要被惩罚,比如被贬到边远地区什么的,他们就会选择逃到北朝去。这种现象呢,就被称为“北奔”。整个南朝170年间,皇室内乱不断,尤以宋、齐二朝的皇族斗争为最。查看历史,你就会发现,宋、齐、梁、陈这四个朝代都有过很多官员选择北奔避祸,特别是宋、齐、梁这三朝,数量还挺多。但是到了陈朝,选择北奔的官员就特别少了。这其实和陈朝那会儿的政治生态有关系。因为中央的权力没那么大了,官员们受到的政治压力就变小了,北奔的情况也就变少了。

在南朝时期,那些选择北奔的官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势的宗室或大族人物,他们因为害怕遭到迫害而选择逃离南朝。另一类则是投降北朝的叛将及其僚佐,他们在南朝失去了立足之地,只能选择北奔。这些官员在北奔之前,往往还没有收到被贬谪的命令,但他们预感到未来可能会受到惩罚,因此选择先行逃离。

这些官员北奔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内心感到恐惧和不安,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南北朝对峙的历史环境所致。在这个时期,北朝的军事实力较强,而南朝的文化水平则较高。因此,北朝对于南朝的官员和文化人往往持接纳的态度,并且对那些具有文化品位的文人尤其看重,往往授予要职。

对于入北的南朝官员,北朝在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不同的待遇。在北魏孝文帝时期,河北文化圈分支的青齐士人和零星入北的逃亡南人得到了区别对待。前者在文化改革中被委以重任,而后者则被派驻边境,并没有太多机会参与文化事务。实际上王肃就属于后者,纵观其一生,除了刚入魏时颇受重视,余生则均在边境任职。但由于王肃家世显赫,再加上自身才化,所以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被北魏政府当作了一个标杆,用于显示其改革决心和招徕南朝官员的态度。

到了宣武孝明时期,入北的南朝士人可以平等地与北方士人进行交流,并且得以进入政权的核心出任重要官职。而在齐周并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胡化,入北的梁朝士人在两国均被排斥在政治核心之外,但他们凭借学识才华仍被北人所重用,只能在皇家著述机构担任文学侍臣。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员上的交流,都为后来隋的大一统准备了人才条件。

#讲好中国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都能融入“大中华文化”圈?不融就得亡
东晋顶级门阀“琅琊王氏”北归后为何没被列入北魏四姓?
郭祚
鲜卑拓跋部:不跟慕容部比数量,但长江以北我为王
{原创·第二稿}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三一一·武兴王杨文弘(马怀超)
汉化的鲜卑族,北魏政权的兴起与迅速衰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